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制丝技术的变迁与传承

2019-01-09高林千幸

丝绸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交流日本

高林千幸

摘要: 文章从冈谷蚕丝博物馆的建设出发,分别介绍了日本制丝技术的发展历程、制丝技术的传承,以及与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交流,展示了日本缫丝机的变化发展,也体现了日本冈谷蚕丝博物馆与中国苏州丝绸博物馆之间关于古代复原丝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日本;制丝技术;蚕丝博物馆;缫丝机;交流

中图分类号: TS142.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10-00021-06  引用页码: 101104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kaya Silk Museum, the stud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heritance of Japanese silk-making technology, and exchanges with Suzhou Silk Museum, shows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silk reeling machine, and reflects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Okaya Silk Museum and Suzhou Silk Museum on the ancient restoration of silk culture.

Key words: Japan; silk technology; silk museum; silk reeling machine; exchange

以1859年橫滨开港为契机,生丝为日本赚取外汇、提高国力、走向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的160年中,先辈们为了提高效率,生产更多高品质生丝,不断努力,致力于制丝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追寻制丝技术研发的足迹,人们可以从先人的智慧和努力中,学习领会很多东西。

本文着重介绍支撑日本近代化的制丝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承担该项技术部分传承重任的冈谷蚕丝博物馆的构建。

1 曾经支撑日本的制丝技术发展历程

1.1 意式法式缫丝机的引进

横滨开港时所出口的生丝,是用手摇缫丝器生产的,如图1所示(冈谷蚕丝博物馆藏)。当时,生丝主要出口欧洲,占到日本全国出口总额的66%[1]。同一时期蚕丝业较发达的意大利和法国,因为蚕微粒子病蔓延,蚕丝业处于毁灭状态。因此,转向日本购买生丝,使得当时生丝处于生产出来就能卖掉,一经出口就被购买的状态。在此期间,粗制滥造的生丝横行,日本生丝信用迅速降低。

明治维新以前,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引入蚕丝技术,伴随着由意大利发起的产业革命推进了制丝机械化。在日本,以寻求从海外输入高技术的风潮为契机,重新获取因粗制滥造而失去的信用,开始引进海外的技术。在群马县的前桥,1870年6月,聘请了瑞士工程师缪拉,引进了意式缫丝方法。同年10月,在东京的筑地,创立了60人缫丝的意式制丝工厂。

1872年,日本政府聘用了法国工程师坡尔·布留那,从法国引进缫丝机,创办了政府官营的富冈制丝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率和生产高质量生丝,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谋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当时设置的缫丝机为金属制的300釜(一人用一釜进行缫丝)一组。该机其中的两釜(No.151,152),现在展示在冈谷蚕丝博物馆(图2)。

从法国引进缫丝机以来,已经历了将近150年,这种机器堪称时代的见证。无论是在富冈制丝场还是在法国,这种缫丝机已无存留,只有在冈谷蚕丝博物馆仅存着这种珍贵的缫丝机。当时,即使在制丝业繁盛的意大利和法国等,金属制缫丝机的最大引入数只有150釜,1872年,拥有300釜的富冈制丝厂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制丝工厂。2014年6月富冈制丝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2 诹访式缫丝机的研发

在富冈制丝场引进法式缫丝机3年后的1875年,冈谷的制丝科技人员,综合了意式法式缫丝法,研发了划时代的诹访式缫丝机,在冈谷创建了挡车工达100人的大型制丝工厂[2]。从此出现了真正日本制的制丝机械化工厂。

诹访式缫丝机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在全日本普及。特别是冈谷,从1880年到1920年,不断出现使用诹访式缫丝机的制丝工厂,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制丝工业地区。其生产出来的生丝几乎全部出口,在海外被称为“丝都冈谷”,享誉世界(图3、图4)。冈谷蚕丝博物馆至今还保存并展示着2绪缫到8绪缫的诹访式缫丝机。这些也是只有在冈谷还保存着的珍贵缫丝机。

由于使用了诹访式缫丝机,1897年,全日本生丝产量超过了欧洲最大的蚕丝国意大利,1909年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生丝出口国,直到1945年中国生丝产量反超日本之前,日本生丝产量一直占世界第一。

