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二事与高宗朝的朝官
2019-01-09李旭杰
李旭杰
摘要:武则天在上元元年提出的建言十二事,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国家政治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其中有数条意见涉及官员团体,这固然与当时官员群体存在的问题相对应,但更重要的在于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集团的控制。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侧重点不在于此,使得建言十二事的举措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朝官素养;建言十二事;武则天
中图分类号:D691;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048-02
一、序言
武则天于上元元年十二月上表建言十二事,针对国家运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提出十二条建议,在这十二条建议中,涉及到朝官的有“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①以及上文所引《旧唐书》提及的“每岁明经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武则天提出这些建议欲规正官员作风、言语以及选拔流程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来达到加强对官员控制、提高官员整体素养和整顿风气的目的。
二、时代背景
在《资治通鉴》建言十二事之后记载有:刘晓针对官方与天下士人皆追逐文才和艺能,而忽略了对为官基本的道德的修炼,以致出现“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者”的现象,建议皇帝选官任人要以德行为先。可见,当时的选官任人风气以及官员素质确实是出现了问题。
“滕王婴、蒋王挥皆不能廉慎,大帝赐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敕曰:“滕叔、蒋兄自解经纪,不劳赐物与之”。以为「钱贯」。二王大惭。朝官莫不自励,皆以取受为赃污,有终身为累,莫敢犯者。”②说明不仅是王公贵族,在朝官群体中也存在收受贿赂的情况。“薛仁贵、郭待封至大非川,为吐蕃大将谕钦陵所袭,大败,仁贵等并坐除名。③”又考《资治通鉴》“郭待封先与薛仁贵并列,及征吐蕃,耻居其下,仁贵所言,待封多违之。……待封不用仁贵策,……待封军大败”④。在大非川战役中,郭待封因与主将薛仁贵不和,以个人好恶为中心,做出了有损国家大局和利益的举措,高级将领应有的基本素养严重缺失。诸如此类的例子好有很多,如:中书令李敬玄、将军王杲、副总管曹怀舜等曾在率军讨伐吐蕃途中,不战而逃。
许敬宗和李义府则是高级官员中为官素养不高、风气不正的代表。“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以及“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积,”⑤,因与封德彝有隙,在为封德彝立传时,夸大其恶行。曾收受大量珠宝将女儿远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冯盎之子,后被有司举报降职,去世后被溢为“缪”。李义府的不良影响比许敬宗更甚。“有洛州妇人淳于氏,坐奸系于大理,义府闻其姿色,嘱大理寺丞毕正义求为别宅妇,特为雪其罪。”⑥后此事迹暴露,毕正义畏罪自杀,侍御史王义方廷奏其罪状,反被降职处分。“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⑦李义府官至宰相,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其不良行径对朝官风气影响是极大的,其能树立朋党可见朝中此类人物的数量不在少数,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只是官位高下不同而已。
朝官体系运行到高宗朝的中期上元年间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病,但统治集团上层的关注重点并不在于此,而主要在于争夺权力与开疆拓土。
从永徽元年到上元元年,按韩异的观点⑧从永徽六年废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皇后开始,显庆年间主要是高宗与武则天合作共同对付以长孙无忌为主的顾命大臣,目的是为了回拢皇权,提高皇帝威严。在此之后武后和高宗的合作关系随着强力对手的倒台而出现裂隙,二者开始了长时间的斗争,如发生在龙朔三年的李义府罢相事件、麟德元年的上官仪事件以及高宗朝反复修改的《显庆礼》等。统治集团上层是没有精力和余力来整顿吏治和改革选官制度的,无论是高宗、武后亦或是長孙无忌,前两者是无暇顾及,对后者来说,维持原有体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关陇军功贵族集团的利益和维持自身的地位。
此外,高宗即位后,唐王朝先后平定西突厥、百济和高丽。又于显庆五年八月由苏定方讨平百济,于总章元年攻灭高丽。频繁的对外战争不仅仅是增加了唐王朝的国土面积,而且增加了对军队人数和军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战争的消耗增加了国内矛盾,需要大量贤良的父母官来缓和社会压力;另一方面选官任人在一定程度忽视道德和品行,导致官员素养不高。这些都是唐王朝所急需要调整解决的问题。
三、实施措施及具体缘由分析
