APP下载

读经典学议论之层次建模例说
——以《齐桓晋文之事》改写练习为例

2019-01-10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民立论齐宣王

山东

典范议论文一般有五大功能段:立论段、阐释段、论证段、决策段和归结段。立论段主要是确立论点,确定全文论述的中心;阐释段重在把观点的核心内涵解释清楚,为下文展开论述做铺垫;论证段往往是文章主体,为作者的立场观点提供因果依据;决策段则是由观点理由引申得出的实践性决策主张,重在解决问题;归结段往往重申观点,深化结论或针对现实,倡导主张。功能段为议论文写作基本层次的模型建构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由这一视角来观察《齐桓晋文之事》一文,我们会发现,其结构层次安排非常符合典范议论文五大功能段的结构形式。开篇齐宣王借齐桓公晋文公之事问“霸道”,孟子以“后世无传”为由拒谈,顺势引入自己的话题,说“王道”,确立论点。然后由“以羊易牛”一事揭示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借以阐释“王道”的实质内涵。中间主体段落围绕“王道”的可行性和“霸道”的危害性加以论证,直至使齐宣王心悦诚服,主动求教。接下来的谈话水到渠成,孟子有针对性地提出“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两项决策措施,来指导宣王具体落实王道仁政。

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认真梳理好《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改写要求,完成改写任务:

认真研读《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设想孟子未能与齐宣王见面,而是要写一篇文章给齐宣王劝说他实行王道仁政。该如何行文?请你代为完成。

要求:依据五大功能段结构行文,落实各种论述角度,充分考虑说理对象,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说理。

一、立论段

立论段是议论文的起始段,要确立全文的中心观点(或论题)。材料作文中的立论段往往要包含引述材料、分析材料、确立观点三个基本步骤。齐宣王从谈话之初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暴露出他欲以武力称霸于诸侯的想法。孟子则非常坚定地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臣未之闻也”为由拒谈此事,直入主题“无以,则王乎”,引到对王道的论述上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此语一出,观点得以确立。

由此,立论段可以改写如下:

王霸之争,自古而然,然则古来多以霸道胜。至仲尼首倡仁学,王道始勃然兴焉,故后世齐桓晋文之事湮没无闻矣。至于当今之世,王欲莅中国而抚四夷,则必发政施仁,保民而王可也。

二、阐释段

孟子所讲“以羊易牛”的故事算是这篇文章中难以理解的一点。若从阐述议论功能角度考虑,作为阐释段来解读,则可迎刃而解。“以羊易牛”皆因齐宣王“见牛未见羊”“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他不忍之心的表现,“是乃仁术也”,不忍、仁心其实也就是施行“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这一部分实则是溯王道之根,揭示其实质内涵。可改写如下:

王道者,仁政也;仁政者,自出于不忍之心也。君子皆有不忍之心,王亦然。王若不自信,试举例以证其然。臣尝闻,王见牛过堂下将以衅钟,而不忍其觳觫,终以羊易之。以羊易牛,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实乃王不忍之心之外显也。见牛而未见羊,见牛生,不忍见其死,此之谓仁术。王不自知,此心乃大合于王道者也。

作为阐释段,故事变成例子,阐述重心要放在对其中所蕴含的要义的揭示上。

阐释段重在把与观点相关的必须阐释、需要阐释或者值得阐释的重要概念界定清楚,其目的是便于下文展开议论,有的放矢。概念阐释可以解释内涵本质,可以分类把握,可以抓住特征描述,也可以从与之相似、相反或相对的概念入手进行辨析。总之,概念界定明确才可以清晰地说理,行文不致偏题。

三、论证段

孟子对“以羊易牛”事件的解读说到了齐宣王的心里——“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但他还有疑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这实际上是在问:“我”有此心,为何尚不能“保民而王”?齐宣王的重心自然在“王”,孟子的任务则是要把他引到“保民”上去,据此,可进行如下改写:

然则,大王也许会心有疑惑,有仁心为何自己迄今尚未能行王道呢?其实并非大王不能行此道,而是没有诚心诚意去做。好比一羽无以托举,舆薪视而不见,做不到为长者折枝,此绝非能力问题,而属态度问题。发政施仁亦如此,若能保民,必先推恩,从小处做起。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为之理。若能恩及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天下人必能归于大王,有如水归于大海,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四海可保,王业可期。大王又何乐而不为呢?

然吾心知,大王难舍称霸之想。若能引发灭国之战,开疆拓土,万国来朝,何其威风凛凛,实现宏图伟业,一朝成名天下知。但请大王试想,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后患无穷。看天下大势,四海之内,天下九分,齐国只不过其中之一,欲以其一而与八国对峙,犹如邹国跟楚国开战,结果必定惨败无疑。名不成而国不保,试想其后果,山河破败,生灵涂炭,贵胄转眼沦为阶下囚,天下再无齐国矣。此为王之所欲邪?

如此看来,大王既有行王道之能力,也有推仁政之必要,为何还要念念不忘,留恋于那血腥霸道之歧途?

论证的核心是因果建构,就是为自己主张的观点找出因果依据,而价值性因果建构往往是议论文论证的主阵地。孟子强调不施王道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一方面解了齐宣王心中之惑,更重要的是把阐述引向“保民”“推恩”思想,特别强调其效果——“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突出这样做的意义和作用,这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则从王道的对立面——行霸道,以武力统一天下入手——来分析其严重的后果、危害,以彻底粉碎齐宣王心中依然念念不忘的“霸道梦”。

这是一般论证段的两个常见的论述角度:重要性与必要性。意义作用,正面着笔,重在彰显此观点主张的益处,揭示、评价其作用、影响,从而论证其重要性;后果危害,往往是从观点的反面加以强调,来论证正面而行的必要性。意义、作用与后果、危害,实属一体两面,二者都侧重于为了主观上支持或反对某种主张而找理由,论证这种观点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后果、危害论述常常要和意义、作用论述相结合,一种形式是正反对照,如上文一样,另一种则是正面论述意义、作用,继而以反面假设后果。意义与后果往往明确了论证段的基本段内层次。

四、决策段

孟子所说的后果、危害让齐宣王醒悟,发政施仁的效果则让他心向往之,这才有了“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强烈要求。孟子顺势利导,提出自己的主张:

发布政令,实行仁义,实非难事。大王只要做好两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百姓如若没有产业以维持生活,岂可安居乐业?长此以往,必将成为社会之不安定因素。若等他们为生计铤而走险时再去用刑法惩治,此则违背仁政之本意。同时亦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故而安民首先在于让百姓发展生产。生产发展后,自然有精力、有可能去重视教育之实施,百姓之道德行为有所改善,则人人友善孝悌,家庭和睦,社会自然和谐,江山自然永固。

议论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议论文中应针对要实践的做法做出决策主张,为预期的行动指明方向,从而形成决策段。决策段的写作主要有方法对策、条件要求、反面诫勉等思维角度,决策一定要有现实指导意义,要切实可行,忌空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论证段必须说理透彻、深入到位。

五、归结段

归结段或重申、或深化、或倡导,重在对上文的归纳总结,同时呼应立论段观点。结合此要求可做出如下改写:

能做到如此之仁政王道,必将天下归心。有如此之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望大王三思。

如果再加一个标题使议论说理更醒目,可以名之曰:王道一统天下致胜论。

猜你喜欢

保民立论齐宣王
撷词为核,精准定心
——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精准立论的思维策略探究
摄影作品
沉默的齐宣王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
见义勇为的“侠客”吕保民
吕保民:见义勇必为
掘进队长范保民
滥竽充数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