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河谷竞风流

2019-01-10

世纪风采 2018年1期
关键词:伊犁州霍尔果斯伊犁

汉家公主纪念馆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江苏省先后接受了中央部署重点援助西藏(简称“援藏”)和新疆(简称“援疆”)等地的任务。江苏省对口支援的新疆伊犁州,土地面积有35万平方公里,下辖塔城、阿勒泰、伊犁三个地区,人口有400多万。到2002年,已先后选派三批援疆干部到伊犁州任职。

2002年7月,我作为江苏省第四批援疆干部总领队,和56名援疆干部一道来到伊犁,我任职伊犁州党委副书记。从这一批干部入疆开始,援疆工作有了一些重大变化:一是对口支援范围收缩到州直属(即原伊犁地区)十个市县,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改为由中央直属机关对口支援;二是从单纯派干部、医生援疆扩大到经济领域,资金援疆、项目援疆成为新的重要任务;三是中组部选定了伊犁州霍城县、哈密地区哈密市作为两个试点县市,分别由江苏省、广东省选派干部担任县(市)委书记等一些正职职务。这些调整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按照中央新的要求,以发展经济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援疆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题目。到新疆后,为了解伊犁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我和来自省委办公厅的刘劲松(时任州党委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的周庆祝(时任州政府副秘书长)一行,用一个多月时间开展了调查研究。

我们调研所到的10个县(市),土地总面积比江苏省全省还要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我们写出了一组调研报告,分别呈报伊犁州和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有关方面,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我们确定了工作方针,一是抓项目和资金的引进,抓实体经济;二是抓霍尔果斯口岸的全面开放;三是抓交通和旅游的发展。按照这一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发展经济 建设大美伊犁

伊犁州牧区的农牧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生存,一般牧民家中普遍饲养一群羊、几头牛、几匹马,商品化养殖的水平不高。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土豆、西红柿为主,棉花等经济作物数量不多,就连远近闻名的苹果、葡萄等产品也因销路不畅、成本较高、收入有限而趋于衰退。农牧民的人均年收入平均不到5000元。地方工业的基础薄弱,只有一些初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我们坚持了江苏农村发展“无工不富”的理念,努力牵线搭桥,引进内地和境外投资项目,先后邀请了香港、台湾、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江苏省万邦公司、苏宁公司、长城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客商到伊犁考察、洽谈,促成了7个项目落地。来自省发改委的张党良同志促成了引资1.5亿元的60万吨煤矿建设和6000万元的锰矿建设,还有南京的客商投资5000万元进行皮草加工等一批项目,涉及投资数亿元。

此外,我们还先后引进了高活性干酵母项目,在伊宁市建起了苏洋食品工业园,在奎屯市引进了天基钢铁工业项目、地毯工厂、锦程箱包等项目,在伊宁县引进了木业制品和蓝天中纤厂等较大企业。三年间,共引进投资项目300多个,协议资金26亿元,为伊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2003年12月1日,伊犁昭苏县突然发生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全体援疆干部的心,我和柯赛江州长在第一时间赶往300公里外的灾区。汽车在雪野上行驶,我在颠簸的车上用手机不停地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汇报反映地震灾情,请求给予援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立即协调救灾。当天下午,我和柯赛江州长到达灾区时,江苏省援助的300万元救灾款已经汇到,为处在严寒中的灾区人民送来了温暖。我们深入到受灾的学校和居民区,开展救灾指挥工作,调拨了一批帐篷给当晚没有住房的灾民过夜。第二天,救灾工作就井然有序地全面展开了。

伊犁是新疆的旅游热点地区,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但当时内地每年来旅游的人还不够多,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捷,从南京到伊犁要坐7小时飞机,中间还得换乘、经停两次。景点与景点之间又往往相距100-300公里,真是“坐车几个小时,下车几十分钟”,旅游成了“长途奔袭”式的颠簸之旅。为改善这一局面,我们全体援疆干部做出了很大努力。

