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鼠害与森林环境因子关系及防治措施
2019-01-10张生年高文彬
张生年,高文彬
(甘肃省祁连山管理局东大山保护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在森林鼠害的防治过程中,需要融入先进的防治理念并结合有效防治方法,对森林鼠害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灭鼠方案,适应当前鼠害的发展和变化,完成对森林环境的保护。本文介绍了鼠害对森林的危害,并对森林鼠害与森林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灭鼠方案,如利用先进的技术对鼠害进行监控,制定出符合实情的灭鼠方案,并积极宣传统一行动,使灭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遏制鼠害的发生,从而有效的完成对森林的有效保护。
1 鼠害对森林的危害性分析
在对森林的管理过程中,鼠害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的破坏。夏季,由于植物生长旺盛给害鼠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大量鼠洞的存在,对植物根系造成了直接破坏,或啃食根茎、或使土层水分蒸发,害鼠的繁殖能力又极强,一旦鼠害大部分爆发,就会对生态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秋冬季食物锐减,数量庞大的鼠群又会对森林产生更为严重的破坏,对幼林以及牧草的根系进行啃咬,威胁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由此可见,森林鼠害是森林安全的重要的威胁。
2 森林鼠害的发生与森林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2.1 生态链出现断层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使森林环境得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但是各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却得不到有效的恢复,这期间就包括害鼠的天敌狐狸、猫头鹰、蛇类等等,这些处于食物链中上层的动物的缺少,对害鼠提供了没有天敌、食物充足的生存环境,加之害鼠惊人的繁殖能力,如40天就可以受孕,是当前哺乳类动物中繁殖最快的动物。这些因素的综合累加,导致了一旦条件成熟,鼠害可以在短时间成规模出现,严重损害森林系统安全[1]。
2.2 气候环境以及封山禁牧对鼠害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地区常年出现暖冬的现象,这无疑让鼠害的活动更加频繁,进一步对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随着林业工程以及封山禁牧的有序开展,为害鼠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又由于天敌稀少,很难对鼠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了鼠害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而害鼠洞穴又深埋地下,十分隐蔽,警觉性高,人工诱捕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害鼠的治理的难度分析
害鼠的地下巢穴十分复杂,一般白天躲在洞穴中,晚上出来活动,这种生活方式即便是天敌想要进行捕获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另外,据有关资料表明,害鼠多发生在卫生条件不佳的地段,缓坡以及中下部,特别是土质松软地带以及的水源附近,容易发生害鼠的集聚,从而对森林的生态系统非常不利。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鼠害发生的频率高,使相关的环境治理措施无法取得显著效果。
3 鼠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3.1 积极宣传科学防鼠措施
在鼠害的治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定的群众基础,统一协调和指挥,让防治鼠害的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能够让鼠害的防治走上正轨。对于一些害鼠的天敌,也要积极进行一定的保护,如山猫、猫头鹰、蛇类等,禁止随意捕杀。同时,还要杜绝老鼠药的使用,中毒致死的老鼠,往往会被其天敌吃掉,使天敌数量减少。因此要加强宣传科学的防鼠措施,使林区工作人员和周边村民能够采用科学的灭鼠措施,并能够在消除鼠患的同时,也能够对害鼠的天敌实现良好的保护。只有这样,当害鼠的数量降低到一定范围内,就可以利用其天敌来使其数量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有效的抑制相关鼠害的发生[2]。
3.2 优化森林食物链结构
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该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入手。首先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使其能够对生物种群数量得到有效的积极认识,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积极地措施,如引进一些能够以老鼠为主要食物的物种,使当地的生态链能够得带有效的恢复。并结合当地的环境为这些动物构建良好的栖息环境,例如,某国家公园为了能够实现良好的灭鼠任务,实现了“暗堡式野生动物洞穴”的构建,该洞穴坚固隐蔽、保温防雨,对于小型野生动物能够起到一定保护,吸引了狐狸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入巢繁衍,使当地的食物链结构趋于合理化,使当地的害数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3.3 高科技手段运用到鼠害监控中去
为了能够准确的掌握鼠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对鼠害的情况有系统的了解。如先进的夜视镜监察系统,不仅能够对鼠害的发生情况和鼠害密度等做出一定的估算,更能够对森林中的生态情况进行全天候监视,为生态的恢复提供重要的数据采集工作。为分析鼠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能够根据害鼠的觅食和生活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灭鼠方案,如某地的林业管理部门,在各个关键水源点建立了鼠情瞭望点,特别是在秋冬两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害鼠种群的观察,有力掌握了种群分布,实现了全面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方案,对鼠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方法[3]。
3.4 科学实现人工诱杀
为了能够集中消灭鼠患,达到根除鼠害的目的,可以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种植一些老鼠喜欢啃食的植物,并在周围设置一些捕鼠的陷阱,最好设置一些非一次性使用的陷阱,抓捕更多的老鼠。同时陷阱的设置要尽可能的科学合理,避免对一些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危害,使人工诱杀害鼠得到有效实施。并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带,合理的设置捕鼠陷阱,实现集中捕鼠和关键点捕鼠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对害鼠的诱杀,有效遏制鼠害的发生。
3.5 整地灭鼠的措施研究
当鼠害严重发生的时候或者在造林前的整地阶段,会暴露出大量的鼠洞,这就给灭鼠工作带来的一定的机会,当发现鼠窝的时候,应该利用一些工具,对其进行捕杀活动。若是在土层薄的地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害鼠的捕杀,需要采用一些弓箭等进行控制,当土层较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洞口进行封死,并使洞内氧气含量减少使害鼠窒息而死,达到消灭鼠害的目的。只有在多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害鼠的肆虐,对森林实施良好的保护。例如,某林业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灭鼠效果,在鼠害集中地的区域,多次组织了整地灭鼠运动,有力的改善了鼠害肆虐的现象,并结合适当的灭鼠的陷阱的有效使用,将鼠害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当地林业的健康发展[4]。
3.6 药物灭鼠
当害鼠的森林密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为了能够快速的完成对鼠害的有效抑制,需要采用药物灭鼠的方式进行灭鼠工作。虽然药物灭鼠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害鼠密度过高对森林的危害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采用一些新型的低毒高效药剂进行必要的防治措施,从而能够大规模造成害鼠的死亡,完成对害鼠的清除工作。在这之后,还要对害鼠的尸体进行必要的收集并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避免对森林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之,在森林鼠害的防治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宣传科学防鼠措施,优化森林食物链结构,运用高科技手段到鼠害监控中去,能够有效的掌握鼠害的发生情况,并实现人工诱杀,采用整地灭鼠和药物灭鼠相结合的措施,有效的保障灭鼠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森林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