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40年从破土萌芽到高质量发展
2019-01-10张义学
文 / 本刊记者 张义学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如钟宝申、刘振宇、樊延都、史贵禄、何金碧、王艺桦、孙志忠、高亮、马维平、吴英、李宗松……陆续涌现出来。
“陕西民营经济的40年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非公经济处孟尉校处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主要经历了破土萌芽、快速发展、全面提高、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
破土萌芽 异军突起
在公众的记忆中,上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街头是萧索的,除过繁华地段几家国营商店、饭馆之外,街道两边更多的是高围墙圈起来的各个机关大院。国营商店、饭店打烊时间早,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就只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寂寥落寞。改革开放初期,偶有单位依墙而搭起一间铁皮房子(或者牛毛毡房子),面街开门而成一间小店,或卖小百货,或卖吃食,或是理发店、修理铺之类的。和国营商店、饭馆相比,这些小店每天经营时间很长,早晨开门早,晚上打烊更晚,小店门前的亮光,给彼时的街头增添了更多活力。
这群人,就是最早的个体工商户,是陕西民营经济体系的第一拨“吃螃蟹”者。这群人,逐渐遍布了城市和乡村,特别是在乡村,把国营供销系统千篇一律的“代销店”变成了琳琅满目的“商店”。
已经跻身“陕西首富”的史贵禄,当年就是这拨“个体户”的一员。1982年6月,史贵禄拿着仅有的1000多元积蓄,在陕西定边县城定做了一间铁皮门面房,挂起了“小百货店”的牌子。“0.5毫米厚的铁皮房里,冬冷夏热,但我仍然坚持16个小时的营业时间,对待顾客,百问不烦,耐心热情地服务。”史贵禄回忆创业之初,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就是这样的小店,由于他重质量,讲诚信,商品流通快,六年间就赚了10万元。
民营小店“破墙”而出,民营经济“破土”萌芽。上世纪80年代,加入“个体户”行列的人员日益增多,百货生意竞争激烈,赚钱也不容易。史贵禄便尝试着做餐饮,然而这也是一个门槛低、竞争激烈的行业。“新的出路在哪里?”成了他思考的问题。史贵禄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解决了温饱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各类新兴电器。1988年,史贵禄在榆林市人民中路开了一个五金、机电、建材综合门市部,在经营中,他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在榆林市场赢得了机遇,实现了地域扩张、销售网络扩张、市场扩张、产品扩张。
“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底,是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时期。”孟尉校说,“全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破土而出,在整个80年代中迅猛发展,展现出旺盛的市场活力和生命力。至1991年底,全省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26%,企业个数和从业人数年均增加5.1万个和13.7万人,成为推动全省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先导因素之一”。
这一阶段,一些国有中小企业或集体企业因为管理混乱、销售乏力而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出现了另外一大拨人,他们不是个体户,他们是经营管理的“能人”。他们通过企业经营承包制的方式,不但使一些长期经营亏损、难以为继的企业活下来,发展起来,还鼓起了自己的“腰包”,成为另一拨先富起来的人。这拨人中,如今有很多已经成长为享誉全国的企业家。
整顿提高 稳步发展
“第二阶段,从1992年至1996年,是整顿提高、稳步发展时期。这期间,国家提出‘调整、整顿、改革、提高’八字方针,停建缓建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全省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企业个数和从业人数年均增幅也比1991年之前明显下降。”孟尉校向本刊记者介绍道,“但是,民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素质得到改善,竞争力不断提高,初步形成全省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新格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我国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很多知名大型民营企业都是这个时期起步的。工商界所谓的“九二派”,就是在这一阶段起步的企业家。参加陕西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何金碧和高亮,就是这个时间“下海”的。
1993年,何金碧以5万元资金起步,创建西安迈科工贸有限公司,开始从事有色金属铜的加工和贸易。经过20余年的专心经营,迈科集团已经成为一家融商品贸易、期货经纪、金融服务、资源投资、交易平台与现代物流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覆盖的综合型商品金融服务商。
1995年,高亮随团去美国考察项目,看到美国的繁华,感触良多。回国之后,又看到家乡农民生活艰难,苹果等农产品销路不畅,他决定从带动农民致富开始着手。1996年,高亮“下海”了,在陕西乾县成立了海升公司,引进一条十吨的浓缩果汁生产线,生产浓缩苹果汁,既帮助家乡农民解决苹果卖果难,又开辟了一条外贸出口创汇的商业之路。随后几年,海升在全国六个省份布局10余家工厂,生产的浓缩苹果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给可乐、百事、卡夫、雀巢等食品行业巨头。2012年起,海升集团确立打造中国果蔬领域高端品牌战略,致力于全产业链融合的发展模式,业务涉及果蔬育苗、现代化种植、果品仓储物流、生鲜销售、果蔬多元化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今天的海升,已经成功蜕变为一家品牌化运营的大型现代农业集团。
工人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切片工厂粘胶工段生产线上作业
