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味“调和”百味香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述评

2019-01-10□顾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百味相融调和

□顾 和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关于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考试后网络上有大量的分析,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材料强调了对事物个体特性的认同,同时又强调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似乎考题有两个侧重点;有人说,考前“做过‘味道’相关的写作练习,总体入手难度不大”,似乎考查的核心就是“味道”。考试当中,也有很多人认为关键词就是“味道”,定位于对各种味道特点的阐释,表达各种直接的经验和感受,于是淮扬菜与四川火锅便开始争奇斗艳,“酸甜苦辣咸”便弥漫在一份份试卷中,殊不知这仅仅是材料对“五味”的具体说明。也有人直接演绎“物各有性”,甚至以“物各有性”为题,阐述某一人、事、物的个性、特性。

事实上,面对2019年的作文题,考生肯定会有一瞬间的茫然,究竟哪一个才是关键词呢? 材料的核心指向是什么呢? 无论是2017年的“车”,还是2018年的“语言”,关键词在材料中都会反复出现,位置突出,并且都是名词性的。2019年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是一个“味”字,而它恰恰又不是关键词。真正的关键词是一个动词,藏于中间,且只出现了一次,材料的所有内容均聚焦于这个核心展开表述,这就是“调和”。

“调和”意为调配适当。它的前提是第一句中的“物各有性”,“各”既指事物各有自己的特性,也指事物由此形成了多样性。调和的过程与状态是“共存相生”。调和的结果是“百味纷呈”。调和的对象既是“五味”,也是第四句所说的“物、事、人”。既可以是同类的不同个体之间,如“物”中的盐与水;也可以是不同类型之间,如人与自然。既可以是不同个体之间,也可以指个体内在的不同部分、不同特征,即自我的“调和”也在范围之内,如傅雷所说,一个人可以“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厚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找不到关键词,窄化了对象,是因为没有发现材料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与前几年的直接阐释不同,2019年采用的是隐喻,意在将道理具象化,微观中体现宏观,实现命题的开放性与导向性的统一,泛化与明确的统一。这得益于材料有一个生发点,即借“味”说理。四个句子,从一“味”到“五味”再到“百味”,从“物”之味到“人、事”之味,从一物到万事万物,逐步放大,拓展至无限。它启示写作者,“调和”既是饮食烹调之道,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个表述中,喻体就是特定对象的“味”或者特性,本体就是藏在味道“调和”过程中的道理:共存相生。

这个道理宏大、深邃,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折射了波诡云谲的时代生活。“共存”,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多样统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理念本指君子之德,源自《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为和谐相处但观点上并不苟同。随着历史的变迁,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逐渐成为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为人处世的智慧之举,文明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与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它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现代社会中,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对外关系,都在提倡以“和而不同”作为发展与相处的基本原则。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论战中,“和而不同”更是成为高频用词。

“相生”,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相互转化。“相生”本是五行学说术语,指金木水火土之间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此处与“共存”组合,意味着“相生”也在“和而不同”的背景下,是对它的一种丰富补充。这一组合强调了“和实生物”(《国语·郑语》),即和谐之中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得到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不仅如此,个体相互影响能让各自焕发出新的光彩,甚至还能催生新质,产生“五味调和百味香”的效果。强调了只有“不同”才能融和,差异才能相生。据说木心曾在心里八卦了一下:若是把黛玉介绍给卡夫卡,二人都有肺病,又都写得一手好诗,岂不妙哉?然而,这显然是不妙的。若将黛玉与卡夫卡硬凑一对,不啻以一块冰去撞另一块冰,“水加水还是水”,终究是一个“唯有泪千行”的结局。若是让凤姐的“辣”去暖一暖那个冰男子,说不定就能“共存相生”了。

要准确而出色地表现出这个道理,需要考生打破二元对立的思路。“共存相生”是对二元对立思维的直接否定,因为“和”的本质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不是强求一致,重复别人。是在“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兼容异质,互不相害,共存共荣;调配适当,就能让个体各得其所各有所用,实现有容乃大,异彩纷出。考生必须选择一种对立的元素,如单调与丰富,个体与整体,个性与共性,大与小,动与静,有与无,俗与雅,苦与甜,等等,呈现差异对象握手言和的过程,揭示相融的关键要素。

