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演播室下的灯光应用
2019-01-09李艳
摘要:众所周知,画面质感和色彩基调中“光”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于虚拟演播室在布光技巧、灯光类型、實际布光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其制作画面的清晰度、色调和层次取决虚拟灯光和蓝箱灯光的合理设计于应用。
关键词:虚拟演播室;灯光;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093-01
一、引言
娱乐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观众们对各类节目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要求逐步提升,运用虚拟演播室的新技术,应该有别于实景演播室对灯光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下文探讨虚拟演播室对灯光的应用。
二、布光总体技巧
布光,就是布置灯光。虚拟演播室灯光技术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主题,通常会选择散光灯或三基色柔光灯及阻光工具,这种灯基本满足虚拟演播室对光照的要求。特性是:色温恒定而均匀、热量少、光照均匀、阴影小,光投射到主持人脸上均匀自然。
1.三点式布光法。三点式布光法,较为基础和经典的一种布光方法,源自伦伯朗的油画。三点式即是三种灯光类型:主光、辅助光和背景光。非常适合突出人物拍摄的灯光效果,例如:突出完美主持人。此种布光法简单容易布置,不出错,明暗对比强烈,适用于专题、谈话类节目。
2.大平光布光法。光线有“软、硬”之分。平光法就是大量使用“软”光。所有的灯不分方向和角度,均匀的亮度,营造出无主次,能产生丰富的中间影调缺点画面易缺乏层次感,鲜明度和清晰度不足,要避免造成节目过于平淡的感觉。
3.虚拟布光法。追求不着痕迹,不用任何灯具,纯粹使用室外自然光,例如:影视剧中模拟室外场景应用。造成一种与自然仿真,雷同的效果,也可称为仿真布光法。虚拟演播室中,让画面的光线效果接近现实生活,则用灯具和各种阻光工具来模仿自然真实的光线效果。因为摒弃了人工痕迹,又能满足虚拟演播室摄像的最低照度,用灯数量少、便于设置,这种布光方法最有应用价值和前景。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布光方法经常是一种或多种交叉使用,互相修饰,互相补充。
三、灯光类型
1.主光。主光作为整个场景中主要的光源,占据绝对主导性地位,它决定着影像画面的色调,能展现被拍摄对象的基本轮廓、位置关系到被拍摄体的高光和阴影。虚拟演播室若使用不当时,容易出现投影环境的逻辑错误,导致实际光源与虚拟光源不一致,且在蓝箱上产生的投影也会影响系统渲染引擎的图像处理,因而在虚拟演播室主光设计中要避免加主光源。
2.顺光。顺光光线方向和相机方向相同或相近,夹角范围为正负15度左右。运用顺光总体效果比较平常,缺乏明暗层次和立体感,画面质感不容易表现。虚拟演播室中一般较少运用顺光,因为蓝箱反射光作用,易造成被色键器的蓝消除,直接影响输出的前景的图像质量。
3.侧光。在虚拟演播室必须加侧光,因蓝箱反射光会导致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被消除,使制作出的图像边缘变黑。所以设置侧光才能避免主持人衣物边缘上蓝箱投射下的蓝色消除。
4.逆光。光线来自于被摄体的正后方,产生了主体生动的轮廓线条,使其与背景隔离,是典型的效果光。正面需要辅助光补充。在虚拟演播室逆光使用必须谨慎,如果不使用逆光或其光照太弱,会使主持人与电子背景结合较呆板;如果其光照较强,又会造成蓝箱地面显得过于亮白,而破坏蓝箱色调的一致性,从而影响色键器抠像效果。逆光的合理使用能很好地体现人与场景的关系,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也能表现被摄人的空间感。
5.散射光。散射光是相对直射光而言,它属于软光。一些物体的不规则反射的光线,这种拍出的影像线条和影调较柔和,不会形成阴影,被照射物体明暗对比不强烈。
6.白平衡。对摄像机的白平衡进行调整有个简单的方法,在前景主光区放置一张白纸,不要有反光的现象出现,灯光照射要均匀,聚焦后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的地方:(1)要有足够的照度;(2)寻像器没有显示“OK”时,不要移开摄像机;(3)白纸要占到画框的80%以上;(4)场景和照明变化比较大时要重新调整;(5)与被摄景物要在同一色温下进行。
四、实际布光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1.灯光宜精不宜多:(1)只有必要的灯光才能保留,因为过多的灯光使视觉导向变得杂乱无章。所以切忌随手布光,对于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坚决不予保留。(2)灯光与材质的真实效果密切相关,能实现真实效果的前提下,用贴图替代灯光的地方最好用贴图去做,投影与阴影贴图及材质贴图的用处。
2.灯光要有层次性:(1)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切不可把所有灯光一概处理;(2)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灯光,如选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3)根据需要决定灯光是否投影,以及阴影的浓度;(4)根据需要决定灯光的亮度与对比度。
3.布光时应该遵循由主题到局部、由简到繁的过程:(1)在整体灯光效果的形成之前,应该先定下主格调,再调节灯光的照明衰减等特性来模拟真实感,最后微调灯光的颜色。(2)如果是模拟自然光,首先要对自然光源有充分的认识,多做实验多调整,灯光颜色和场景材质要进行匹配设置,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简介:李艳(1974-),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动漫、影视动画、计算机图形图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