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与转向:建构中的中国艺术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首届艺术学博士论坛”纪要

2019-01-10许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士艺术

许俊

2018年11月24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面向与转向:建构中的中国艺术学”为主题举办首届艺术学博士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博系统的博士及博士生近90人,就“中华传统美育体系研究”“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体系研究”“中国传统美术造型体系研究”“中国艺术学研究范式”“地域艺术与中华美学”“当代设计与美好生活”“艺术化乡村建设实践个案研究”七个分议题展开三个分组讨论。

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孙建君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夏燕靖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宏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董占军教授,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薛娟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秘书长李修建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孙晓霞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安丽哲博士,《山东艺术》杂志社主编崔洪涛先生等学者专家出席了论坛的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董占军、夏燕靖分别致辞。董占军表示,2011年经国家批准,艺术学由原来文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独立出来。这次学科升级和调整为艺术学各个门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艺术学各个门类在创新发展的问题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在国内首次出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教学与科研、学科构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总体而言经过七年的发展,艺术学学科建制与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科构成与学科结构日益清晰。这些部门的成绩显示了艺术学学科发展开始朝着学科成熟发展的阶段迈进。此次论坛的举办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45周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也是首届。明年或者后年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每一届的议题和参加论坛的成员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同时希望将这个论坛常态化,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夏燕靖在致辞中提到四点:第一,立足于当代艺术语境的话语,关注当下,构建中国话语的艺术学,与世界艺术展开对话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本届论坛“面向与转向——构建中的中国艺术学”是对艺术问题立足于时代提出的一种思考,也提出了一些回应。第二,借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科优势,论坛七个分议题涉及到艺术学各个部门的研究,规模庞大,不仅包括当下的美育热点话题、艺术人生、艺术乡村个案,也突出了设计学的问题思考,包括传统造物、造物思想研究等等。第三,论坛为艺术学青年学者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他们是学术领域的生力军,这样一个学术平台让大家看到艺术学青年学者在各个学科发展领域的新思考,也是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本届论坛不仅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首届艺术学博士论坛,其实也是整个山东省首届艺术学博士论坛,在这里汇集了很多的学者,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第四,此次论坛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发展和教学成果的一次高水平亮相,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全国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感到由衷的高兴。

1.主题发言:问题导向与理论转变

上午一共有七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他们各自从学科构建、研究方法、培养体系、艺术个案等角度切入,以宏观或者微观的方式阐述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带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和前瞻意识,对于学科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建设性。

孙建君研究员以《建构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体系》为题发言。从2011年学科目录调整以来,对于艺术学的学理基础、学科框架和建设等问题的操作性、依据性,一直都还在探讨着。首先,孙建君研究员阐述了艺术学的基本概念:是一门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其中有哪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呢?他认为首先是艺术史。中国目前还没有一本比较成熟的艺术史。门类史当前还有所发展,但是艺术史不能等同于门类史,它里面包括各门类的发展。他以音乐和舞蹈、美术和戏曲、民间美术和戏曲为例说明艺术史主要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产生从发生学、传播学、艺术实践来总结,他们是一个系统,它研究在什么时期出现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艺术现象,怎么成熟的、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所以艺术史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孙建君教授从学术品格或学术精神提出四个方面要求,即道一、德一、诚一与行一。由此,他认为在思考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目标体系时,要坚持三个体系建设:第一,长远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体系,或者说是学科规划、建设与发展体系;第二,规范的教学培养与管理体系;第三,科学的人才选拔与评价体系。最后他从多年的民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民间艺术研究是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艺术史的角度注重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弥补艺术史中民间艺术史的不足。

夏燕靖教授在《中国传统工艺文献阐述的造物思想轨迹》发言中,首先谈到从“文化自信”来看“中国话语”,透露出其对中西话语博弈的问题意识。他认为,近代百年以来的学术是以西学塑造中国的研究方式和学科定位,讲的是“中国话语”但是用的是西学的思想方式来进行表达。因此,“文化自信”的提出给学界带来非常深刻的思考,就是如何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自己的历史,或者是讲述自己的学科意识。落脚到中国传统工艺,夏燕靖教授指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很多是博物馆历史甚至是墓葬艺术,这些要构成一个思想轨迹有很多的弱项,而文献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就文献记载条目分类来看,关于工艺文献的条目大多是归为传统文献分目中的“技艺”与“营造”之类。不难发现从先秦到明清的各种官书则例中均有专门差遣工部官员进行编写的记录。他以《考工记》《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为例,强调文献是重要的释读内容和依据,不仅是加深理解自古至今造物活动传承中的“匠作之业”思维方式,同时更是通过对这一庞大的“匠作之业”文献互证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古代工艺技术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如何以物质化载体通过文献的思想呈现,把它互证以后形成对文献验证的认识?夏燕靖教授提出三点认识:古代工艺文献的呈现方式、思想体现和古代工艺文献的还原。

