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军事音乐教育的新使命、新担当

2019-01-09吴晨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

摘要:军事音乐教育是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强军事业阔步向前,呼唤着军事音乐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战斗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勇担重任、积极作为、不辱使命,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关键词:军事音乐教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强军目标

中图分类号:J292.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08-02

一、引言

军事音乐教育是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我军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发展、壮大而不断前进,是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催化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发挥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习主席着眼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作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部署,把军事人员现代化作为国防和军队“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军队院校教育提供了根本工作指导,也为新时代军事音乐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军队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否在强军兴军征程上履行新使命、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首要的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理解把握军事音乐教育在高素質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中担负的使命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下文分别叙述。

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我们:“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红色基因,是我军特有的胜战密码,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牺牲奉献,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对于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历史,人民军队92年的强军发展史都始终伴随着嘹亮的军歌。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一声枪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从那时起,一首名为《八一起义》的歌曲便在南昌城里流传开来,这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首反映人民军队战斗历程的军旅歌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随着人民军队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在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硝烟炮火中,还是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辉征程上,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人民军队忠于党》《强军战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军旅音乐作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官兵的军心士气,叙述着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激励着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成为人民军队光辉形象的历史印记和时代标识,生动擘画了一部用军旅音乐作品讲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因此,军事音乐教育天然地就担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荣使命。

通过军事音乐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通过军旅歌曲i井好党史国史军史,使每一首歌曲与每一段历史都保持有机联系,增强歌曲的历史纵深感和感染力。

二是要突出抓好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革命歌曲传唱,使重点作品成为学员心中神圣的历史坐标。

三是要深入挖掘音乐背后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切实呵护好、传承好、捍卫好红色基因。

三、培育战斗精神的特殊阵地

军旅音乐的本质就是砥砺强军之志。根据资料记载,者山战役前线的战地俱乐部大门上,曾挂着这样一幅生动的对联:“有说有笑欢欢乐乐消除今日之疲劳,有弹有唱蹦蹦跳跳增添来日之勇猛”,横批是“军营歌声出战斗力”。以部队官兵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英雄儿女》,其插曲《英雄赞歌》流传大江南北。在电影中,王芳在哥哥王成牺牲后受领了创作歌曲来歌颂哥哥的任务。一开始,她怀着悲痛和伤心,写出来的作品被通讯员小刘说成是“软不拉塌的,鼓不起劲儿来”。政治部王主任启发她说:“你是为了让同志们和你一起流眼泪吗?'与之让王芳恍然大悟,才有了《英雄赞歌》这首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插曲。歌声传递给大家的不是感伤和悲痛,而是激扬向上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感,这也正是军旅音乐最纯粹、最深刻的本质特征。

2014年,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当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著名艺术家阎肃老师在发言时谈到:“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

军事音乐教育也应该拥有这样的“风花雪月”,必须着眼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努力继承、弘扬、创作出更多更好承载战斗精神的文艺精品,大力营造富有浓郁兵味战味火药味的军营环境,积极打造荡涤灵魂、激扬豪情的战地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励志、以文促战,激励广大学员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真正使软实力更具杀伤力、发挥硬威力。

四、涵养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专程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所谓家国情怀,就是作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拳拳之心,对故乡每一寸土、每一条河、每一颗草的兹兹之念,对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殷殷之望。

回望军旅音乐发展史,能够由衷感受到家国的情愫在心中升腾。特别是:《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那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节奏简洁明快,歌声雄浑有力,映照出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岁月。《南泥湾》中的那段“到處呀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歌声悠扬、声情并茂,描绘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火热场景,再现了官兵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的南泥湾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的那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脍炙人口、朗朗上口,传神地展示出志愿军将士慷慨激昂的战斗热情,再现了朝鲜战场L“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铁血无畏的战斗意志。《强军战歌》中的那段“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豪情满怀、激昂奋进,唱出了新时代全军官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心声,吹响了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号角。

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军人永远走在前列,军事音乐教育也应贡献一份力量。要通过一首首军旅歌曲,教育引导青年学员高擎家国情怀的精神火炬,牢记“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神圣职责,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前进、与时代齐发展,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军精武,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奋力跑好新时代自己手里的那一棒。

五、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课堂

美国西点军校被称为“将军的摇篮”,历来高度重视人文素养培育。著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是这里的优秀毕业生,在他82岁高龄时所作的西点告别演说《我的生命已近黄昏》中讲到:“当我听到这些熟悉的歌曲,我仿佛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步履蹒跚的步兵小分队,背着湿透了的军包,迈着沉重的脚步,踏过炮弹轰震的泥泞小道,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杀……这一切,都是为了它们:责任——荣誉——国家。”责任、荣誉、国家是西点军校的校训,之所以能够深深镌刻在每名学员心中,并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成功的密钥很大程度源于人文教育的成功。根据西点军校的育人理念,人的创造力、灵活多变和适应性,是一名军官处理复杂棘手问题时做出迅速有效反应的前提。而人文教育,恰恰是培养人的这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径。西点军校的人文教育类型多样,以文化艺术为例,最大的课外活动组织“学员艺术论坛”深受学员欢迎,在这里定期开设有歌曲、舞蹈、器乐等文艺活动,允许每个人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在个性的指引下实现人文素养的共性发展。

我军人才培养在这方面也有传统,历史上的高尔基戏剧学校、鲁迅艺术学院,都是弘扬先进军事文化、培养人民子弟兵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更加迫切地需要我们军事音乐教育战线的工作者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创新有为,为提高官兵人文素养发挥更大作用。

军事音乐教育在培养官兵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要把握三点:

一是要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员兴趣爱好,同时运用融媒体、“抖音”等网络平台提高学员参与度。

二是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通过直接的教育灌输,又采取间接、渗透式的教育方法,使人文教育融入管理中、融入文化中、融入环境中,实现寓教于乐。

三是要将主体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员要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良性互动,提高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4]阎肃.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4-10-16(8).

[5](美)罗德·米勒.西点军校人文建筑之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吴晨旭,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人文科学系文艺教研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