首先是努力推动铁路建设。伊犁河谷绿洲面积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但一直没有铁路。2003年,伊犁铁路建设被提交到铁道部调查研究,时任部长傅志寰上个世纪90年代曾在南京检查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那时我们就很熟悉了。我们找到他时,他说:“伊犁铁路建成之日,就是这一区段经营亏损之时。”我反复向他汇报,我说:“您说过,铁路建设不但要算经济账,还得算政治账,尤其是这一铁路直通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之路,意义更不一般。”经过反复磋商,铁道部终于批准兴建全长28.6万多公里的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简称“精伊霍铁路”)。2004年,我陪同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参加了开工仪式。如今,精伊霍铁路已成为新疆客运的一条热线,亦完全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复兴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要做出大局面的要求,为伊犁河谷的旅游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其次是打造那拉提草原旅游精品景点。那拉提草原距伊宁市300多公里,是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大面积原生态草原,是伊犁旅游的明珠。那拉提的名字来自于成吉思汗西征,那一年,他的一支军队顶着狂风大雪翻越天山,因为天山山脉在此处南北宽100多公里,所以必须攀越三四个大坂(即巨型山体)。军士们一路上忍受严寒、疲劳、伤痛,到达那里时已是筋疲力尽。由于那里地处伊犁河谷的最东端,是天山“丫”型分岔交汇处,气候四季分明。此时正值日出时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给山间的草原带来了温暖,这支濒临绝境的军队顿时士气大振,齐声欢呼“那拉提”!意思就是太阳出来了,光明和温暖来到了。这一大片“空中草原”由此得名。

我见过内蒙呼伦贝尔、新疆巴音布鲁克等著名的草原风光,比较之下,这里的草原未经雕琢,浑然天成。两山间的“空中草原”更是一块长60-70公里,宽1-2公里的宝地,牧草种类繁多,初夏时节到处山花烂漫,真的是“风吹草低”才能见到牛羊。为了打造这一旅游精品景点,在国家民航局的支持下,那拉提机场于2005年建成,乘飞机可以直飞草原了。

短短数年间,伊犁建起了两个旅游机场(另一个是邻近喀纳斯湖的机场)和近千公里高速公路,加上精伊霍铁路的开通,为伊犁的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锡等市发起组织的“万人游伊犁”旅游活动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发展文化 巩固民族团结

自上个世纪以来,新疆的“三股势力”就没有中止过他们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罪恶活动。我到伊犁那几年,遇上了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但我们依然保持高度警惕,并在干部中开展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离不开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到伊犁后,围绕历史上内地与新疆的政治、军事关系开展了调查研究,其中西汉时期从江苏一带来到伊犁(当时属乌孙国)的两位公主——刘细君和刘解忧的经历,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中亚诸国(包括乌孙国)。张骞回到长安后,向汉武帝提出建议:派公主和亲,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共同打击匈奴。汉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于公元前105年派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远嫁乌孙国王昆莫。两年后昆莫年老去世,细君改嫁新国王岑陬,并生有一女名为“少夫”。细君公主因病去世后,汉武帝又派楚公主刘解忧和亲。刘解忧在乌孙国生活了50多年,生有三子二女。其子分别成为乌孙等国的国王,女儿则嫁给了周边国家(当时西域有36国)的国王或大将。所以,新疆地区当时有不少少数民族与汉族人通婚,从汉代起,就有当时汉朝王室刘氏家族的遗传基因。在乌孙生活了30多年以后,因匈奴又一度猖獗起来,解忧公主两次上书当时的皇帝汉昭帝和后来继位的汉宣帝,请求救援。汉宣帝派大将常惠率兵15万西进,会合乌孙国精骑5万余人,一举击溃了匈奴军队。从此以后,匈奴一蹶不振,远迁西亚、欧洲。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因此而日益兴旺起来。两位公主不仅促成了民族的融合,也推动了西汉与中亚、西亚、欧洲大陆的交流。

2005年,围绕两位公主对历史上民族融合所做的贡献,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细君、解忧公主和亲述论》、《文史遗产古为今用的创新》等三篇文章,并将我的文章和有关资料带回南京向省领导作了汇报,还带了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字的“汉公主刘细君之墓”的墓碑照。省委书记听了我的汇报,十分高兴地说:两位公主可算是江苏省最早的援疆干部了。大家一听都笑了,说:是啊,公主是吃皇粮的,谁说公主不是干部啊!省长亲自召开会议,批准追加3000万元援助资金,在伊宁市中心建了一条“江苏路”,路口修建了一座“汉家公主纪念馆”。这一个“汉”字既是“汉朝”的“汉”,又是“汉族”的“汉”,一字双关,很有意义。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两个项目以及在霍城县援建的7个项目陆续竣工,省主要领导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飞赴伊犁参加了江苏路通车仪式。矗立在路口的“汉家公主纪念馆”由江苏著名书法家、时任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题,大门上的楹联系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所撰,内容是:

北戍边烽休赤子

西通远域护乌孙

后世对和亲有贡献的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比两位公主要晚七八十年,两位汉武帝时期的公主不愧是民族融合的先行者,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我也为两位公主和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写了“像赞”:

细君公主

琵琶独抱车绝尘,

万里驰飞嫁细君。

北戍边烽休赤子,

西通远域护乌孙。

九州日月销兵气,

四海封疆乐比邻。

汉唐明主重和亲,

八百年后有文成。

解忧公主

红颜骏马自风流,

百年战乱此时休。

良种携来田亩润,

长渠水引禾黍稠。

睦邻遍抚无南北,

勘界相安弭怨仇。

万民称颂刘汉女,

公主慈容可解忧。

冯嫽

英雄岂能分卑尊,

巾帼何尝不逸群。

公主身边随侍侣,

乌孙黎庶颂夫人。

扬鞭奔抚安邦境,

持节环巡睦友邻。

化解干戈赠玉帛,

汉使一女胜千军。

冯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她随解忧公主来到乌孙,由于人才出众,嫁给了乌孙国的右大将。此后40多年中,冯嫽辅佐解忧公主做了大量外交工作,经常“持节出巡周边国家”。邻国对她言听计从,尊称为冯夫人。这三首诗现刻于公主塑像一侧,落款是“唐阿提汗”,这是我在伊犁时用过的笔名,是伊犁州州长柯赛江同志亲自为我选定的一个名字。省领导同志到纪念馆时,少数民族姑娘小伙子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公主娘家来的舅舅”。汉家公主纪念馆如今已成为伊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宣部、国家民委和新疆自治区领导机关高度重视给予资助的重点项目,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都知道——两千年前我们和汉族就是一家人,搞疆独、闹分裂是不得人心的。

正因为有了解忧、冯嫽在西域苦心经营40多年,才逐步形成了汉朝联合西域各国共抗匈奴的有利局面。历史事实表明,2100多年前,张骞、刘细君、刘解忧、冯嫽这些历史人物率先“凿通”了丝绸之路,丝路从此贸易往来,日益兴旺。细君、解忧、冯嫽被今人夸为“最早的一批援疆女干部”,的确立下了历史功勋。

俞明在昭苏地震灾区布置救灾工作

建设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是蒙语音译而来,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那里原是霍城县的一个镇,312国道从上海穿越南京,一直到霍尔果斯才是终点,全长4967公里。离口岸不远的地方名叫柯克达拉,就是现居南京北固山干休所的田歌先生和张加毅先生,在50多年前共同创作著名歌曲《草原之夜》的地方。我于2004年专程邀请田老重返当年的军营,并在那里建起了刻有《草原之夜》词、曲的一座巨碑。

历史上,霍尔果斯也曾是一个军事要塞,位于伊犁最西端的突出处,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率20多万军士沿天山北坡西进,行至赛里木湖一带,被群山所阻。他派次子察合台率队探路横穿天山山脉,为了使军马、辎重顺利越过天山,他们沿着从雪山上融化流下的溪水一侧,修桥40余座,建路60多里,直到第二年春天,20多万大军才从这条被称为“果子沟”的通道穿越而过,经过天山南坡重要关隘霍尔果斯远征亚欧大陆。成吉思汗的儿子在10公里远的阿力麻里古城建都,成立的察合台汗国,是中亚地区的一座名城。霍尔果斯附近的这一古都传承共有七世,后该都城毁于泥石流,现已几乎无存。

察合台所建的庞大国家,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霍尔果斯就成为联系这些欧亚大国的重要通道与贸易重地。

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一直是我国与前苏联的贸易口岸,前苏联在离口岸90多公里远的伊宁市还设有领事馆。前苏联解体后,霍尔果斯成为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贸易口岸。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一度人满为患,每天来往数百名哈国客商,中国制造的大小商品成了抢手货,但都是现金交易或以货易货。胡锦涛同志到这里视察后,与哈国达成重要协议,要将这里建成中哈之间的自由贸易港。

