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2019-01-09范瑞明
范瑞明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 030032)
1 工程背景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辽西隧道位于辽宁凌源市境内,隧道起讫里程DK298+975~DK312+180,全长13 205 m,隧道岩体为单斜构造,局部褶曲发育,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属极高风险隧道。施工中共设置3个斜井,一号斜井长415 m、二号斜井长425 m、三号斜井长295 m。隧道进口至DK301+745.05位于半径为8 000 m的左偏曲线上,DK301+745.05至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 DK302+000内纵坡为 15.39‰的下坡,DK302+000~DK307+000内纵坡为 12‰的下坡,DK307+000~DK312+000内纵坡为4‰的下坡,DK312+000至出口纵坡为平坡。
隧道岩体为单斜构造,局部褶曲发育,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大;隧道最大埋深为263 m,岩性为脆性硬质安山岩、砂岩等,施工中岩爆的可能性较大。隧道进、出口浅埋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隧道长,通风、运输难度大。
2 开挖控制技术
2.1 开挖工法选择
隧道开挖工法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围岩工程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大小、埋置深度、支护条件、施工条件、机械设备能力、工期要求、工程量、施工安全及经济性等因素综合确定。采取的开挖方法原则上在确保安全条件下,应从简单到复杂,尽量减少开挖步骤。施工中必须进行监控量测和超前预报,根据量测数据和预报判定围岩条件及时调整开挖工法。现场施工应严格执行设计工法,如需调整,应履行变更程序,不得擅自更改。
2.2 控制爆破技术
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工法、循环进尺、爆破器材及环境要求等进行爆破设计,正常情况下采用光面爆破、特殊条件下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适时使用水压爆破,水压爆破具有优点有:(1)可提高光面爆破效果;(2)破渣块小,块度均匀,提高出渣效率;(3)振动速度降低,减少对周边围岩扰动;(4)改善洞内作业环境,水压爆破掌子面的雾化效果明显,缩短了通风时间;(5)提高炸药利用率,降低炸药使用量,节约成本。辽西隧道采用水压爆破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改善了作业环境,爆破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水压爆破效果
2.3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为设计支护参数的合理变更提供必要的依据,动态化施工;(2)及时了解隧道围岩存在的地质情况,对软弱岩层进行预加固,降低安全风险。
3 支护控制技术
3.1 喷射混凝土技术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为:(1)湿喷机械手和小型湿喷机相结合;(2)规范施工工艺,分片、分层喷射;(3)严控原材料,速凝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尤为重要;(4)注意细节,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表面平整度,过程中人工铲除明显凸出部位混凝土,回弹料及时清理。
3.2 锁脚技术
软弱围岩段,除按常规设置锁脚锚管外,增设加强大锁脚,大锁脚采用Φ89 mm×5 mm无缝钢管,对抑制围岩的沉降和收敛起到了明显效果。
大锁脚施工管控要点:(1)控制大锁脚角度,钻进过程中不断纠正;(2)加强锁脚与钢架的连接,采用20 mm厚钢板割孔与钢架焊接牢固;(3)确保注浆效果。
3.3 超前支护技术
辽西隧道三号斜井正洞地质条件较差,穿越断层破碎带、岩层走向与隧道小角度相交,岩性复杂,岩体破碎,岩石及结构面强度低,地下水发育,断层及影响带与岩性(组)界面组合形成蠕滑变形;洞身穿越浅埋段,覆盖层14~20 m,两侧村民房屋较多,分布多眼水井,对地层沉降和失水控制要求较高。施工中采取了多种超前预加固措施,主要有超前中管棚、超前大管棚、超前周边注浆和地表注浆。
超前支护施工管控要点:(1)根据注浆要求、加固目的、地层特点及作业空间限制,对钻孔及注浆设备进行选型配置,对注浆方案的适用性及经济性进行比选;(2)根据注浆工艺及要求,选择专业性队伍;(3)基于加固地层及地下水的不确定性,必须总结各项参数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随时动态调整注浆参数;(4)加强施工组织,严格工序管理,形成平行流水作业体系,确保各个工序衔接,保证注浆效果及质量,达到注浆目的;(5)详细做好各项施工记录,留取过程中影像资料,为后期施工作为指导;(6)制定详细应急措施,针对突发情况即刻启动应急预案,保证施工安全。
4 防排水设施施工控制技术
4.1 防水板施工控制技术
防水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基面处理检查达标;(2)热熔垫圈固定前放样;(3)防水板机械铺挂;(4)防水板超声波焊机固定。
4.2 盲管施工控制技术
盲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环向盲管采用卡、带固定,固定间距不超过50 cm;(2)环、纵向盲管接长采用直接,深入部分外缠生胶带,外包土工布并用钢丝缠绕;(3)渗水段环向盲管加密设置;(4)严控纵向盲管、维护管、导水管坡度;(5)通水试验验证排水效果。
这在世界文物考古发掘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奇观说明,地处发掘地的汉江流域古老文明,历经悠悠,一脉长流,五千年从未断绝。
