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音像资料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9-01-09王琦
王琦
摘 要: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设施先进、资源丰富,为全院校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宝贵资料,音像资料就是图书馆馆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中音像资料的现收藏情况,以及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使用这些资源。笔者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中所收藏的音像资料种类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与兄弟院校沈阳音乐学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笔者通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中所收藏的音像资料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学院 音像资料 唱片
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是一座极具音乐专业特色的高校图书馆,主要突出音乐类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乐谱、音像资料、电子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形式的馆藏资源,同时馆内还设有报刊阅览室、综合图书阅览室、乐谱阅览室、外文工具书阅览室、特色馆藏室、视听室共六个阅览室。音像是声音的记录,是一个时代的反应,其资料性,实证性价值在音乐领域的各个学科研究中都是十分宝贵的且无可代替,本文将重点介绍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中音像资料的收藏统计情况。
一、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音像资料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管理员的访谈和相关消息网站收集到了现馆藏音像资料的数据,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使用这些音像资料的情况做了相关调查。
1.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音像资料收藏情况
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现馆藏音像资料1.5万余张,可使用的有1.2万余张,其中有老唱片3000余张(其中包括小软胶唱片2000余张、大软胶唱片800余张、黑胶唱片200余张)、CD光盘7000余张、VCD光盘200余张、DVD光盘2000余张。这些数据对于刚刚成立两年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来说已是非常可观,音像资料中所包含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有上百种,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还在发展中,之后不仅在资料种类内容上会更加全面,并且在数量上也会不断完善。
2.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音像资料的使用
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中的音像资料有两种使用途径:
途径一,这些音像资料已经全部数字化,只要登录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网站就可以进行收听欣赏,本数据库中所有资料,仅限于哈尔滨音乐学院师生在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用,音像资料记录的是时代的声音,更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背景,音乐是每个人发自内心表达自己情感的声音,音乐也是通过这种内心感受所被创作出来的,不掺有任何的添加剂,更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这些信息更利于学院师生学术上的研究,在课上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音像资源,在讲解某一种音乐类型的时候,搜索相关的视频音频进行播放,使学生们的理解层次不仅仅只停在文字表达上面,更能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来提高对这类型音乐的认识。
途径二,图书馆中设有视听室,视听室中有教学用的多媒体,还有唱片机,上课前,老师可以提前和馆长申请使用视听室进行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视听室里更加直观的听到从唱片机播放唱片的声音,经过数字化用多媒体放出来的声音会有所失真,黑胶唱片保真效果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可以直接听到用唱片机所播放的黑胶唱片的声音,大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更真实的体会,也会更利于我们对学术的研究。
二、哈尔滨音乐学院音像资料的研究
音像资料的载体多样,笔者对馆内所收藏音像资料载体的发展顺序进行了梳理;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同学帮忙收集到的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音像资料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音像资料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1.音像资料的发展
最开始出现的是软胶唱片,它的成本低,储存量很少,而且音质也很差,文革时期已经损毁许多。随后出现的是黑胶唱片,黑胶唱片有叫“密纹唱片”于1948年开始发行,成为重要的音乐存储介质,后因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出现的取代,使黑胶唱片越来越少。CD光盘取代黑胶唱片完全出于商业化社会的买卖规律,CD光盘所需的成本只是塑料的几分钱,运输体积小,利润惊人,且消费者的接受性与可负担性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黑胶唱片大批生产就光铜板每张就有几元的成本,还有很多没算的原材料的费用,在运输过程中不仅很沉很重而且还很占地方,若保存不当很容易赔钱,相比之下黑胶唱片在主流市场上必然会被CD光盘{1}所取代。而后取代CD光盘的是黑胶CD光盘,黑胶CD光盘是采用独家专利的技术,加上艺术感的处理,即使在普通的CD机上与能享受到黑胶唱片的音乐感觉,不仅保留了黑胶唱片的保真性还兼容了CD光盘的低噪音性。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仅仅听是满足不了的,所以出現了VCD光盘,VCD光盘是记录数码活动图像和声音的一种光碟格式,这个时候不仅可以听到音乐,还可以观看图像,但是VCD光盘的存储量十分的小,一场大型的音乐会是不能完全录进来的,从而出现了VCD光盘的接班人DVD光盘,DVD光盘单面的资料存储容量为VCD的7倍,那么一张光盘的储存量将扩大14倍,且画面也升级为高清,更方便了人们的观看。