薛娟教授结合申报的国家社科项目课题成果作了《浅析唐代建筑空间艺术对东亚各国的影响》的发言。她首先指出,唐代对东亚各国的艺术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日本的影响无需赘言。但山东沿海的新罗时期古村落则是过去学者普遍没有关注的。她搜集了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从山东半岛开始一直到海南的新罗僧人修建的一些遗址资料,通过对这些古村落遗址的测绘研究、文献检索,以及对相关的佛教建筑古村落的民居建筑进行空间方面的设计研究等,肯定了唐代建筑对新罗建筑的影响以及中国和新罗佛教艺术之间的传承关系。最后她认为,研究唐朝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古村落和在华新罗佛教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对今天的经济旅游、文化交流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宋润民教授《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视觉重构探析》的发言基于他近几年从事艺术乡村建设提出的。首先他认为,艺术乡村建设问题有很多是视觉问题,这个视觉包括建筑和空间的问题。其次,他通过以视觉文化作为切入点,提出三方面的个人认识。一个是景观中的视觉美学特征,其中包含三个部分,乐山乐水的自然之美、向往隐逸的视觉偏好以及和谐中的生气活力视觉秩序;第二个是传统村落景观的视觉呈现方式,具体为掩、框、漏、折的视觉控制和开合变化的视觉空间秩序。第三个是传统村落景观中的观看的形式。由此,宋润民教授认为:以视觉文化作为切入点探寻先人营造故土家园的视角与智慧,分析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各种“观看”行为及视觉叙事的认知,解读传统村落的景观人文内蕴及空间营造方法,能够为当下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考的新维度。

李修建研究员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文育精神”概念出发探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他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中华美学精神”:第一是“气化论”的宇宙观;第二是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第三个是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第四是政治秩序,天下体系,多元一体。进一步他提到,从以上四个基础来理解中华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层面。他以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在题材、色彩、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对比为例,说明文人艺术和民间艺术因为创作主体和生活方式文化素养的不同,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面目。最后他强调两者都体现出来了对于生命精神的肯定。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可以说是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完整的内涵,对于中华美学精神民间维度的反思也有重要价值。

综上,根据式(9)、式(11)和式(12),可以采用类似经典RLS算法来循环计算具体算法过程总结为下表。

李宏教授以《西方美术史方向博士研究生的研究现状》为题发言。他回顾1978年至今40年的西方美术史发展研究历程,认为大致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是肤浅的西方美术史研究阶段。他解释:很多人写了一本西方美术史的著作,就认为是西方美术史研究的专家了。第二个阶段稍微好一点,开始有问题、有方法,但是基本套用西方的研究方式、方法,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来。第三个阶段是拓展深化的阶段,这和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那一批学者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在第三个阶段开始有了一些深化。那么,为什么国内的西方美术史研究跟西方比,还有很大的路要走?他接着指出,一是研究条件,二是导师水平。因此,他补充了一些国内西方美术史方向研究生培养案例,指出中国目前的西方美术史博士研究生研究水平基本上达不到国外硕士研究生的水平。他希望通过回顾国内西方美术史方向研究生培养40年的历史,总结其不同阶段的模式与方法,使大家能够看清如今存在的许多问题。对于种种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大家看到自己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水平。

孙晓霞在《艺术概念史研究初论:基于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困境的方法论探究》一文的发言中,主要是从理论角度对艺术学理论这个学科的一个反思或者是方法论方面的探讨。她在“如何对待来自西方现代的‘艺术’概念及其核心命题?”中提出两点启示:“超越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和“回归‘感性学’‘审美论’”。在现有理论资源中忽视现代艺术体系的历史研究问题中,她认为:一、艺术学理论中多偏重基本原理或门类艺术史的研究;二、传统美学缺乏对“艺术”概念及其现代体系的关注;三、跨学科研究很难顾及“艺术”概念及现代体系的历史。最后她希望,以艺术概念史研究充实艺术学理论体系,从本土理论需求出发,形成一套开放的、多维度的价值判断系统,将中国艺术体系置于一个更新与蜕变的学科结构中再塑,为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提供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持。

