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2019-01-09肖贺
肖贺
摘 要 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玉米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仍然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玉米需求。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区域,应当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玉米高产栽培。基于此,分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23
在我国,除了水稻之外,玉米是拥有最大种植面积的农作物,人们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也非常高。因此,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已经成为目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目标。科学正确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玉米产量、质量的提升,能有效加快玉米生长速度、提高玉米适应性,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茁壮成长。
1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 选种问题
当前东北地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玉米种植的质量,不能显著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玉米品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玉米的优劣,是玉米高质量、高产量的前提。然而在实际的玉米选种中,玉米种植户选种方式单一,大多选用往年的旧品种进行种植。但是,种植地长期种植同一品种的玉米,会导致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所种植的玉米不能得到大量的营养,进而导致玉米产量随之降低。另外,在长期选用旧品种进行种植时,旧品种玉米对于农药的抵抗力会逐步上升,无法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保证玉米的质量,影响东北地区玉米的栽培[1]。
1.2 水土肥问题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适当的水土肥控制能够满足玉米种植的营养需求。但在东北地区实际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种植户没有对水土肥进行严格的管控,很少在种植工作开始前深耕种植地,导致玉米种植地土壤蓄水能力和活力降低,难以对土肥进行调节平衡,影响玉米对养分的摄取。另外,种植户对土壤酸碱平衡、营养元素平衡认识不足,在种植过程中会忽略对土壤酸碱和营养元素的调节,因此影响了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无法实现高产栽培目标。大部分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还在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玉米种植,玉米生长所需水量、肥料均未得到科学的论证,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量灌溉过多或过少、施肥量过多或不足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出现烂根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玉米的生长[2]。
1.3 田间管理问题
在玉米播种灌溉后,还要定期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病虫害。然而在东北地区实际的玉米种植工作中,田间管理力度过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当玉米遭受到病害虫为害时,大多数玉米种植户在未明确病害虫种类和灾害类型的情况下,就滥用化学药剂,不仅无法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会对种植地生态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长期以往,不仅会降低土地活性,不利于玉米种植,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3]。
2 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
东北地区在采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种植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种植准备工作。播种期的合理选择会对后续玉米种植栽培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种植工作开始前,种植户需要先根据玉米种植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一般玉米播种时期选择需要考虑到玉米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玉米在生长季节是否能够成熟以及种植土壤的情况,保证玉米能在合适的时间萌芽、发育。根据多年种植经验了解,玉米苗的最低萌发温度为6~7 ℃,玉米幼苗合适生长温度为10~12 ℃,种植地水量要控制在60%以下,在这些条件下种植出来的玉米质量更好、发芽率更高、出苗也更加整齐。
2.2 选择播种方式和播种量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后,种植户还需要根据玉米的收获方式确定播种方式和播种量。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方式和播种方式以机械为主,所以玉米播种主要以60 cm+40 cm的宽窄行播种和60 cm的等行距播种方式为主。玉米播种基本上使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每667 m2田地的玉米播种量為8 000~10 000粒。玉米播种量还要根据不同的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改变,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玉米产量[4]。
2.3 确定播种玉米的品种
在播种工作开始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还要科学多样地选择播种玉米的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种植而对土壤带来不利影响。玉米种植品种的选择不仅要满足东北地区相关部门的审定要求,还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气候变化以及玉米种植的要求等进行品种选择,保证所选择的玉米品种是最适合该地区种植的品种。同时,为了能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存活率,避免种植过程中出现玉米苗大小不一和三类苗的情况,种植户在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后还要对种子进行分级筛选、晾晒包衣,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5]。
2.4 确保播种质量,进行种植灌溉
玉米播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玉米的生产质量和生产产量,所以要想实现高产量的玉米种植,就要先从播种质量出发,以播种质量提升为目的进行玉米种植灌溉。在玉米种子播种前,玉米种植户可以通过对种植地的精细化深翻,尽量保持土壤的细碎度,提升土壤活力,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种床环境,确定合理的垄形标准,为后续播种工作打好基础。为了后期尽可能少地出现杂草问题,玉米种植户可以选用一定浓度的乙草胺,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并对玉米种植地实行土壤封闭,为优质高产玉米的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玉米种子播种后,要根据播种前后一段时期的天气、降水量、泥土含水量等因素对种子进行首次灌溉,后续结合种子生长实际情况进行灌溉,保证玉米种子生长水分需求得到满足。
2.5 合理确定玉米密植度
玉米种植密植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玉米产量和生长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想保证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量种植,玉米种植户还要合理确定玉米密植度。玉米密植度的确定取决于降水量和土壤土质,因此在确定播种密度时,种植户要了解近期降水量和土壤土质。当降水量较低时,可适当降低玉米种植密度,稀疏排列玉米种子,保证玉米种子可以汲取到充足的水分萌发幼苗;当降水量较高时,玉米种植密度应适当调大一些,玉米种子排列密集,防止玉米根系吸汲水分过多而出现烂根现象。此外,玉米种植密度还同种子品种、种植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才能保证玉米栽培种植的合理性[6]。
2.6 科学进行玉米施肥工作
玉米生长需要养分,所以在栽培种植过程中,还需要适当进行养料施肥工作,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玉米苗对于肥料需求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施肥工作时,玉米种植户要了解玉米苗的生长时期及养料需求,而后再根据地区种植特点和玉米种类进行肥料选择,必要时可以辅助一些基肥,并逐步进行孕穗肥、叶面肥、花粒肥和提苗肥的追施工作,始终保持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玉米幼苗健康快速生长、抽穗、结果,保证玉米苗茁壮、整齐,根系正常发育,严格管控玉米种植生长工作,大大提升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7 加强田间管理力度
加强田间工作管理力度,可以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玉米苗的出苗情况,根据出苗情况进行移苗补栽工作,在玉米首次出苗后必须进行灌溉,保证玉米有充足水分维持生长。移苗补栽的玉米苗栽种深度一定要到达25 cm,这样玉米苗根系才能良好发育,在生长前期有较好的长势。如果在3叶期后发现玉米种植地长出杂草,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玉米健康生长的基础下进行除草工作。如果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必须要注意喷剂不能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严格保证玉米的生长质量。在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植株的水量需求,给玉米植株提供充足的生长水分,有效提升东北地区玉米产量。
2.8 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种植户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病虫害带来的为害,及时觀察玉米长势,一旦发现病虫害,要立即明确病虫害的类型,并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玉米常见的病虫害高达30多类,病虫害对于玉米生长质量和产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据研究观测发现,大斑病是玉米病虫害中的高发问题,特别是在中温、高湿条件,都为大斑病为害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现大斑病为害时,种植户要根据玉米的长势及大斑病情况合理使用药品。实行轮作栽培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抗病性,降低大斑病带来的影响。
3 结语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对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来说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玉米栽培的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玉米需求量。因此,东北地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学会应用高产栽培技术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进行播种灌溉,加强玉米田间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玉米更好地生长。
参考文献:
[1] 王冰雪.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科普园地,2016(3):156.
[2] 袁红光,闫忠,姜力.浅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51.
[3] 齐明.浅谈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2017(6):57.
[4] 吴晓焕.浅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9):110.
[5] 李文涛.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7(17):221-223.
[6] 周精华,田祖庆,揭雨成,等.东北地区夏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农业,2016(10):43-4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