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总目标 坚决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2019-01-09彭清耿铎文

兵团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新疆

彭清 耿铎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新疆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受宗教极端思想长期渗透,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确保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新疆确立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新疆正面舆论鲜明有力,主流价值观和思想舆论占据有利优势,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向上向好。但也要清醒看到新疆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暴恐活动的活跃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新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因此,要聚焦总目标,综合施策,坚决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关键词]总目标;新疆;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6—0050—06

[作者簡介]彭清,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耿铎文,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中共新疆地方史。

意识形态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其谱系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论述,柏拉图认为这种“高贵谎言”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思想意识的精神武器。19世纪初,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D.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对“意识形态”作贬义的解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很流行,“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读懂这句话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背景来考察,显然他们是把以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哲学和神学诠释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它们是“从天上降到地上”,走的是一条从思想观念到客观现实的唯心主义道路。由此,马克思把这样的意识形态定性为“虚假意识”,虚假意识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歪曲和虚幻的反映,与科学世界观相对立。

但是,马克思除了在贬义上使用意识形态外,主要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与经济形态(经济基础)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或社会结构模型而创立了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给予人类的划时代贡献。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意识形态的本质,马克思的论述更加直截了当,他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指明了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控制住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实质,所以,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以对统治阶级最为有利的形式来呈现。“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取决于和来自于经济条件与阶级关系,对抗性的阶级关系必然导致虚假而颠倒的意识形态。而在非对抗的阶级关系中,由于生产关系的非对抗性,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意识形态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是人们根本的、共同利益的体现,此时,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只要那种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统治的东西的必要性消失了,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种假象当然也就会完全自行消失。”

上层建筑在根源上的被派生地位并不否定其对经济基础所具有的巨大的反作用,这就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因此,恩格斯在晚年通信中一再重申“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 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对运动着的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从来都不是消极的、简单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看不到这一点,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意识形态”是通过语言、文化学习、宗教等传播并影响人心而突出地发挥着自己对社会经济形态以及政治结构能动的反作用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价值性和引领性。

不难看出,由于当今各国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国家内部民族之间、人群之间存在的利益诉求不同,出现矛盾和纷争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和斗争回避不了,从而会产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而在多种不同体系的意识形态复杂交织中,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不仅具有维持现存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天然职能”,而且能将执政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诉求转化为民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信仰和价值准则。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都要极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此,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国家保持主权独立、政权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强调干革命要靠“两杆子”,把笔杆子提到和枪杆子同等重要的地位。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说明意识形态是政治制度之魂,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之魂,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居国家总体安全的核心位次。

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新疆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新疆暴恐案件多发频发,其中主要原因是长期以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受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人心被搞乱,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境内外狂热的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利用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一整套所谓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理论,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

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东突”势力为了达到分裂和控制新疆、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的目的,大肆传播“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宣扬暴力恐怖主义,组织策划一系列分裂活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但“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不择手段地组织策划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受国际局势变化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全球蔓延的影响,境内外“东突”势力加强勾连。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利用群众朴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大肆散布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煽动群众,实施暴力恐怖活动,使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990年4月5日发生在阿克陶县的“巴仁乡”武装暴乱事件,就是受到极端宗教思想和“圣战殉教上天堂”谬论蛊惑的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18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我们,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搞乱意识形态,使意识形态失控,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政权的一个主要手段。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我们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麻痹意识,导致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使分裂主义与敌对势力乘机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宗教极端思想曾一度向农村渗透,辍学、不看电视、不听广播,孤立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排斥其他民族人员等宗教极端思想处处可见;分裂势力长期利用问题教材等大肆向学生灌输“双泛”思想;一些人打着文学创作的幌子,一些人披着学术外衣,见缝插针,千方百计宣扬“双泛”思想、散布传播狭隘民族主义;一些领域存在“去中国化”“阿拉伯化”“泛清真化”等严重问题,刻意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泛”思想也不放过微观的社会生活领域,在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娱乐活动、生活习俗、人名地名店名等方面,宗教极端思想都在极力进行渗透,严重消解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争夺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就是将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意识形态安全与民意和人心向背紧密地结合起来加以认识的科学论断。当前,我们同新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三股势力”的斗争,实质就是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焦点和根子就在意识形态领域。

确保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新疆确立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定,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新疆,长治久安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东汉班固在《汉书·贾谊传》中说:“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能否做到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任何一国中央政府不管历史多久、国力多强,都必须经受长治久安的考验,都把长治久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治国必固边,疆稳则邦宁。边疆在一国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中始终居于核心位置。新疆作为祖国边陲,是与邻国接壤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的稳定关乎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因此,历代王朝都高度重视新疆的稳定。