调整结构 全面改制
199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两个《决定》的出台,成为陕西非公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掀起了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全面改制的浪潮。”孟尉校说,“这是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1997年至2012年,是调整结构,稳定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前十年,全省国有中小企业逐步退出,集体企业全面改制,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明显加快,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4.9%,年均新增企业1.7万个、新增就业8.3万人”。
李宗松凭着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对企业的深刻认识,紧紧抓住陕西省委、委政府出台的两个《决定》的改革机遇,对原山阳药厂实行整体买断并迅速组建了陕西必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面对设备破损率达85%,资产负债率高达600%的企业现状,李宗松千方百计多方筹集资金投入企业生产经营。他陆续投入2000万元资金,维修厂房、改造并新添设备,又先后引进了日产一步制粒机、德国生产的压片机、多功能提取罐以及糖浆生产联动线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制药设备,系统全面地对原老药厂的基础设施和制药设备进行了改良升级。仅仅在短暂的两个月内就使企业恢复了生产,当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顺利实现了企业重组后扭亏为盈的经营管理目标。2011-2012年度,必康制药一举收购江苏康宝制药、武汉五景制药、四川长青制药、宝鸡鑫中天制药、西安灵丹制药、西安交大药业集团、交大瑞鑫制药等多家国内大型药企。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是参加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陕西企业家。2006年,钟宝申辞去沈阳隆基总经理的职位,来到西安与李振国一起创业,公司名随之改为西安隆基。十多年来,从一家只有80多名员工、几十吨单晶硅产能的小企业,迅速长成拥有1.8万名员工、数万吨产能的光伏巨无霸。目前,隆基已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单晶组件生产商,去年国内组件出货量更是首度跃居第一。
这一阶段,党中央不断出台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我以为这是我国非公经济发展进入第四阶段的标志,也是陕西民营经济迎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孟尉校以商榷的口吻和本刊记者说。目前,非公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虽然学界和官方还没有明确的界点,但是“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应该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
海归专家樊延都和他的西安凤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作为首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2005年,樊延都创办了西安凤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推丝杠。丝杠是机床驱动的重要部件,被誉为“驱动之源”。我国的丝杠主要加工工艺是磨削加工,生产效率不高。凤城精密的丝杠通过镟铣加工,不仅精度达到了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且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如此“精密”的部件,广泛应用于高效节能产品中,有效提升了数控机床、航空、医疗、铁路等领域生产设备的寿命、精度和综合性能。凭着“踏踏实实搞生产,精工细作做产品”的信念,樊延都带领“凤城精密”与垄断着国内市场的国外品牌进行角逐。经过几年的打拼,这家不足300人的小企业在国内机械行业以“精密滚珠丝杠”独步天下,创造了1.5亿元的年产值。
吉利宝鸡工厂冲压车间
如果说第一代陕西民营企业是做鞋帽加工,第二代是做电器代工的话,凤城精密是第三代的出口加工企业。“相比第一代做鞋帽,第二代做电器代工的民营企业,西安华欧精密机械公司产品的利润来自产业链条的高端,附加值高是最大的特点。”樊延都说,“我们生产的五大品种、300多个型号的滚珠丝杠产品技术工艺都具有国内唯一、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凤城精密已与数十家国内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厂家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同时还为西门子信号等众多国外知名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目前,该公司已有30多人的专家级研发团队,让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让“核心技术”始终处于更新换代中。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这阶段,民营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平稳发展速度。据统计,到2017年底,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1849.22亿元,较1997年增加11502.17亿元,是1997年的34.1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26.7%提高到2017年的54.1%,提升27.4个百分点。2017年,在全省GDP增量中,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7%,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民营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