“调和”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向心之力,比如,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身怀绝技,均非等闲之辈,但却性格迥异。有疾恶如仇、脾气火爆的鲁智深,有能谋善断、老谋深算的军师吴用,有能够呼风唤雨的公孙胜,还有胡搅蛮缠的李逵……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相融并存? 应该有一个统帅,前期有晁盖,后来有宋江。最重要的还是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对人人平等、互敬互爱生活的向往。虽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但“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考生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共存相生”描述的是“调和”的理想状态,或应然状态。但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现状也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无法“调和”、不能相融、对立而不统一是一种常态。这需要找到一个点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对立的本质,发现背后的原因,提供“共存相生”的启示。索尔仁尼琴被流放到荒漠边缘,甚至被剥夺国籍驱逐出境;到了西方他又拒绝对两党民主制度顶礼膜拜,而且还批判消费社会的贪婪,都因为他“不合时宜”。堂吉诃德的故事则提出了一个似乎永远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善良的出发点为何不能取得如愿的结果? 很简单,他用昨天的思维做今天的事,用今天的头脑做明天的事。他的悲剧启示我们,顺应现实进而改变现实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除此之外,更要求考生的思维实现从特殊向普遍的飞跃,不能局限于直接感知的经验。应在想象中,基于“物各有性”、相互依存的规律,从部分入手,对具体现象分析探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断,对无限的、不可直接感知的存在进行概括、推理,发现具象中的宏大,揭开道理的神秘面纱。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是用音符表现人生哲理的代表。整首曲子由多样的节奏调和而成,不同的乐章表现出丰富的变奏,沉重、明朗、安详、豪迈,但却共同生成了恢宏磅薄的主旋律。假定我们表现了这种节奏的调和,显然是切合题意的,但却无法产生丰富的内蕴。即,如果只停留于这种节奏调和的感受,就不可能走向理性的审美,领悟到其中“扼住命运咽喉”的不屈意志。

如此深厚的思想内蕴,如此复杂的思维过程,演绎题旨成了一次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深度检验。当然,这样的考查定位自然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为选拔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考生在考试中的实际状况,我们发现,想要出类拔萃,需要考生具备“纳”须弥于芥子的功夫,运用专属知识“纳”入题旨。

所谓专属知识,其实就是考生在某个特定领域具备的知识。“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在写作的陈述性知识积累上,同样要学习精卫的“精诚专一”,变遍地撒网为重点捕鱼。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形象,可以是特定情境中的一个生活细节……考生必须在深度、广度上真正拥有它,最好有超出平常的认知。在深度了解对象特性的基础上,写作中能借助联想迅速建立与题旨的关联,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展开思考。

假定你认为川菜就是麻辣,假定你了解川菜有红味、白味,分为三大派别,甚至了解调味原料多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和醋、糖,等等,说明你只了解关于它的表面知识或者说公共层面的知识。直至你深度熟悉了其中的一道菜,知晓了调味品的配比,对味道有亲身的体验,才算拥有了专属知识。比如川菜中上河帮著名的“开水白菜”,所谓“开水”其实是至清的鸡汤,需要用到老母鸡、老母鸭、火腿蹄肉、排骨、干贝等食材,还需加料酒、葱蒜等调味品调制煨煮4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拥有专属知识之难,于此可见一斑。

【作文示例】

当瓦拉东与时代相融

陈丹青在《陌生的经验》一书中如此评价:“我喜爱瓦拉东,喜爱她身上蓬勃的野性。”

当女画家身上浓墨重彩的野性与20世纪巴黎端庄高贵的正统艺术相融,巴黎艺术的骨血才在调和中丰满。

中国烹饪自古讲究“色香味俱全”,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烩在一锅里,平淡无奇的食材也能大放异彩。艺术与思想,也是如此般在不同中彼此融合,铸成真正成熟的至美之味。这种调和相融,不是你死我亡的针锋相对,亦非抛却个性的人云亦云, 而是千滋百味的包容共生,是一曲百家争鸣的交响大合唱。

《周易》中有“益”卦:上风下雷,风雷相生,与时偕行。缺乏融合的万物断然做不到“与时偕行”,没有瓦拉东的野性开路,巴黎亦不会激起那一时代顶顶可怕的创造力,更难有后来罗特列克的疯狂和毕加索西班牙式的魔性——每一次的融合相生,都带出一组新观念,一家新门派,丰厚了20世纪巴黎艺术的底色。由此,一个百味调和的世界才有生命力。

真正伟大的人们是很懂这共存相生的奇妙的。他们不仅接纳异质,还会主动汲取,以完成自己艺术和灵魂的升华。莫言便坦言自己曾想给马尔克斯写一封信,“我从南美咖啡里,尝到了中国绿茶的味道”。他将哥伦比亚的魔幻咖啡与高密乡粗犷的茶水相融,才浇灌了旺盛生长的红高粱地。

