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简书法学习漫说

2019-01-09李莹波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岳麓简牍书体

书画家李莹波

李莹波,字玉湖,号崑堂,1981年出生,湖南益阳人。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本科毕业,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艺术硕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在读,现系长沙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教师。诗书画印俱擅,兼习昆曲。著有《中国篆刻百家李莹波卷》《醉墨淋漓·李莹波书画》。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的书法篆刻展览,曾获西泠印社“百年西泠”大型海选华南赛区二等奖及总决选第四名、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一等奖、西泠印社60后社员作品选拔展“青年社员优秀创作奖”。2018年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

秦代的文字实物资料流传至今的实在太少。传世的秦书经典《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等,虽经数代传摹,不知道失真多少,但是也挡不住纷至沓来的膜拜学习者。但凡初入书坛,尤其自篆隶入手者,一本影印的宋代翻刻版《峄山刻石》总是要翻烂为止。当然,我也不例外。近世以来,学界收集整理的秦代玺印文字資料也渐渐多起来,但毕竟文化载体不同,作为书写的补充材料如隔靴搔痒,聊胜于无;大量秦诏版与秦权刻铭虽书法精彩但文字内容单一,在书法的取法上也是令人望而却步。

新中国,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种天命:自成立以来,至今出土了大量先秦至魏晋的简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秦简牍。尤其是大量秦文字的横空出世,似乎一个尘封两个世纪的古老的伟大帝国即将重新唤醒。史学界、文字学界、书法界,无不把惊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一批批文化的宝库。近几十年大量秦简牍的出土,不但颠覆了人们对秦代社会的各种认识,也颠覆了人们对秦代书法以及书法史发展走向的认识。这些秦墨书,几乎极少见到传说中秦始皇“壹文字”后标准化的“篆书”。大量的简牍材料上,分明记录着的都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似篆非篆似隶非隶的新奇文字,因为实在太接近后代的“隶书”,我们把它们称作“古隶”。

习书多年,但囿于眼界,我对出土的这些秦墨书一直兴趣不大,虽然十多年前轰动全国的“里耶秦简”大发现,出土地点离我家乡不过几百里。后来老家的“兔子山简牍”的发现又一次震惊全国,其中就有一些秦简牍,这才使我对秦简牍书法的兴趣浓烈起来。直到2018年,有幸进入到岳麓书院学习,一下子接触到著名的“岳麓秦简”的实物,才彻底地震撼了我。加上学习研究的需要,我开始如饥似渴地大量临写秦简牍书法。通过一年多的临写和创作,有些心得和艰辛让我总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所以,写首小诗小结一下:

用笔能于篆隶通,谨严结构且从容。

须知小简行行字,可启新潮一代宗。

一年多来,我主要取法“岳麓秦简”,其他批次的简牍也偶尔参习。秦简用笔,总体来讲介乎篆籀与汉隶之间,圆浑朴实是其基本特点。普遍具有典型的顿笔藏锋、裹锋而行、收笔平拙的特点。尤其是起笔动作,大都有个向左顿笔然后再折锋右行的动作,这样的线条圆厚含蓄,具有原始的篆籀气息。有些风格由于趋于简易便捷,用笔呈现出高度概念化的倾向。如“岳麓简”质日的线条,逢右必铺毫、逢左必逆顶,所以横、竖、捺画等必粗壮有力,而左向的撇画等必细挺凌厉。就我临摹的体会来看,大多数秦简书法转折处用笔的方化已是非常明显的普遍现象了。这是由于古隶改省篆籀、降低书写难度的必然结果。另外,秦简牍书法中的很多字,下方的空间中往往带有一个或几个长引笔画。一方面,这是篆引笔法的遗存;另一方面,有些开始夸张的引笔,已是后来隶书波磔用笔的萌芽,有的甚至已经有了明显的“蚕头雁尾”雏形了。

秦墨书的结构基本上包含偏长与篇扁两种基本样式。对应到书体,偏长的体势可以看作是篆籀的遗存,而偏扁的体势无疑是隶书的滥觞。当然,绝无一件秦简牍书法通篇运用单一体势书写,而是杂糅其间,和谐自然。就岳麓简而言,四种结构类型比较常见。一是平实端正、字形偏长,略有篆意的类型。但又有方正与细斜的差异。如《岳麓(三)》的“癸、琐相移谋购案”“芮盗卖公列地案”,就代表了这种倾向;二是古朴厚茂、字形粗短,初带波磔的类型。如《岳麓(三)》的“魏盗杀安、宜等案”、《岳麓(二)》的“数”等,都具有这种特点;三是潇洒俊逸、字形右斜、纵笔夸张的类型。如尚未发表的《岳麓(七)》中有个书手的风格就很有代表性;四是疏朗大方、字形端稳、用笔沉实的类型。如《岳麓(一)》的“为吏”就是这样的风格,这个路数最能代表秦简书风的基本面貌。不管哪种类型,都能看得出秦简写手们从容不迫的结字能力。

简牍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往往采取单行书写的样式。窄窄的简上单行书写,章法简单,一般来说字距比较疏朗,但字的大小错落,虚实相生,使得整体充满了和谐的节奏,足见古人的审美高雅清远。

对于书法创作来说,只有充足的临写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创作的热情、积累丰富的创作技法。在我用秦简牍书风尝试的创作实践中,有两点启示也值得分享:首先就是认清秦简牍文字与古文、篆书、隶书之间的关系,尤其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孤立的、纯粹的字体。它处于文字发展的过渡时期,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书体信息,熔冶了许多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我们用秦简牍书体进行书法创作,一定要先兼通古文、小篆、隶书等其他书体,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创作过程才能更加自由自在。其次,由于秦简牍材料与其他文字材料中具有许多天然的关联性,因此,在进行其他书体创作时,都可以借鉴和吸收秦简牍书风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比如西汉早期简牍书风、东汉简牍书风、汉碑书风等,都可以加入秦简牍书风的厚朴简润;又如小篆创作中,也可以借鉴秦简牍文字中的简省、挪位等造型方法,对传统小篆的结构、用笔等方面进行合理改造。

总之,秦简牍书风,在新的时代方兴未艾,值得好好临习、创作、研究、开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当代书坛的一种“流行书风”也说不定。

猜你喜欢

岳麓简牍书体
泡泡里的童年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朱子”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甘肃建简牍博物馆:大量“深闺”珍贵文物将被唤醒
世界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以岳麓版教材《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为例
地不爱宝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论情性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