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指向性表达的研究
2019-01-10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就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必须把基础和根本放在语言的建构和发展上,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深度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抓好学生语言构建与发展素养这一基础工程,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把教学重心从单纯地教课文转变成为关注学生表达能力和表达策略的发展,增强学生指向性表达能力,让语文教学回归表达本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始终瞄准提高学生指向性表达能力这一重要目标,促进学生语言素质的建构。
1.巧妙利用教材插图,促进学生形象表达
对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都配了插图,而且进行了妥善编排和合理化设置,彰显了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鲜明特征。这些图画直观生动、色彩鲜明、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也容易激发学生指向性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宝贵的教学素材,指导学生对图片内容认真深入观察,激发学生积极表达的欲望,让语文课堂回归表达本位,并逐步拓展表达内容,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例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时,学生在理解创造力这一词语时非常困难,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课外资料进行分享和沟通,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把蕴含深刻道理和形象直观的图画关联起来,自然会让学生产生说话和表达的欲望,也使表达更加形象具体。这样的看图说话练习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符合他们指向性表达能力的发展规律,因此是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2.引导感悟文本重点,促进学生个性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度沟通和对话的过程,有效对话能够为高质量课堂的打造提供必要条件,当然也能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分析,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关键语句反复阅读揣摩和鉴赏。比方说,通过抓住文章题眼来领悟文本主旨,通过抓住重要语段来明确重难点,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与布局技巧。在促进师生对话和生生沟通交流时,同样也要抓住文本的重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发挥和表达的机会,鼓舞学生个性化表达,增强低年级学生指向性表达的热情。例如,教材《詹天佑》的重点是对詹天佑及其优秀事迹进行记录和说明,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当中品味詹天佑的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分析,还要让学生和其他同学对话交流彼此的看法,教师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和表达总结。在这些对话过程中,都包含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表明了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认识与见解,增强了指向性表达能力,达成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促进学生体悟表达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诵读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习途径,也是学生累积表达方法和技巧的必经之路。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指向性表达能力时,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参考,积累一定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就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既要诵读教材中精心选择的优秀篇章,也要诵读课本之外的优秀文本材料,扩大语言积累,深化对语言的感知。教材中的文章经过专家的精挑细选和严格筛查,遣词造句方面非常考究,可以作为范本,让学生细细品味和诵读。而课外也有各种各样的优秀文本,供学生积累表达的素材和资源,值得细细品味。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和鉴赏能力,常常不能自主选择出符合他们阅读特点和需求的文本,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绘本材料和适合低年级阅读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揣摸,积累指向性表达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4.运用读写结合方法,促进学生拓展表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就是兴趣。想象丰富、意境优美以及生动形象的故事最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单单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教材当中的很多名篇佳作都包含创作者富有灵性的思维,也是指导学生大胆想象的读说写结合点。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表达,给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让表达更加生动和丰富;还能拓展表达的内容与形式,让低年级学生的指向性表达素质得到不断强化和巩固。例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要点进行拓展表达训练:假如你是小骆驼,此时你会想什么?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请你们互换角色和换位思考,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结合想象与感受续写故事。这样的表达训练具备突出的拓展性特征,在激励学生大胆想象的同时,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开发学生独特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表达潜能的挖掘与发挥。将表达和读写活动结合起来,还有助于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表达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5.恰当营造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创新表达
过去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时重视机械模仿,总是让学生模仿固定表达,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指向性表达能力和核心素养时,教师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表达能力方面,让学生从过去的机械模仿转变成为积极创造,拓展学生创新性表达空间,让学生学会把各种表达方法和表达材料融会贯通,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为了让学生主动进行创新表达,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定的表达情境,增加表达内容的代入感,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安徒生把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设定在平安夜,把人们的欢快愉悦和小女孩孤独悲惨的经历进行强烈对比,让读者内心受到强大冲击。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之中,接着创造性地将这一故事拉到现实生活面前,让学生思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她在擦亮火柴时会看到哪些画面,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细致表达和说明。这样的情境设置会激发学生创新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总结表达智慧,提高核心素养。
表达是把思维所得的成果利用语言进行反映的行为,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学科素质提高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教师要调整语文教学的重点,把教学核心指向语言表达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深刻品味和理解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主动表达的能力,增强语言应用意识,为学生顺利步入到中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