在这一过程中,包容是极为重要的。少了兼收并蓄的胸怀,便如那烧书埋人之举,再难有百味纷呈之景,时代也被抽走了生命力。

陈丹青着重写了瓦拉东时代的巴黎有多么大的容量:“放在19世纪,这个讨生活的穷姑娘无法出头。可20世纪的巴黎杂草丛生,成全了许多文明的边缘人。”那个时代尊重不同的声音,虽有褒有贬,但并未群起攻之,瓦拉东和她的野性才得以汇入艺术的汪洋大海。而同时期的中国,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方针下,北大收纳了一批真正的文士:有激烈义愤的鲁迅、陈独秀,亦有温敦儒雅的胡适和辜老先生。这两股力是被北大容纳着,相辅相成,终于撼动了一个时代。这是真正的包容——不仅接纳同类,还应收容异类。如此,融合的时机才算成熟。

当瓦拉东与时代相融,当一组艺术和思想与另一派共存相生, 这会是一个精彩纷呈、骨血丰满的时代。

如盐入水,终将浑然一体,成就一次伟大的融合共生。

[简评]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议论性散文。行文不蔓不枝,紧扣“调和”纲举目张,围绕“共存相生”条分缕析,理得辞顺,斐然成章。开头由陈丹青对瓦拉东的评价导入,进而辩证分析什么是真正的调和相融。在阐释调和的结果时,能够指出“每一次的融合相生,都带出一组新观念,一家新门派”,非常精准地诠释了“相生”的内涵。而在分析调和的方式时,角度多元,既能从个人层面考虑主动汲取,又能从时代层面点出要兼收并蓄。举例经典独特,议论灵动、深刻,体现了极好的思维品质。结尾与开头的呼应使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语言稳健,笔酣墨饱。

南瓜小米粥

白米味清,小米味淡,南瓜味甜。一碗南瓜小米粥,融百味,煮纷呈。

总觉得人的一日三餐之中, 定不能少了粥,而对我而言,在阳光温暖的清晨,喝一碗母亲精心熬制的南瓜小米粥,简直再幸福不过了。

起初,我总会抵触喝它。为何不直接喝一碗清清寡寡的白粥,或是一盘冰凉沙甜的南瓜呢? 本是两种个性十足的食物,却要将它们混于一锅之中,味道必定失去了各自的美,而剩下混杂的怪。

一日, 我沉醉于沈复笔下的园景无法自拔,一勺黄白相间的粥突袭了我的味蕾。没反应过来,却只觉口中的粥甜而不腻,清而不寡,慢慢逸散。

“好喝吗? ”母亲一脸得意。

转过脸一看,是一碗南瓜小米粥。白米如同飘落的白梅,撒落一地,衬得小米的淡黄,南瓜的金黄,越发显眼。我头一次感觉:“这样混搭还不错! ”

我又咂巴咂巴嘴,你可别说,还真好吃!一口下去,又是一口,妈妈笑话我是“刚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只是,这大陆一直都在,却被我的一套理所当然的理论升起的大雾遮住了。

入口,尽是大米的清香,是水稻里饱含的阳光的味道;细细咀嚼,暖糯的沙沙的南瓜的甜味迸开来,跳跃着冲破白米的寡味,唇齿间只剩下甜味。

而咽下之后,甜味又一点一点褪去,只留下大米、小米的清香,让人回甘。

“不错吧。”母亲朝我笑,眉眼弯弯,眸子清亮,仿佛早已洞察了人生百味,物性相谐。

本以为,米会失了清淡,南瓜会失了甜味;却不曾想,甜味弥补了淡,清味稀释了腻,本味不减,反倒更加张扬了。

细想来,有人追求日子的清淡,渴求南宋蒋捷笔下“只把平生,闲吟闲咏”的清趣;有人追求生活的甘甜, 只想把握甜甜腻腻的时光。但也许,二者的结合更胜一筹。平淡中有些许甜蜜,甜腻中又不失内心淡然。甜淡共生,方是最妙人生。各味相融,才是人生之本。

清晨的阳光碎碎洒在碗内,白色的大米依旧清香,金色的南瓜依旧甜蜜,却都浅浅地被阳光调匀。

这样一碗融百味之华,煮出纷呈人生的南瓜小米粥,不知你可喜欢?

[简评]

本文审题精准,从日常生活中选材,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紧紧扣住味之“调和”来展开,写出了白米的清味、小米的淡味和南瓜的甜味之“共存相生”,共同成就了一碗满盛爱意的“南瓜小米粥”。作者在品完了可口的“粥”以后,宕开一笔,由品粥而品人生,最后又借助于“清晨的阳光”让画面定格在叙述的客体对象上,使得叙议相融、情理相生。笔触细腻,语言优美,行文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犹如那慢熬细炖的小米粥,食之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百味相融调和
四季有海,百味俱鲜
心相融
调和γ-正规映射和调和γ-正规型映射
遣怀
从“相加”迈向“相融”——上虞日报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漫画
不见民门,垂首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