4.3 止水带施工控制技术
(1)仰拱环向止水带L形钢模固定;(2)仰拱纵向止水带卡具加紧线器固定;(3)衬砌中埋式止水带L形钢模固定;(4)止水带热熔焊机连接;(5)严控止水带钢筋卡安装,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弯折,保证埋置深度;(6)根据衬砌类型定尺止水带长度,保证环纵向搭接,避免浪费;(7)仰拱开挖时接头位置预留20 cm人工开挖,做好成品保护。
4.4 径向止水注浆施工控制技术
(1)钻孔位置必须精确放样,钻孔过程中纠偏;(2)注浆顺序按由下到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跳排,全孔一次注浆;(3)注浆过程中,初始阶段压力较低,注入量增大,正常阶段压力和注入量呈小的波浪式起伏状态,但总的比较平稳,压密注满阶段注入量迅速递减而压力迅速升高,在注浆中根据设计注浆量和压力按照上述规律进行控制;(4)做好注浆效果检查,达到注浆目的;(5)注浆期间洞内要加强监测,现场配备应急抢险物资。
4.5 保温中心水沟施工控制技术
保温中心水沟施工严格执行七区段(测量修正清理验收区段、防水保温材料铺设及钢筋绑扎区段、保温槽底板及侧壁砼浇筑区段、排水管安装区段、排水管基座砼浇筑区段、弧形保温板及加强钢筋安装区段、上部砼浇筑养护区段),形成流水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优化措施:(1)双层弧形保温板定尺制作,合并为一,加强其整体性;(2)加强横向导水管与三极管的连接,三极管据实割孔安装;(3)加强排水措施,每组仰拱环向施工缝均增设一道φ50透水盲管,中心沟底部两侧各增设一道纵向φ50透水盲管,环纵向盲管三通连接,纵向盲管检查井处引出;(4)中心沟上部填充双层钢筋网片通过在侧壁上植筋固定,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
5 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5.1 衬砌施工三模
衬砌混凝土施工采用三模,即仰拱曲面钢模、仰拱端头钢模和衬砌端头钢木组合模。衬砌混凝土施工采用三模施工优点:(1)提高止水带、止水条的安装精度;(2)实现仰拱、填充的分层浇筑;(3)提高施工缝接头质量;(4)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力使用,节约成本。
5.2 钢筋加工及布设
隧道衬砌钢筋使用机械连接,作业标准化。主要做法:(1)钢筋工厂化预弯,确保弯曲质量;(2)采用Φ20三肢格栅钢架作为主骨架对衬砌钢筋进行定位;(3)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4)仰拱钢筋辅助五线上墙制度,确保外漏高度;(5)仰拱及衬砌钢筋辅助定位卡具,确保钢筋间距;(6)现场钢筋存放标准化。
5.3 衬砌开盘制度
建立衬砌开盘资料报检制度,每一组衬砌开盘前现场提供资料至工程部,审核合格后工程部负责通知拌和站开盘。衬砌混凝土开盘前需要提交的资料有:(1)初支断面检测报告;(2)初支雷达扫描报告;(3)上组衬砌净空断面检测报告;(4)上组衬砌回填注浆影像资料;(5)滑道槽安装影像资料;(6)衬砌钢筋安装影像资料。
5.4 五线上墙制度
建立五线上墙制度,使标准直观化。主要内容:(1)纵向排水管布设控制线;(2)环向排水管布设控制线;(3)仰拱边墙高钢筋高度控制线;(4)仰拱边墙低钢筋高度控制线;(5)仰拱边墙高度控制线。
5.5 拱顶回填注浆
将衬砌拱顶回填注浆纳入工序管理,通过注浆充填防水板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的空隙,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密贴后共同受力;防止拱部防水板下拉脱空出现空腔积水在冬季形成冻害。
施工管控要点:(1)注浆管和排气管使用防水板边角料进行固定,将边角料裁成15 cm长、5 cm宽的矩形条,矩形条包裹注浆管和排气管后两端与防水板焊接,纵向每60 cm设置一道;(2)注浆管和排气管直接接长,伸出二衬端头50~80 cm,注浆管紧贴上组衬砌端头,排气管错开10~20 cm距离;(3)在衬砌达到拆模条件后、拆模前及时进行回填注浆;(4)注浆材料使用硫铝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0.8~1.0;(5)注浆压力根据设计要求、注浆量综合确定,反复验证,动态调整,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6)注浆过程中加强观察,控制回填注浆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防水板破裂、排水盲管堵塞,可采用分次间歇式注浆。
5.6 衬砌背后脱空注浆
地质雷达检测发现衬砌背后有脱空时采取径向定位注浆补强,保证衬砌质量。
施工管控要点:(1)利用地质雷达准确定位,增加测线,详细测定出空洞范围,估算需填充方量;(2)通过对检测报告、初支断面和设计衬砌厚度综合比对,估算实际衬砌厚度;(3)打孔限位,位置选择要有针对性,防止对止水带、预埋槽道等造成破坏,沿线路的纵坡方向布孔,低端设置为注浆孔,高端设置排气孔(观察孔);(4)电钻限深,钻杆上设置防突橡胶卡,预留2 cm人工锤击;(5)注浆材料使用硫铝酸盐水泥,脱空小于5 cm采用1:1水泥浆液,脱空大等于5 cm采用0.8:1水泥浆液;(6)注浆压力控制在0.2~0.4 MPa,不宜过大;(7)合理确定注浆顺序,密切观察注浆流量、注浆压力及周围衬砌情况,根据水泥浆液凝结时间对注浆间隔时间进行调整;(8)注浆结束标准判断要满足注浆量达到估算量和排气孔流出浓浆,浆液终凝前再进行一次补注。
6 有待改进技术
(1)衬砌回填注浆主要有普通回填注浆和带模注浆两种施工工艺,相比回填注浆而言,带模注浆具有优点,一是注浆浆液与衬砌砼结合情况较好、二是带模注浆安全性较高、三是施工效率有所提高,可进行改进。
(2)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普遍采用台架喷水养护,施工效率低、效果不明显,可考虑使用雾炮进行喷雾养护,也可考虑采用简易封闭台架进行气雾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