“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前者涉及唐朝的勋官制度,勋官本出于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勋官是对出色将领的奖励,在唐王朝建立后,勋官制度发展到高宗朝时期已经出现问题。“永徽已后,以国初勋名与散官名同,年月既久,渐相错乱。”⑨咸亨五年就曾对勋官体系进行整顿,与散官进行类比。由于“授勋者动盈万计。……据令乃与公卿齐班,论实在于胥吏之下。盖以其猥多,又出自兵卒,所以然也。”⑩,这决定了勋官人数多,且出自兵伍地位较低的特点。对上元前已经授予职位的勋官不予追查,有利于稳定勋官群体,取得其支持,便于推行制度改革。而对此后的勋官授予官职进行考核,既能精简此类群体的数量,又能严格把控其群体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朝官整体素养。“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则有利于品阶较低但有能力的官员可以快速升迁,增加不同品阶官员间的流通性,缓解官员集团内部的矛盾,有效提高官员群体的活性。
唐朝官员俸禄虽说在历史上不算低,但在高宗朝时期官员的俸禄远远还打不到鼎盛的开元时期。由于歉收等原因,官员捧禄不满额时有发生。建言十二事直接提出增加京城官员的俸禄并付诸实践,优点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使官员不必为了生计忙于奔波,避免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捞取灰色收入,间接提高了京官的廉洁性,有利于推行高薪养廉政策;也助于增强京官为帝国服务的积极性,增加官员整体的办事效率;有利于笼络京官群体,特别是对经济方面较为困难的京官而言,这其中包括不少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和部分没落功臣贵戚的后代,增加俸禄可以使这部分官员更加忠于皇帝与国家。
唐初科举制度的教科书是《五经正义》,内容包括《诗》、《书》、《禮》、《易》、《春秋》。以此为标准的科举制度下,培养的多为治国理政的人员,其内容对个人道德素养修炼的关注较为缺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1《孝经》中不仅强调“孝”的概念,更是将孝与忠联系在一起。“孝”要求孝敬父母、长辈,但其完成的途径却被无限放大,小到爱护身体,大到建功立业以显父母祖先,光耀宗门。《孝经》通过对天子、诸侯、士大夫等不同群体的“孝”要求进行划分,不仅彰显出宗法社会的等级观念,更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将《孝经》纳入明经的范围内,以从国家层面考试的层次,表达上层统治者对人才的要求,可以树立很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入仕士人的道德素养。
四、建言十二事的实施结果
上元元年十二月,建言十二事由武后提出后,高宗下令实施。虽然高宗与武后都是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但是建言十二事的实施效果却似乎不是特别理想。以“息兵,以道德化天下”为例,唐帝国不管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是帝国利益的驱使,其对外战争并未停止。“仪凤年中……自是土番叛,匈奴反,徐敬业乱,白铁余作逆,博、豫骚动,忠、万强梁,契丹翻营府,突厥破赵、定,麻仁节、张玄遇、王孝杰等皆没百万众。三十余年,兵革不息。”12
对于唐帝国而言,虽说外族的兴衰与本国的对外外交策略息息相关,但有些情况下唐王朝在可以结束战争的时候没有选择和平解决。调露元年,吐蕃文成公主遣使和亲被高宗拒绝,此后唐王朝又陷入在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选官问题上的不合理之处也似乎未得到解决。张文成评价高宗朝和武周朝的朝官时提到“乾封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以后,每岁常至五万。人不加众,选人益繁者,盖有由矣。……皆不事学问,唯求财贿。是以选人冗冗,甚于羊群,吏部喧喧,多于蚁聚。若锉实用,百无一人。积薪化薪,所从来远矣。”13可见,发展到武周朝时期的朝官的风气和素养确实令人堪忧。武则天由于女主称制对反对派官员的打压是非常坚决、果断的,二任用酷吏来打击反对势力。即使任命的人员品行低下,但只要忠于武周就不去干涉,比如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以及薛怀义等。
武则天提出建言十二事,除了为高宗分忧解难外,也不排除有显示自己政治才干的原因。学者马东玉在《出轨的历史:真实的武则天》提到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与唐太宗的《帝范》十二章的内容是非常接近的,或者说是《帝范》与时俱进的产物。当时的高宗与武后的矛盾已经明朗化,武则天提出建言十二事的动机就很耐人寻味了。从后来的史料来看,其中的很多政策确实贯彻的不够彻底,究其原因,政策出台在根本是要为封建上层统治者个人私欲服务的。统治阶级忙于争权夺利,难以顾及政策的具体实施的,除非此政策能为他在政治斗争中增加胜利的砝码。只有在在政治斗争相对缓和时期,国家建设的其他方面才会被兼顾到。封建统治者对这些政策的运用是以保护自己利益为核心的,而不是关乎其他的什么方面,从建言十二事的实施状况就可以略窥一二。与其说是十二条建议,不如说武则天提出的是对当时环境下政治建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手段,是一件向世人展示自己治国能力的作品。
注释:
①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②12 13张鷟.朝野皆载[M].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③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⑤⑥⑦⑨⑨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韩昇.上元年间的政局与武则天逼宫[J].史林.2003.
11孝经[M].上海:中华书局,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