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爱国主义篇章的《望蓟门》

2019-01-10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狼烟边关爱国

众所周知,繁花似锦的唐朝是个文人墨客辈出的璀璨时期,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等等。这一个个名字,念出来俱是如雷贯耳。其实,除了这些名扬古今的诗词名家,还有许多名气不算响亮的诗人,亦写出了诸多不朽的佳作,诗人祖咏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祖咏,就不得不提到这首名为《望蓟门》的七言律诗了,这首诗用辽阔壮丽的笔墨,谱写出了诗人欲弃笔从戎的爱国主义情怀。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去到祖咏身旁,一探他想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吧。

历经了数天的舟车劳顿之后,祖咏终于带着一身的疲累抵达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ü 范阳道蓟门城。让诗人没想到的是,初踏上这块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他整个人都震惊了。诗人的眼睛望着铺陈在他面前的壮丽山河和辽阔天地,耳旁听着低沉肃穆的号角声,恍惚间,他仿佛见到了汉朝精锐的虎狼之师出征西域的情景,而他的脑海里随即闪现出了笳鼓喧嚣之地,那就是战国时燕昭王用来招揽人才的黄金台。之后他借用气势宏大的“燕台”二字,吟出了“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受到的震撼和冲击。

下一刻,诗人从自己飘忽的思绪里抽离,他看到冬日的风正刮过白雪皑皑的边关大地,而在这一片清寒的天地间,一面代表了大唐军队的鲜明旗帜正迎着寒风猎猎作响。祖咏遥想着旗帜下军纪严明、军容整齐的军队,心里禁不住生出了无边的敬意。他心潮澎湃,一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的佳句便自然而然地挥笔而成。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句写的是诗人遥望着和天边连接在一起的烽火台,看到那弥漫了半边天的滚滚狼烟下,立誓保家卫国的边防军人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嘹亮的号角声中,向敌人发起进攻。而后,祖咏目光微转,开始环顾被朵朵白云簇拥着的蓟门城,城的南侧是渤海,北侧是燕山山脉,两者紧密相连,就如同一块磐石,牢牢拱卫着大唐的疆土,使其不被外敌侵犯。

眼前的一切激发了祖咏欲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一介书生又如何?我同样怀抱着一颗为国尽忠的爱国之心。我虽然比不上东汉时期在官府中抄写过公文的定远侯班超,能立下平定西域三十六国的赫赫战功,但是可以学习西汉时期济南的书生终军,像他一样,向皇帝请战出征,立下功劳……”这番心境,也唯有“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可以恰当地描述了。

翻看古往今来的诸多诗篇,会发现咏边塞的诗歌非常多,但是如同《望蓟门》一样从军事角度着笔,通篇没有一丝悲怆荒凉意境的却很少。细观整首诗歌,我们会发现,诗人不仅把高昂的语调和精妙的用典完美地嵌入到了对边关景色的描写中,同时还把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这样的完美融合,非常富有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飘散在唐朝的狼烟逐渐消散在褪色的陈旧时光中,祖咏远眺蓟门的身影也已经逐渐远去,但是他所书写的壮志为国的远大情怀却时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用这首诗告诉我们,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业之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和素养。

现如今的北京城西南,已经寻不见《望蓟门》诗中蓟门城的踪影,然而它就像茫茫大海里指路的灯塔一样,指点我们应当像诗人祖咏一样,要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人!在国家有需要的特殊时刻,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维护好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猜你喜欢

狼烟边关爱国
访北城滩古烽火台遗址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边关战歌
爱国学·晒佳作
狼烟四起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马嵬坡怀古
爱国学·晒佳作
你遥不可及的边关,是他们日夜守望的家乡
边关巡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