我到任第二年,州党委经研究正式发文,分工我抓霍尔果斯口岸建设。我带领援疆干部与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的有关领导专程到国家海关总署和商务部,拜访了在这两个机构任职的盛光祖和于广洲两位领导,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一个加快霍尔果斯口岸建设的计划和蓝图逐步形成。江苏、浙江的客商了解到这一发展前景,纷纷携资金前来投资建设项目。仅2003年到2005年,就有18家企业来到霍尔果斯立足,投入资金5.4亿元。经过近1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霍尔果斯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口岸。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霍尔果斯县级市建制,目前年贸易额已超过40亿美元。2005年,我通过口岸协调,使南京依维柯汽车由这里出口哈萨克斯坦200多辆整车,实现了南京出口汽车“零的突破”。

中组部的试点县——霍城县

霍城县位于伊犁州的最西端,紧邻哈萨克斯坦,全县面积5460平方公里,人口35万,是边疆特有的人口大县、民族大县、农牧业大县。全县农牧民由29个民族组成,人口最多的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经济发展也相对较为滞后,农牧业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

2002年,中组部确定了以霍城县作为试点县,由江苏省安排一位援疆干部担任县委书记。项雪龙被选拔出来,带领6名无锡市的援疆干部来到了霍城县,其中周中平担任县委副书记,袁秋中担任常务副县长,其他几位分别任计委主任、财政局长、经贸委主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重要职务。

项雪龙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工业强县的目标,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实行目标考核制、定期评比制。短短两年时间,就引来资金7亿多元。2004年,全县GDP总量17.6亿元,增长13.5%,比2002年净增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3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4.5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4.9亿元,增长14.9%。农牧民人均增收438元,在全州直属10个县市中名列前茅,得到广大农牧民的一致赞扬。

他们还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两年中争取到国债及中央预算内资金1.2亿元。江苏省投资7500万元,在霍城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江苏中学,还建有医院、110报警指挥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一批基础项目。在民生方面,解决了1998年—2000年238名教师、38名人武干部、189名原国营农牧场干部进编统发工资等遗留的老大难问题,为当地群众办了很多实事。

为了改变农业大县第一产业GDP超过二、三产业的局面,援疆干部在312国道和218国道的交汇点清水河镇办起了江苏产业园,并大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投资5300万元的懋盛棉业轧花厂、投资4600万元的中密度纤维板厂、投资1200万元的杰宇番茄酱厂、投资2000万元的食品加工厂、投资5000万元的PVC、PDR工程塑料厂等等,均在短时间内投产。清水河开发区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经济增长热点。

这7位同志在霍城县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中组部的高度肯定。项雪龙同志在这一期援疆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他和我都荣立了自治区二等功。

加强援疆干部队伍的内部管理

援疆干部自身的队伍建设、队伍管理,也是省委领导当面交代给我的一项重要任务。当时条件差,和我原本所设想的一比较,是一支四无队伍:一、没有集中住宿的地方,要分散住、单人住;二、没有自己的食堂,要吃民族餐、清真餐;三、没有自身的党组织;四、没有自己的财务开办费、会计和户头科目。

在这样的情况面前,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要求每个人完全融入到当地的国家机器之中去。有一批干部分别担任了伊犁州的州党委副秘书长、州政府副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以及人事、发改、经贸、卫生、建设、教育局的副局长和伊犁日报社的副社长,人人都要独当一面。工作任务繁重时,十天半个月见不上一面。我们就尽量安排时间,每月集中讨论几次,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要求。

刚到新疆不久,我们就在援疆干部队伍中明确提出“三学”,一学白求恩,为理想、为工作,不远万里,不辞辛劳;二学孔繁森,两次援藏到阿里,无惧高寒不怕难;三学吴登云,从江苏来到新疆行医30多年,成为远近闻名的“白衣圣人”、马背医生,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我为此专门邀请了吴登云同志来和援疆干部见面,畅谈建设边疆、扎根新疆的意义和体会,使援疆干部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霍城县江苏中学

江苏援疆干部从我国最东部的滨江临海地区,来到最西部的新疆边境山区,真的是远隔千山万水。312国道经过南京直通伊犁,在霍尔果斯口岸有一块里程碑,公里数已是“4967”。不少同志在家都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一别经年,家里的困难自然有一大堆,他们都默默地自行克服了。有位同志老父病危,我两次催他回去,都因工作忙而未成行。不料噩耗传来,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带来永远的遗憾。很多人放弃了很多机会,损失了个人利益,如换住房、股份改制等等,也都毫无怨言、心甘情愿。

