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中外工艺美术史在玉产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应用

2019-01-09王子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玉雕

王子明

摘要:中外工艺美术史是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在工艺美术或设计领域里中外工艺美术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基础素养提高的作用。但工艺美术的演化之路和中外美术史中所谈到的演化进程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从断代性的技术、材料还是在思想、认识方面都在内在逻辑上存在较强的内在联系。因此作为工艺美术或设计学特别作为玉雕专业应该在教学中融入中外美术史中的内容,以便能够为今后培养出真正有别于民间工匠的专业高层次玉雕人才。

关键词:玉雕;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00-01

一、玉产品设计教学中中国工艺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相融合

中国工艺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在观念上一脉相承,二者皆贯穿中国美术始终。但工艺美术相较于绘画、雕塑等来讲产生要相对较早。自史前时代开始实用性器物就已经产生且对于当时人类的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器、陶器和玉器等都具备了一定水平的发展,这个时代在绘画上大都与岩洞壁画相关联,同样具备很强的实用性,这在美术发展统筹性原理上具有极强的一致性。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将中国工艺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相连接,让同学具备大美术通史的强大素养,使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拥有广阔的眼界和充分的知识储备。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宋朝是工艺门类与技术的大发展时期,在宋朝重文抑武的社会风气以及宋徽宗的大力发展下,宋朝美术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像漆器出现高档品种、在陶瓷方面出现磁州窑、钧窑、汝窑等。而绘画上中国文人画在宋朝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期,究其原因在于宋代文人画与工笔画的大发展,其不但在中国美术之形态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在文艺类型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局面。特别是在玉雕领域自宋徽宗始中国玉器进入了一个盛期,但由于政局与金石学等原因使得宋玉以仿古件为主。玉雕在中国宋代之后乃至当今基本是以陈设性为主,不管是山子还是人物题材尤其是佛造像类均以观赏性占主流,尽管佛造像在某些场所还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但这并不影响其与雕塑类、画类俱有相似的市场流向,故而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灌输中国美术史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形式分析,所以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融入中国美术史的知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与中国美术史都是对中国本土审美和艺术主张的最有力的总结,但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精深度上还理应向西方学习,毕竟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中国美术进程不像西方美术进程那样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相对理想的严谨的科学性,因此外国美术史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也有重大的学习意义。

二、玉产品设计教学中外国工艺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相融台

对于中国工艺美术特别是玉雕专业,外国美术史(主要是西方)是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的。玉雕工艺虽然是工艺雕刻但隨着时代变化以及跨学科借鉴的基本发展方向,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雕塑能够有力的为玉石雕刻提供充分的营养,不论是西方传统美术还是现代美术都可以为玉雕的学习与创作创造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

外国工艺美术史尽管在内容上与中国玉雕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工艺形式上有着独到的材料和审美趣味。因而外国工艺美术史对于学生仍然有着十分必要的学习意义。外国工艺美术在唐代乃至清代都对中国工艺存在很大的影响,如唐三彩中的原料、刻毛及珐琅的制作等均为外来品种。在外国公工艺美术史课堂部分本人将其与外国美术史内容相结合,用美术史经典研究方法和审美形态作为外公工艺美术史的有力补充,特别在雕塑方面把唐纳泰罗、米开朗基罗、贝里尼、马约尔和罗丹等为同学介绍并分析其作品形式与内涵。作为玉产品设计西方雕塑尽管不是也不可能是玉雕发展的唯一方向,但玉器雕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去借鉴和应用,特别是艺术分类上既可以学习米开朗基罗式的传统雕刻也可以学习亨利·摩尔式的现代雕刻,这为当前的玉雕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西方美术相较于中国美术在玉器雕刻的认识上尽管存在某些冲突,特别是在中国人所习以为常的佛造像运用中存在一些审美偏差,但不得不承认西方美术史中所谈及的艺术主张和艺术的正确规律性把握上对于长期生长在民间和过于保守的玉石文化有着巨大的提升与国际化作用,因而关于西方美术史在外国工艺美术史以及玉雕的融合上都显示了非同凡响的意义。

三、结语

在中外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中本人不但将它们在课上进行融会贯通式的讲解,更为课下学生结课论文的创作和写作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同学们不仅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更进一步,更为其写作与创作的思路和形式的选择上拥有了清晰的思路,真正做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玉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项目编号:XJGJF201857。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玉雕
《一带一路》 张嘉伟玉雕作品
琢琢磨磨璞玉匠心—钱建良玉雕作品欣赏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传承与创新——玉雕艺术的时代属性
漫话玉雕艺人的地位
玉雕青松献祖国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