2.与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音像资料的比较
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48年,在1999年迁入现地址,到如今已经有70年之久的历史,其中音像资料有5.4万余张,可使用的有3.6万余张。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正式建立于2016年,至今成立只有两年,其中音像资料有1.5万余张,可使用的有1.2万余张。
两大音乐学院音像资料数量统计对比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藏音像资料在数量上稍加逊色,但此数据对于仅成立了两年的图书馆来说已是非常可观,而且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还在发展中,在未来的几年里数量上会逐步增加,更加全面,并且根据音像资料的总数与可播放数量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哈尔滨音乐学院对于音像资料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好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了防止唱片老化速度快全部把它们放在阴凉的地方,为了防止其干燥裂开室内安装了加湿器,馆管理员会定期对唱片机以及唱片进行清理,延长使用寿命,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管理者对音像资料的保存上是非常用心的,很多唱片都已经绝版,如果所收藏的唱片不能够进行播放,那将对学者的研究就少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源。两大音乐学院图书馆唱片的内容所包含的种类都十分丰富,其中有戏曲、歌剧、国内外交响乐、外国歌曲、流行歌曲、中外舞曲、各地方音乐等上百种类形,但是我院音像资料的使用率却大大不如兄弟院校,这可能有两种原因所导致,第一种是馆内收藏的音像资料与学生和老师们研究无关,需求量少,一种是图书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知道图书馆里有音像资料可以使用的人并不多。
(三)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经过与兄弟院校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的比较本人针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音像资料数量相比其他图书馆真的太少了,笔者想哈尔滨音乐学院每周六都有开放的音乐会,如果把这些音乐会做成光盘唱片的形式进行整理收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我馆音像资料的数量,还可以让想看音乐会,但是因为有事错过的人弥补这个遗憾,校外的人也可以听到哈尔滨音乐学院的音乐会了,这也是对我院的历程有一个记录,想要看什么样的音乐会我们都可以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料收藏中一目了然的轻松找到。还可以把我们学校里学生或者老师的个人演奏会、演唱会等录成光盘唱片,这样不仅可以让演员自身看到自己演唱时的样子进行对自己的评判和对不足的改正,更可以让同学们之间观看学习,然后结合自身取长补短,并以让我们鞭策自己更加努力。此外,我们也可以将光盘唱片进行营销,到各个音乐商店及书店等场所去买,不定时的举行演员签名拍照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我院和演职人员的知名度,让每个不了解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人通过这种方式知道即使是刚刚成立不久的音乐学校,实力也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也增加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来源,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不仅锻炼每个学生的社交,提高销售能力,还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信。我院图书馆又这么丰富的音像资源,可是使用率并不多,还要增大图书馆音像资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与使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样不仅增强老师与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与专业需求,还可以增加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知名度。有对比才有进步,哈尔滨音乐学院会不断的与其他名校以及各大音乐学院的图书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改善。
结语
经过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的调查,我们知道了图书馆现收藏音像资料的情况以及如何使用的两种途径,通过与兄弟院校沈阳音乐学院的比较,分析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笔者认为只要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一定会成为更全面的资料数据库中心,为音乐专业相关研究人士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将会成为新时代信息文化的后起之秀。
注释:
{1}光盘:即高密度光盘(Compact Disc)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光盘是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利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由于软盘的容量小,光盘凭借大容量得以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杰.不是黑胶复兴而是黑胶变时髦了[J].文汇报,2017-12-23.
[2]孔培培,张刚.老唱片[M].中国音乐学,2018-10-15.
[3]邓冠奇.唱片、音乐、音响与发烧友[J].家庭影院技术,2018-08-01.
[4]耿丽媛.浅析传统戏曲唱片的兼容并蓄及多媒体传播[J].大众文艺,2018-02-28.
[5]谷曙光.老唱片研究的“照著讲”与“接着讲”——吴小如先生的老唱片研究与戏曲唱片文献学的构建》[J].戏曲艺术,2018-02-15.
[6]何畅.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戏曲老唱片整理兼及传统京剧《捉放曹》的版本与校勘学问题研究 [J].中国音乐学院,2012-04-01.
[7]李梅.唱片收藏“厚古薄今”[J].西部论丛,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