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9-01-10
文化与传播 2019年2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邕城的荷花热闹起来。
本期推出以下几篇文章: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孙保营和吴静的《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责任及应对》以“滴滴顺风车乐清女孩遇害案”为例,分析乐清女孩赵某搭乘滴滴顺风车被害事件的始末,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媒体和政府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公共危机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梁启超与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报人,李滨和王珍妮的《梁启超与陈独秀舆论思想之比较》就两者在舆论的定义和性质、舆论的发生、舆论与言论自由以及舆论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既存在着诸多关联,也有着不同的侧重。文章通过具体对比和原因分析寻找两者在舆论思想上的承接与差异。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台湾学者王明珂的一部力作。魏燕齐的《中国近代羌族建构与反思》从该书入手,梳理羌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近代历史及其在中国少数民族政策下羌族认同的本土发展与文化展演,同时反思汉民族的形成过程,认为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汉与非汉皆为历史产物。
“气候与健康传播”是本刊新辟的栏目,本期刊载吴海荣和罗月颖的《健康类谣言高热度传播的组合因素影响研究》,文章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健康类谣言传播的组合因素。认为,单一变量不足以构成健康类谣言高热度传播的必要条件;在多因素组合中,信源是健康类谣言高热度传播的核心条件。另外,非食品安全类型谣言含有或不含有恐惧诉求的内容,如果权威方面未能解疑或者传播形式多样,也会造成谣言的高热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