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手作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2019-01-09佟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手工艺品传承与发展

佟则

摘要: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是理论与手作技艺的结合,强调手作技艺是工艺美术专业区别于其他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工艺美术在现今的社会地位和教学方向。

关键词:工艺美术;手工艺品;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手作生产;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J5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02-02

一、引言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通常是指以精湛的技艺制成的各种与实际功用相结合,并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工艺品,工艺品审美的价值就是功能与美的统一,传统的手工工艺品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地取材而制,这些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工艺品,从艺术种类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工艺品,如经过装饰加工的陶瓷,灯具,家具,印染,织锦,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另一类是特种工艺品或陈设工艺品,是利用某种珍贵或特殊的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巧的工艺加工而制成的一种工艺品,极具欣赏审美价值,它们材料高贵稀有,工艺系数难度高。如玉器,雕漆,象牙雕刻,金银首饰等。从社会文化本质来说,手工艺是一场试图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现有生活,通过手工艺来重铸工业化背景中人的信仰、灵魂和品质而进行以手工工艺为主导的制作模式,以此来寻求自然的生存状态,并以人文主义为旨趣的文化艺术活动。

二、关于工艺美术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

优秀的工艺师都离不开严格的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制度建设,首先,从系统的专业教育开始,要让严格的系统的专业教育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心,将“工匠精神”真正的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首先明确从社会学角度看工艺美术更接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角度看工艺美术更侧重于技艺的精湛与巧夺天工的欣赏性。工艺美术在内涵上除了包含纯美术内容与样式以外,还包含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兼具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艺术形式,其次,还应明确工艺美术的手作技艺是在追求一种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和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这一观念的建立是整个艺术与手作工艺得以正当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用的工艺美术作品都是为了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而创作的,所以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产业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当代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持续挖掘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从古至今,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自动化生产高度发展的现代市场,手工工艺美术品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并在不断革新与发展过程中更显丰富多彩,工艺美术的制作技艺表面上是一种个人劳动,但实际上,一件工艺品的创作过程与流传过程是在群众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件工艺品的流传过程都是经过许多人不断地加工,充实发展,一代一代人按照时代的要求,生活环境,风俗习尚,艺术趣味等,根据自己的所爱所想与所盼,保留并继承前人留下的精华部分而不断创新,增添变异的。因此,工艺美术技艺是在长期制作的发展过程中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及运用这些规律的能力的精湛体现。

三、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手工技艺的训练意义

人们对材料的认识结构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既充满各种人文观念,情感和伦理色彩,又在科学理性意识中反复陶冶的认识过程,一个智慧健全,技艺高超的艺人认识和处理材料,从来就不可能离开这两个要点。

工艺美术专业作为一种有目的地进行实用和审美的创造活动,其特点是以熟练的专门化的技巧,对一定的物质材料,工具,制作方式的特征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如陶艺,雕刻泥塑等,一件优秀的工艺制品,从自然界获取优良的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制作,获得超于自然属性之上的新材料,是工艺美术作品创造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

工艺美术专业中的手作技艺就是具备传承性,公益性,自然性,地域性的手工艺,传统手作工艺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必须通过艺术教育来强人。而高校艺术教育除了系统的艺术理论的传授之外,对加强学生的手作训练更是亟待重视与提高的环节。

当代文化的发展对传统工艺美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其塑造一支有文化,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引領大众的文化以及大众产品的文化走向,致使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基于这种意义上的发展观,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保护应有的姿态是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发展传统。而面对现今的工艺美术行业,一般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工人,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现代工艺教育,只是简单的培训就开始操作,因此就会模仿别人的创作风格,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设计教育与工艺美术教育是不同的,现代艺术教育强调的是设计思想,而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强调的是动手技艺,巧夺天工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思想的结合。现阶段,我们每种传统手作技艺都面临着流失的危险,由于工具的改变,机械化的进程早已改变了传统的基本技艺,而这些手作技艺正是我们工艺美术遗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当我们意识到机器正悄悄的代替手工制作的时候,也正是手工技艺悄悄流逝的时候。

四、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手作工艺的训练方向

手作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工艺产品,现代工艺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是未来成品的最主要来源,当代文化的发展对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手作技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应有姿态是积极推广和发扬,或者就其形式而言,是生产性技艺方式的保护,而生产性保护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将一种技艺的内容和形式绝对化,而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产生和发展新的手工技艺,其手作技艺的灵魂存在于实际的操作中,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要格守什么?我们要在材料和技术上格守传统。发扬传统技艺的唯一性。在手作技能训练中遵循师承自然,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务实敬业、极致严谨、追求完美的一贯精神。