其次,从现实的视角审视新疆,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9年“7·5”事件后,恐怖暴力事件多发频发,成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极大隐患。在此情况下,只有把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出更大贡献,新疆的更大发展才能建立在牢固可靠的基础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最后,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审视新疆,稳定和发展一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并非平起平坐,其中之一必居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处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两者谁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谁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则视具体的现实情况而定。同时,两者的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现实情况的发展和改变,两者的地位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过去居于矛盾主要方面的一方会发展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反之亦然。很显然,当前新疆稳定和发展在这一矛盾内部的两个方面中稳定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解决稳定问题,发展无从谈起,即使有了一时的发展,如果社会稳定不能彻底解决,发展既不能长久更不能持续。

新疆是我国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意识形态领域是新疆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所以,紧紧围绕总目标来谋划和推进新疆一切工作必须坚决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人心向背问题。“三股势力”正是看中了意识形态的这一重大功能而从未放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破坏活动,目的就是扰乱人心,与我争夺群众。人心问题不解决,人心向背问题不解决,新疆就永无宁日。因此,必须加强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对争取人心、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具有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阵地管理,批驳错误思潮,正面舆论鲜明有力,主流价值观和思想舆论占据有利优势,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向上向好。但也要清醒看到,新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力度,境内一些不法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意识形态领域仍然面临问题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就我国普遍面临的挑战而言: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一元化地位遭遇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错误思潮的冲击,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民主等一度甚嚣尘上。二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难度加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在减弱,非主流文化却备受青睐。众所周知,过去一段时间,党内存在的不良政治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侵蚀消解作用,同时,市场经济加速利益分化导致民众价值诉求多样化和碎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外部敌对势力进行文化价值观输出和跨文化渗透问题需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财大气粗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掌握着网络中的话语霸权,以网络殖民主义般的高技术手段强行向世界各地推行其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正视。正如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深刻地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金钱与暴力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达到暴力与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四是一些势力迂回绕道搞间接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把戏,如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手段否定、歪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史,丑化党的领袖和污蔑我们的英雄,提出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只有靠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以此借机推销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就新疆面临的挑战而言:一是新疆仍然面临“双泛”思想的侵蚀渗透的风险。新疆受“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想影响深、时间长、群体大,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暴恐活动的活跃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的形势没有根本改變,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如历史虚无主义者罔顾新疆在公元前60年就统一于祖国大家庭的历史事实,妄图歪曲新疆历史,为“疆独”提供所谓的历史依据和思想基础。二是新疆仍然面临境内外敌对势力的长期渗透破坏。新疆历来是西方国家染指、侵略、争夺的重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幕后支持东突势力妄图阻止中国强大,他们把涉疆问题作为重要突破方向,借民族、宗教、人权等敏感话题频繁炒作,对我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新疆仍然面临宗教极端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传播。宗教极端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利用信教群众的朴素宗教感情,蛊惑煽动“异教徒论”“圣战论”“圣战殉教上天堂”等宗教极端思想,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威胁。四是新疆仍然面临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敏感时间节点寻衅滋事,试图掀起新一轮反宣浪潮的风险。一直以来,“三股势力”都把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培中心等正常工作刻意曲解、恶意炒作成所谓的民族、宗教、人权等敏感话题,恶意制造政治谣言和传播错误的政治观点,煽动偏激情绪和极端心态,妄图酿成意识形态事件。五是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仍在隐晦散布“双泛”等错误思想,特别是在干部队伍中,有的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听不懂弦外之音,看不出言外之意,是非界限不清,导向把关不严,有的“爱惜羽毛”,对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姑息迁就,不敢亮剑、不敢斗争、麻木不仁,甚至隐瞒包庇,使得新疆的意识形态阵地仍然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理论基础,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与广泛的社会认同。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就起着理论支撑、价值导向和利益整合的作用,对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一)聚焦总目标坚决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基本思路

1.要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守离不开“文化自信”。因此,一要植根中华文化深厚沃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二要弘扬革命文化。我们党在28年民主革命的奋斗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主要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之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这些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民族、胸怀天下的精神丰碑。三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要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与其代表的阶级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有着本质的联系,意识形态安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安全。因此,要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和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3.要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决定了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一致和统一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意识形态主张。所以,必须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要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坚决贯彻党性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5.要提升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文化环境,这既是重塑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需要,又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为此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聚焦总目标坚决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具体举措

确保我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

1.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增强人们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要加强新疆“四史”研究,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竞争力。

2.要正本清源,形成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要认真宣传贯彻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阵地普查工作,重点清理各类政治谣言和政治类有害信息,清理整治非法宗教和宗教极端类信息,清理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

3.要广泛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持续推进“去极端化”工作。要对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要做好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工作,澄清一些人的模糊认识;要持续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做好信教群众的教育疏导工作;要深入乡村(社区)开展耐心细致的入户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认真开展新疆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研究,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4.要加强网络监管,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掌控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是宣传思想工作“最大的变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人往哪儿聚,哪儿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網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要积极应对挑战,坚守并拓展主流声音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5.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集体的神经末梢,其中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是重中之重,“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新疆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