发言的七位专家学者针对论坛议题从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式等角度做出了充分的学理阐释,既有观点的新颖和视野的敏锐,同时也发现新课题,开辟新思路,体现了专家们精湛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许多问题均引起与会学者的积极反响和热烈讨论,让在场的博士学者们受益匪浅。

2.分会场发言:精彩纷呈、多元新颖

11月24日下午,与会代表围绕七个分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分三个分会场举行,每个分会场各有16位发言代表。

2.1 第一分会场:艺术学理论研究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高波、张霞博士分别以《〈周易〉美学的现代阐释》和《‘含章’的隐喻:〈周易〉造物思想和艺术格调》为题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献《周易》展开探讨。高波认为,《周易》的“时间”观念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在中国传统思想当中“时间”问题没有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讨论的课题做过全面的研究,但是在西方这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康德之后的现代哲学当中对“时间”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各种哲学和美学讨论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现象学的哲学方法。他通过对《周易》“时间”意识和现象学关于“时间”的分析作了比较,提出“时”“象”“生”“和”与时间观念的内在联系。张霞则从一个美学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她认为,围绕《周易》对“含章”的概念阐释,能够揭示出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对“文”和“章”的概念阐释,进而释读“含章”何以为美。 最后她谈到“含章”的隐喻与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成器之道。

魏毅东、张杰博士从视觉文化为切入点分别探讨《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与审美意蕴的消失》和《当代中国电影的侠及侠义精神表述》。魏毅东认为,19世纪照相术的发明扩大了视觉文化的范围势力,根据学术界的判断当代社会是一个视觉文化盘踞着人类生存空间并且不断扩张的时代,因此,他试图用视觉文化的理论视角去观察和判断当代艺术的现象。他认为从印象主义之后整个现代派绘画大致可以理解为视觉体验的探索史。现代派艺术对视觉图式的探索实际上是视觉艺术领域清除各种非视觉因素的过程。电影和大众音乐的发展推进过程当中也能体现出这样一个倾向。

张瑞博士通过对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本人宅居设计的四个案例:卜居西山与云谷、迁居考亭、“躬画”武夷精舍来讨论《朱熹的宅居设计:自然审美与风水占卜的互渗》。她认为梳理中国住宅风水亲近自然的审美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坐标中凸显中国设计的气质。最后总结提到朱熹自然审美渗透在阳宅风水中,阳宅风水又渗透在山水审美中。二者的相互渗透十分明显,自然审美与风水占卜的相互渗透,在中国传统宅居设计中的确有相当的普遍性。

上海大学的耿明松博士以《先秦时期工艺造物理论总略及其特点研究》为题,认为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先秦时期的工艺造物理论:一、饰用平衡与“尚象制器”;二、“无中生有”“道法自然”与“物物而不物于物 ”;三、实用与修饰并重;四、功能与节用。因此,《周易》讲求饰用平衡、制器尚象,儒家主张实用与美观并重,道家追求“物物而不物于物”,墨子提倡功能与节用等工艺造物观对后来各朝的造物观念产生了或强或弱的影响。最后他重点提到《考工记》的造物观念体现了家国情怀与“致广大、尽精微”的特点,也影响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写作。

青岛理工大学的朱宏轩博士以《论中国传统工具设计观念史研究的的相关问题》为题,认为以往的设计史和艺术史更注重经典设计和代表人物的梳理,更多的是从上帝视角观察人类历史的现象,现在新的范式要求更广泛的取样,抓住传统事物对非典型的意义进行挖掘和提炼,是平视视角看待造物本身本质的东西,回归本质。他通过《中国传统工具设计研究》的具体写作,以近千年来中国民间造物的史实为基础,寻找工具设计观念史的主线,这对中国设计史的书写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与参考的视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黎晟博士在《宋代幞头形制演化的图像研究》的报告中认为,了解幞头图像的形制的演化有利于对服装史的研究,对于绘画的断代有可能会有影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王付银博士在题为《锦上添花:琉璃的中国身份及在传统造物材质中的角色》的报告中首先对琉璃和玻璃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对琉璃的类别、中国的古玻璃的来源、琉璃在中国存世较少、琉璃在中国造物材质中的地位等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他以一言蔽之:肯定琉璃的中国身份。