1.3 立缫丝机的研发

诹访式缫丝机的缫丝方法,就是一边煮茧,一边在高温缫丝汤中浮茧缫丝,让茧层丝胶膨润软化,离解茧丝,进行高速卷取的方法。可是,这样高速缫丝,存在容易产生生丝颣节、生丝伸度较低等缺点。

1920年以后,美国方面需要长筒丝袜用的细纤度少颣节的生丝。为此,制丝技术人员基于“为了缫制高品质的生丝,与蚕结茧吐丝相同的速度进行缫丝的话,是不是可以缫制出具有茧丝原有性能的生丝”的思路,研发出了缫丝速度为原来速度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一名挡车工看管的丝条数为原有的4~5倍达20绪的低速立缫丝机(图5),现收藏于冈谷蚕丝博物馆。

相对于诹访式缫丝机的浮缫、高温、高速、坐缫、手工接绪,立缫丝机采用沉缫、低温、低速、立缫、用旋转接绪器接绪,用与以前的缫丝方法完全不同的逆向思维,开发出了日本原创的缫丝机。用这种立缫丝机缫制的生丝,在美国作为特薄高级丝袜用丝受到称赞,出口量迅速增加。这种立缫缫丝方法由于受到国际好评,开发了多种多条缫丝机,到1960年前后,在全日本得到了普及。

1.4 自动缫丝机的开发

1940年开始进行研发能够感知生丝粗细并能控制生丝为设定粗细的纤度感知器,并在1950年,研发出了使用丹尼拉式纤度感知器的世界首创自动缫丝机。以此研发为契机,1955年,在农林省蚕丝试验场冈谷制丝试验所,为了提高纤度感知器的性能,发明了用两枚圆形玻璃板间夹一薄膜片纤度感知器(图6)[3]。用这种纤度感知器,开发出了日产式和惠南式自动缫丝机,公司也开发出独自的纤度感知器,自动缫丝机进入了实用化(图7)。

通过自动缫丝机的开发,接绪操作自动完成,人均生丝产量提高、质量改善和生产效率提高等目标得以实现。迄今为止,自动缫丝机出口到了中国、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主要的生丝生产国,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图8为战后使用的座缫机、立缫机、自动缫丝机的台数(釜数)的演变。1955年前后,随着自动缫丝机的普及,立缫丝机急剧减少。图9为根据1950年以后的数据整理得到的关于不同缫丝机的挡车工,每人每天生丝产量的变化。采用自动缫丝机之后,生丝产量逐年增加。

制丝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离不开制丝机械类硬件方面的开发进步,以及制丝工程管理的软件方面的发展。此外,由于蚕的新一代交配种的导入和蚕品种的改良提高了原料茧质量,以及蚕的饲育技术的开发,改良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在制丝领域的原料茧干燥、储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等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等,构建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制丝技术。

这样在谋求各种制丝工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原苏州大学名誉教授、信州大学名誉教授、前冈谷蚕丝博物馆名誉馆长岛崎昭典先生等人,运用概率统计理论,确立了制丝工程管理技术。由此,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不断充实,提高了生丝品质和生产效率。

2 制丝技术的传承——冈谷蚕丝博物馆的构建

冈谷的地理位置大致在日本的中部,明治初年(1868年)开始作为日本最大的生丝产地发展起来。生产的生丝出口海外,如前所述被外国称为“丝都冈谷”。冈谷蚕丝博物馆于1964年开馆,是按照不同的时代背景,展示明治初期以来与制丝工程有关机械与资料的茧丝博物馆[4]。到目前为止,前来参观的人员不仅有来自所在地区的本土人士,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游客。本馆在提供民众了解构筑日本近代化基础的制丝行业风姿和先人伟业的同时,也成为让大家能全程感受从蚕茧到丝绸的终身学习场所。  2014年8月,蚕丝博物馆整修后重新开放(图10),其昵称为“丝绸Fact冈谷”。这是因为它是一所设了制丝工厂的博物馆,其宗旨是要把制丝业的历史和技术变迁的事实广为传播。