所以,说到援疆干部的队伍管理,我们一是学榜样、树正气,二是建制度、抓团队,三是立项目、抓成果。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和伊犁州党委组织部的支持帮助下,这一批援疆干部工作得有声有色、成效明显,得到自治区党委的多次表扬。

通过学习三位好榜样,援疆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特别是三位榜样中有两位是医生,使我们队伍中的医生深受鼓舞。

来自南京妇幼医院的陈良玉医生,家有两个孩子,小女儿才12岁。她把女儿托给妹妹照看,来到伊犁州友谊医院妇产科,成为该科的医术骨干。她经常一天给几位病人动手术,一次远赴特克斯县给一位病人手术,摘除了体内1.6公斤重的肿瘤,使这位每天靠打杜冷丁止痛的重症患者三天后就能下床行走,逢人就说是江苏来的陈医生救了自己一条命。三年中,陈良玉完成大小手术600多台,从未发生一次医疗差错,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她还撰写了多篇医术论文,获得州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州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经她手把手的培养,为友谊医院带出了两名宫腔镜专业技术骨干,妇产科也成了医院的重点科室。

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鹏也在友谊医院建起了这里第一个糖尿病专科,成功地抢救了数十名糖尿病危重患者,完成院内外会诊150多人次,撰写了几十万字的糖尿病讲座专题讲稿,在院内外举办20多次讲座并获得好评。他主持的《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胰岛素D细胞分泌功能和糖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被确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和重点科研项目。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和州直“优秀共产党员”,成为江苏和伊犁人民友谊的使者。

来自南京的医生还有省中医院的梁建宁、冯松杰主任医师,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高岩,来自南医大二附院的崔进,来自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孙加洪等几位主任医师,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广受好评,并带动当地医院在肾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中医外科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医疗人才。

立足长远 培养人才

为了实现新疆的社会持续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有一项立足长远的工作,就是必须为当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干部和人才。为此,我们多次向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作出汇报,得到了江苏省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2005年,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在南京大学和苏州农干院为伊犁州建立了两处培训基地。江苏有五个省辖市为伊犁州的干部提供了挂职学习的机会,每年无偿为伊犁州挂职培训100多名干部。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见到实效,我和省委组织部的刘中同志(在伊犁任州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制定具体日程、落实名单、排出学习内容、搞好生活安排,使每一期培训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三年中,挂职、培训、进修的各类干部和技术人才超过1500人次,带来明显实效。在支援伊犁州的教育事业方面,江苏发挥高校多、师资多、招生多的特有优势,推进伊犁的教育事业发展。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伊犁州教育局先后选派了三批共40多名教育管理干部到江苏省教育系统挂职锻炼,选派了15名骨干教师到南通、苏州这两处新课程改革试验基地培训。伊犁州的高校先后派出40多名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到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进修,州直市县的中学、小学、幼儿园也和江苏同行建立了70多对对口支援的合作交流友好学校组合。南京的四所大学每年都选派教师和研究生到伊犁支教,三年中共有200多人次来到伊犁完成了支教任务。

在南京高校对伊犁州的定向招生方面,我和来自江苏省教育厅的蒲开达同志也做出了一些尝试。2003年、2004年,江苏省先后面向伊犁州定向招生105名,2005年再次扩招 100名。伊犁州教育系统的教学设施较为陈旧,蒲开达同志动员江苏省的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捐赠资金数百万元、电脑100多台。金陵科技职业学院与伊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为伊犁州培养职教人才。南京职业技术学院老院长翟惟昌同志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就得到了伊犁州的真诚聘请,安排他担任伊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翟院长不负众望,走马上任,一干就是两年多,得到了伊犁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我们这一批援疆干部的确做到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到一年,我们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干部就打成一片,成了一家人。我2005年回到江苏后,还收到了伊宁市寄来的大红锦旗,并再三邀请我们几位援疆干部常回去看看。

猜你喜欢

伊犁州霍尔果斯伊犁
伊犁放歌
霍尔果斯:不是没有故事的“新同学”
伊犁将军长庚
打伞的人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
丝绸之路口岸霍尔果斯设市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