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阳光班”里的孩子更阳光
2019-01-10刘尚君王心怡
○刘尚君 王心怡
支教对我而言,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对世界、对生命、对人文、对自我的关怀和认知的提升。
——杨鸿飞,2016年7月支教结束写于重庆
“阳光班”的少年曾经“不那么阳光”。
2015年,9月的巴蜀,下了一场连月雨。在重庆西部山区的大足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杨鸿飞已经来这里支教一个月了。湿漉漉的空气在他的身上留下印记:连片的湿疹和痛痒难耐抓破皮肤后愈合的伤疤。
杨鸿飞当时任大足中学高一(1)班“阳光班”的语文老师兼副班主任。站在讲台上,他了解到这个“阳光班”的特别之处:全班共有49名同学,其中孤儿学生5 人、残疾学生9 人、患重大疾病的学生11人、贫困学生4人、低保户家庭的学生9人、有过父母离异经历的学生9人……
杨鸿飞与学生们的第一堂课在一片沉寂中结束了。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孩子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抑郁等问题。”深入了解到“阳光班”的情况后,杨鸿飞希望能在授课之余,给学生的心灵带去更多慰藉,驱走他们精神上的阴影。
经过和班主任交流,杨鸿飞想到了用自己最擅长的古典文学潜移默化地开导学生。
支教的第二堂课,他准备了很久。讲解一首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他带学生们领略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首秀。故事性极强的授课方式,学生们从没有接触过,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慢慢地,学生们低下的头都抬了起来,眼神有了交流,也有人敢举起手臂提问了。
试讲反馈甚佳,杨鸿飞信心大增。
紧接着,他和支教团的其他成员一起推出了“诵读国学经典、助力阳光成长”的心理辅导计划。他为学生们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国学经典中的名篇、名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礼”“义”,以及求知、待人接物方面的智慧。
“每天晚自习,我们会给大家读一些《论语》中的句子,再将这些句子中的小典故讲给大家听,教会他们一些人与人相处以及交朋友的方式。”杨鸿飞说,“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月,学生们在表达上就有了很大的起色,相互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杨鸿飞发现,学生的周记,是吐露心声的好方式。所以在批阅的过程中,杨鸿飞特别注重和他们交流。“孩子们会把最近遇到的问题,一些心里话或者一些成长的感悟写进周记里。”杨鸿飞说,“我会静下心来仔细看完,然后用评语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很快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孩子们的‘心结’也在逐步地解开。”
每天教学任务结束后,杨鸿飞很快会被学生围起来,被闹着讲故事……旅行的照片、大学的生活,仿佛杨鸿飞一张口,他们就能看到大山外的世界。“我对他们的苦痛也许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愿意无限地靠近他们,提供我能做的一切,然后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6年5月,杨鸿飞班里的女生李雪(化名)要辍学。他有些不解,因为“阳光班”是大足中学和重庆慈善总会联合创建的班级,除生活费外,学校已将同学们的学费、住宿费全免。详细询问情况后,杨鸿飞才知道因为没钱充饭卡,李雪已经饿了3天了。家庭的贫困让她无法继续读书。
为了让李雪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杨鸿飞和其他支教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为她筹措生活费和助学金。令他吃惊的是,短短两周内,他们的小小善举竟然获得了三四百位爱心人士的支持,有人捐几十元,有人捐几百元,有人捐助上千元,杨鸿飞将每一笔善款进行登记、公示。以此为起点,他用这笔“助学金”资助了班里40 名贫困学生。同时有8 位爱心人士长期定向资助包括李雪在内的8名贫困学生,直至他们高中毕业。
2016年7月,杨鸿飞支教结束,回归校园继续读研,他对“阳光班”的关心并没有休止。
两年来,杨鸿飞仍与这群孩子保持联系,为他们获得“助学金”牵线搭桥,还在高考结束后为学生填报志愿的事情忙前忙后。学生将他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在用实际行动报答老师。
2018年,正逢杨鸿飞带过的2015 届“阳光班”参加高考,这个班49 人中有41 人考上大学,30 余人高考分数超过重点线。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张艳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成了杨鸿飞的小学妹。
“那是一段绝不会后悔的生命体验。”杨鸿飞说,2016年是难忘的一年,和学生们相处的日子将在他生命中打下永远的烙印,他会一生坚守并不断传递这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