设计与文化产业研究也体现了当前理论研究的阶段与向度。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的杨柳博士《1979-2018年新华村金属工艺振兴乡村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陈学晶博士的《当代设计构思与美好生活构建的可行性探索——以文创产业空间厦门俱舍为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王重远博士的《田园综合体中生态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均作了精彩的发言。此外,山东大学的呼斯乐博士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的桂慕梅博士分别针对天津剪纸和蒙古头饰民俗呈现各自在民间美术研究中的新成果、新思考。

2.2 分会场:美术史及其方法论研究

此次论坛有四位青年学者展现出艺术史书写问题的观察视角。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冉令江博士《新艺术中心论:论艺术史写作中国模式的构建》一文主要阐述了世界艺术史新的书写方式即“新艺术中心论”。他讲到此次提交论文的写作源起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2016年所出版的《世界艺术史纲》。他认为徐子方教授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出发,在理性继承中西艺术史观和写作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以“主流艺术更替”和“艺术中心转移”的“新艺术中心论”构建起了世界艺术史观和写作的中国模式,实现了世界艺术的内在打通和融合,对艺术史研究中国学派的建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样是关于艺术史的写作问题的思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刘允东博士《试论区域艺术史的书写——以海岱史前艺术为例》以海岱地区艺术史的书写为例来探讨地域性的美术史如何写作。他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史观、研究对象、时空范围、研究目的、分期、研究方法。最后他认为现代艺术史研究有明显的交叉性,所以艺术史的研究方法肯定是多元的。随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骁博士在《从1929年达沃斯论战看潘诺夫斯基图像学阐释的哲学借鉴》的报告中,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为阐释来叙述西方艺术史写作的描述与阐述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尹子琪博士就《〈图画见闻志〉之画史写作方法》展开论述。她谈到《图画见闻志》是宋代郭若虚承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的又一本重要的画史著作。在《历代名画记》的基础之上,有许多创新之处。她从《图画见闻志》的内容概述、各部分结构与《历代名画记》的对比以及史论评相结合的三个方面来探讨它的画史写作方法以及《图画见闻志》在整个画史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地位。

书法理论研究是本届论坛的一个亮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徐学标博士题为《秦汉殳书研究》的报告中认为,秦书八体是按照张家山汉墓竹简还有《汉书艺文志》所载的中国最早的取试内容之一,有八种字体,其中有篆书、隶书、刻符等,最为神秘也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这个殳书。徐学标主要思路就是对传统的两种主要观点来进行综合评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他的个人的新观点。传统的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殳书为兵器铭文,是刻在古代打仗用的兵器上的文字。 二是殳书不是刻在兵器上的文字,殳书是刻在殳形器物上的文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殳书是古代自书文字的命名。华南师范大学吴晓懿博士就《新出土战国简帛与题铭形制美学探研》展开论述。他从新出土的战国简犊、帛书以及它的题铭形制展开详细阐述,认为战国时期是先秦文字研究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非常活跃,所以体现在艺术品上面也是多样化的。

接下来的发言体现了青年学者们在中国画史、美育研究领域的多维视野。其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刘娅萍博士《滕昌祐的芙蓉与鹅》主要从滕昌祐、芙蓉、鹅、芙蓉鹅图、小景图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立论认为,滕昌祐作为一个过渡期转折点的画家,他的小景图式或者说他对小景图式在北宋后世的确立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滕昌祐作为综合性的文人画家,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一个楷模。青岛科技大学的殷晓蕾博士就《由壁上观至壁上思——以南里王村“树下美人图”为中心的考察》展开论述,主要从作品图式构成之源及衍变、作品在墓葬中的布局安排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对“树下美人图”做更深层次的阐释和解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许俊博士在《论王国维“完全之人物”的美育模式之建构》发言中认为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最早提出美育并有一系列理论成果的教育实践者。在美育研究中首先提出美育的超功利性和独立性,并在《论教育学之宗旨》当中展开了他对于美育、德育、智育包括体育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探讨。强调美育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可以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三者共同作用最终实现教育的宗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穆瑞凤博士就《海外策展中国艺术价值观念探讨——以伦敦举办的两个中国艺术展览为例》展开论述,认为策展是一个关于观念的实践,体现的是策展人的价值观念。并以“中国古代绘画名品展”和“明代盛世皇朝50年”两个展览为例探讨“去欧洲中心化”和“去北京化”的海外策展观念。