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一定不能使手工藝课业被纯美术所同化,要让手作工艺品提升文化含量和艺术质量、从业者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能以弱化手工艺品的特质为代价,手工艺人与美术家尤其与文人画家的修养一定还是要有所区别,不能强求一律。不同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取向才能产生不同类型的作品。手作工艺品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样式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其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其技艺有别于艺术创作,往往既可意会又可言传,既可以模仿和批量生产,也可在技术层面加以发掘和丰富,具有规模生产的潜质;同时也只有在生产和日用的层面上不断挖掘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大程度上延续其民间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力和应用价值。手作的意义就是独具匠心,在生活中发现偶然的美,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少民间手工艺已经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加上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手艺活苦累且收入难以养家糊口,不愿学习传承技艺,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让一些技艺从此失传……但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发展中国家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仍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手工艺品在向高端艺术市场发展的同时,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作为显著的文化标识,成为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手作工艺品因此也成为现代产业运作中的一种知识资产,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在现代工艺美术的教学与创作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作为工艺师必须在机械设备无法替代的工艺中下大力气,努力展示手工艺的独特性。也是工匠水平和作品艺术价值的根本保证。“匠心”将是“工艺”与创意、文化和审美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连接点,也是将作品原创性留在工艺美术产业内的最重要保证。未来的工艺美术师们应有勇气和能力与设计师们合作,开发出符合当代中国人气质和文化品位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

对于高校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来说,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践行“工匠精神”,呼唤传承“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十分迫切和必要。从观念上培养学生忠于职守,严谨、一丝不苟的专业、敬业态度,改革传承人培养模式和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结合传统师徒制、学院导师制为一体,学习和实习交替进行,实现实训室、作坊和课堂学习的一体化,让目前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到既有传统作坊、工作室式的“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也有请大师、传承人进校园,进行学院式技能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来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人工匠”培养模式。

五、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

在现今的高校教学思路上,方法手段基本上以理论为主,在教学实践上很少会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际记忆的操作,因此实践环节比较薄弱,这种教育方法只是有利于提高创作设计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而作为特种工艺人才的培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全面的,这种教学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达到了,而忽视了手工技艺的训练与实践,实际上,优秀的工艺美术品是记忆技巧和艺术审美紧密相结合的,因此必须强调实际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人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信息革命的同时,也需要为改变人类的生存状况去追求人文精神及手工艺品,使人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充分的接触自然享受到身心合一的快乐,所以工艺美术不仅具有物质的含量,更重要的还有文化和精神的含量,不仅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

手作工艺是人类最古老的最能体现聪明才智的手艺,它在人类漫长的进化成长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首次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的成长,因此尽管现代工业文明大工业生产已经替代了以传统手工艺方法生产的方式,但是传统的工艺美术并不会因此而消亡,因为人文精神的弘扬还需要靠艺术形式来补充,传统的手作工艺品,最接近人的心灵和本真心态,作品上留下的手工痕迹是思想与劳动的轨迹,这种造型手段和手工的性质会弥补感性的需求,安抚孤独的心灵,丰富单调的生活,构建一个五彩缤纷的人生。

回望历史,“工匠精神”虽未有清晰的学术定义,却深扎于我国几千年辉煌的手工艺史。从历史中梳理其精神实质,厘清“工匠精神”的立足点。其所强调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谓“匠心独运”所涵盖的审美哲学和造物伦理。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工匠精神”象征着一种精致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及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一段时期以来,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淡漠是因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中,精耕细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从而导致利益至上的认知错位,进一步促使传统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渐行渐远,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变得粗糙和媚俗。强调“工匠精神”的回归,正是要进行更广泛的文化反思,为何具有文化内涵的手作生产被边缘化?

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只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不再被邢买单”。就文化环境而言,在当代提振“工匠精神气更成为重中之重。

只有每一个手作艺人坚守住了自己的情怀,才能提振整体的民族手工艺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或许,这也是今天强调“工匠精神”的另一深层意义。

高校的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应不断地调整教学大纲,实时的加强学生手作技艺的课时分配,并对手工制作课程进行实验室制或工作坊制度,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相关专业的教师也应加强手作工艺的认识,更需要在授课中亲自实践,对学生手作训练的提升建立必要的信心。

生活本身其实有很多的丰富性、可能性,然而成功的标准、对目标的看重,导致我们都活成了扁平化思维,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数据时代,人们面对众多信息浪潮的巨大冲击,生存的压力成倍叠加,如果我们有什么事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元、懂得更多的审美、不那么对目标执着,那么,对一种慢节奏的、内守的技艺型生活方式的追寻,或许正是这股潮流中的重要支流。通过一门手工技艺的醉心投入,能让人放松、安定,内守。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手工艺品传承与发展
意大利手工艺品传承百代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手工艺品创客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