新馆有公开展示、学习体验、调查研究、广告普及、收集保存的功能,馆内展示有前面讲过的法式缫丝机、诹访式缫丝机、立缫缫丝机、自动缫丝機(图11)。另外,在博物馆内并设了实际运转经营的缫丝公司,其中包括上州式缫丝机、诹访式缫丝机、自动缫丝机、粗纤度缫丝机、极细缫丝机等,既可以供参观者参观,也可以供参观者实际操作学习[5]。这样,本馆成为一个集常设展示与动态展示为一体的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图12)。将来还要把本馆建成一个可以体验从手工缫制生丝到织成织物,从而培养技术人员与传承制丝技术的博物馆。

冈谷蚕丝博物馆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开展养蚕的学习活动(图13)。目的是通过具有丰厚制丝业历史底蕴、构筑了日本近代化基础的冈谷市,使孩子们学习了解蚕丝业的历史。通过观察蚕宝宝,可以了解蚕的生态,还可以学习养蚕技艺、从蚕茧缫成生丝的制丝技术,以及构筑近代化的制丝业历史。只有这样,才是“丝绸Fact冈谷”的真实,即真实地反映先人们是如何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时代中集思广益、果断前行的。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今后要勇敢顽强面对社会的青年有莫大的帮助。

3 与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交流

作为丝绸故乡、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公元前3500—前3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南省青台村发现了最古老的出土丝织物“罗”的残片。另外还在公元前的殷代遗迹出土了有纹样的丝织物,表明那时已经有了不起的染织技术。在此后中国悠久的历史里面,产生了各种丝织和刺绣的技法。

1998年,在冈谷市,经冈谷蚕丝博物馆前名誉馆长岛崎昭典先生牵线搭桥,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现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与冈谷蚕丝博物馆之间,签署了学术交流协定。

依据该协定,冈谷市对正在进行古代丝织物调查研究国家项目工作的苏州丝绸博物馆给予合作的同时,在16年漫长的合作间接受共同复制研究从殷王朝(B.C.16世纪—B.C.11世纪)到清王朝(17世纪—20世纪)的古代复元丝织物,以及清王朝以后的装饰品等原品共51件。

目前为止,本馆进行了数次中国古代复元丝织物展览,在迎接学术协定签署20周年期间(2018—2019年),这51件作品先后在冈谷蚕丝博物馆公开展示(图14)。

在日本,可以说这是除冈谷以外见不到的宝物——中国古代复元丝织物。为了参观这些织物,许多参观者从全国各地专程前来。这些中国古代复原丝织物也得到了参观者们的高度评价,他们为在冈谷能够见到这样历史悠久的中国珍贵技术结晶而感动。

4 结 语

据了解丝绸的历史从中国公元前7000年开始,蚕丝技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冈谷蚕丝博物馆的使命之一,就是在越来越难以现场看到这些技术的当下,把包括养蚕、蚕种和制丝的蚕丝业的珍贵技术留传于后世。宗旨是建设一个从学习历史中思考和创造未来的博物馆。

(中文翻译 费万春)

志谢:对于给予理解和协助的中国政府、多年给予指导的苏州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钱小萍先生、苏州大学原副校长白伦先生及其相关各位,诚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岡谷蚕糸博物館紀要(1996—2009):第1号~14号[Z].岡谷:岡谷市教育委員会,1996—2009.

The Journal of Okaya Silk Museum(1996-2009): No.1~14 [Z]. Okaya: Okaya Education Committee,1996-2009.

[2]嶋崎昭典.糸の街岡谷、みやび企画[Z].2011.

AKINORI Shimazaki.Okaya. The Silks City, Miyaby [Z].2011.

[3]髙林千幸.繰糸機開発に見る先人の英知と努力[Z].日本絹の里紀要:第18号,2015.

TAKABAYASI Chiyuki. Seeing the Wisdom and Efforts of the Ancestor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eling Machine[Z].The Journal of Nippon Silk Center: No.18,2015.

[4]嶋崎昭典,清水重人.蚕糸史話序説[M].东京:日本蚕糸科学研究所,2017.

AKINORI Shimazaki, SIGETO Simiz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Silk[M]. Toukyo: Sericultur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Japan, 2017.

[5]伊藤正和.シルク岡谷製糸業の歴史(改訂版)[M].岡谷:岡谷市教育委員会,2018.

MASAKAZU Ito. Silk Okaya, History of the Silk Industry (Revised Version)[M]. Okaya: Okaya Education Committee,2018.

猜你喜欢

交流日本
如此交流,太暖!
探寻日本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