艺术家、理论家个案的多维度研究标志着研究者的学术自觉和理论创新。此次论坛也有部分青年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画家、理论家个案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董少校博士的《方闻风格理论的成就与贡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孙洪伟博士的《边缘化的启蒙者——丰子恺与中国现代设计思想启蒙》、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亓文平博士的《角色与再现——任伯年写真肖像画赞助模式初探(1868—1877)》三篇文章体现了青年学者个案研究的较高水平。

2.3 第三分会场:学子研究专场

第三分会场专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优秀学子设立,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16位年轻学子的发言选题广泛,观点新颖,均展现出年轻学者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特质,给艺术学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朝气。所探究的许多学术问题均触及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显现出创新求变的学术追求和学科转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韩明博士就《浚县泥咕咕工艺的传承与蜕变》展开论述,从泥玩具现在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泥玩具的传承与蜕变,泥玩具的发展的条件跟动因,以及泥玩具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四个方面对河南省浚县杨玘屯村泥塑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从微观这个层面上去观察一种传统工艺的现代发展,具有很生动的意义。首都师范大学的路琼博士在题为《传统手工艺保护视野下壮锦现代设计转化研究》的报告中,以壮锦的现代转型创新发展为切入点,通过传统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定位和纹饰与当代物用之间的关系比对,从发掘壮锦纹饰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改进织锦的现代机器与技术以及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传承与转换发展的问题。

南京艺术学院付晓彤博士在题为《物欲的焦虑:明代“物妖”的观念解读》的报告中结合历代正史“服妖”“墨妖”等将人造之物冠以“妖”名的意图的释读,立足于明代“物妖”的书写语境,对“物妖”这样一种明代中叶以来新的生活方式的评价概念进行三点探讨:一、“物妖”是指反常、非礼的人造之物;二、“物妖”的“妖”本身它含有妖艳靡丽这样的一种外在感官的描述;三、“物妖”实际上是一种内心不安的流露。

中央美术学院孔岑蔚博士就《艺术、结构、视野、观念——现代展览设计的启蒙与嬗变(1920-1960)》展开论述。他认为,现在的人对展览设计有非常大的盲区,他们会把他们经常触及的部分以为就是展览的全部。展览设计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内容上的问题,二是形式上的问题。他总结了四个关键词:艺术、结构、视野和观念。这四个关键词分别对应了四个非常核心的人物,分别是里特斯基、吉斯乐、拜耶、科布西耶。他们四个人对应了展览设计从过去到现代再到当代这样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四个节点。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王拓博士就《“绳墨”考释——对民间传统匠作工具“墨斗”的设计文化学考察》展开论述。墨斗为什么叫绳墨?他对这个名词做了一番考察。从墨斗的演变以及名称的演变,他总结了古代造物的三大特征:立项取意、比类取意和以物正式。最后他认为,使用工具的活动,可以把它看作是民间工艺造物的原理,进而升到哲学的高度,反映出古人对传统道与器关系的一种哲理性思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娜娜博士就《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空间秩序的裂变与传承》展开论述。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人们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随着人口以及居住地的迁移而发生改变,文化同质的现象也愈发明显。因地域所孕育和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以及人们特定的文化空间受到了难以抗拒的冲击,如何平衡以及解决旧有的文化价值与重建空间秩序始终是研究的课题。她总结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空间的再造与传承对于他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其目的在于将中华文化记忆得以保护和传承。在找寻乡愁记忆的过程中应将这些富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进行汇集和重构,寻找归属感,在新的层面上,为现代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寻找到有效的途径。

3.结语

此次论坛为艺术学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成果展示平台,旨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自觉”中,呈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尤其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优秀学子们对艺术学各学科的新发展、艺术的新形态做出的新观察与新思考,既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一次学术盛会,也是山东省艺术学学科的一次盛会。论坛的召开必将推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时促进山东省艺术学学科体系的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特别说明:本文得以见诸期刊,应当感谢参会人员提供的会议论文和会场上所作的精彩演讲。由于涉及的人员较多,在此只能一并谢过。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所有与会专家和博士的论点叙述不当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士艺术
《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示
制冷博士来帮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
纸的艺术
博士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