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隐疾人群
—— 致老年尿失禁患者

2019-01-09

保健医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年病盆底患病率

尿失禁是困扰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是老年综合征之一,被认为是当今老年人口中最常见的失能隐疾之一,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据资料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妇女中患病率高达51%,也是绝经期妇女最大的困扰。因此,引发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使生活满意度下降。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对尿失禁下的定义是“不自主地漏尿的一种病征”。目前,临床上将尿失禁分为6种类型: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尿漏,而老年人常见的是前4种。

尿失禁对老年人的危害

生理方面:尿失禁可导致会阴局部的皮疹、压疮、尿路感染等临床问题。

心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身体上有不良气味;有焦虑、尴尬和沮丧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孤独感。

社交方面:由于感觉不舒适、尿液异味、害羞、失去信心等原因,使他们远离社交活动。

如何帮助患有尿失禁的老年人

许多老年人认为尿失禁是人正常衰老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女性羞于就医,故就诊率远远低于实际患病率。所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通过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社区和医院举办的相关专题讲座或讲课及有针对性的宣教材料等多种形式,帮助老年人掌握尿失禁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提高对尿失禁的认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1.正确的功能锻炼非常有必要。

骨盆底肌肉锻炼:指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强化控尿能力。正确的盆底肌锻炼是增强盆底肌力量的关键。具体训练方法:首先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肉上提的感觉,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收缩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10~20分钟,每天3~5次。规则和谐的盆底肌锻炼必须要持续6周以上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耻骨肌肉锻炼:指在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再继续排尿,这种重复的锻炼,有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

膀胱功能的恢复:指按规定的时间排尿,例如:白天每隔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以逐步增加膀胱的容量,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制订合理的饮食饮水计划:控制每日饮水量总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左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摄入对膀胱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控制体重,戒烟酒等。

积极治疗慢性病:积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使腹压增加的疾病,积极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3.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对患有尿失禁的老年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人的关心、理解、鼓励、陪伴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够大大增强老年病患的自信心,改善老年尿失禁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也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缓和减少老年综合征的发生。

4.护理用具的选择。

失禁护垫、纸尿裤:目前,这是最常见用于尿失禁患者的用具,使用方法简单且安全。但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定时清洗会阴和臀部,防止尿湿疹及褥疮的发生。

一次性保鲜袋:适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但烦躁不安者不适用。保鲜袋透气性较好,价格便宜,不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还便于观察尿液的性状,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高级透气性尿套接尿器:适用于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老年人年纪的增长,人体功能逐渐衰退,多数老人容易患上这样或那样的“老年病”。关爱老年尿失禁人群,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顾虑,提高他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延续老人晚年的幸福时光。

猜你喜欢

老年病盆底患病率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Joseph F. Engelberger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