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9-01-09刘颖张楠艾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脑血管血肿脑出血

刘颖 张楠 艾民

(1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中医属于中风范畴,发病率为每年6‰~8‰〔1~3〕,随着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患高血压的发病概率也越来越高,同时高血压又是一种分期的疾病,主要分为三期〔4~6〕,逐级变得严重,个别患者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病情一步恶化,导致全身小动脉硬化,进而损害心脑肾等器官,再加上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血压骤升,进而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了死亡的情况。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而现代医学认为一般的止血药物对于此种类型的脑出血没有太大作用,它的治疗要点在于缓解脑部血肿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液化吸收,活血化瘀法治疗采取中医理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各61例,实验组男29例,女32例,年龄56~80〔平均(67.12±5.88)〕岁,对照组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58~80〔平均(68.42±6.12)〕岁。将这1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一般症状 脑出血是指患者发生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流出到脑组织,一般情况为脑内出血。大部分患者是高血压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所造成的,临床上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表现:眩晕或晕厥,项部痛或者严重的后侧头痛,出现感觉障碍、鼻衄、无视乳头水肿的视网膜出血。患者突发颅内压增高:猝然神志昏迷,意识不清楚,昏迷转成昏睡。

1.2.2诊断要点 参考1982年国际卒中协会及1986年中华医学会国家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的各类脑血管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制定如下:(1)CT扫描可见颅内血肿。(2)满足下列项目1项以上的体征或者神经表现,要至少持续24 h以上:①吞咽困难;②视力视野障碍;③意识障碍;④偏身感觉障碍或者运动失调;⑤偏瘫或轻偏瘫或双侧偏瘫(尤其于脑干损伤时);⑥突然剧烈头痛或者言语障碍。(3)脑动脉畸形的无血管性占位象,脑血管造影可见不伴有脑动脉瘤。(4)确认诊断:具满足下列项目1项以上的初步确定,高度确认:完全符合以上3、4项〔7~9〕。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均需要采取如下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压,吸氧,绝对卧床,抗感染等,若神志不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进行清痰,导尿等。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例如120~250 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6~8 h一次;20 mg呋塞米注射剂,6~8 h一次,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实验组:在对照组通过利尿剂降低脑内压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其中中药包括:当归15 g,芒硝6 g,石菖蒲20 g,天竺黄20 g,生地黄15 g,水蛭15 g,川芎12 g,丹参30 g,郁金12 g,大黄15 g,红花15 g,牛膝15 g,胆南星12 g。加减:口眼歪斜加全蝎、蜈蚣,痰瘀气滞加川贝母,体温升高加栀子、石膏,神志不清加牛黄,将这些中药用水进行煎服,每天服用1剂早晚一次,患病较重患者可服用2倍剂量。两组疗程均为5 w,治疗前及治疗期间要对患者的神志、肢体、语言功能及伴随症状进行记录;治疗结束后进行复查脑部CT,观察脑内出血情况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总结。

1.4疗效评定标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的不同之处〔2〕,根据临床上治疗疗效的基本评价准则:基本治愈:临床应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生活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完全/基本消失,神志清楚,语言较流利;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神志清楚,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血压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血压不稳定。总有效率等于痊愈、显效与有效之和〔10~12〕。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7%(基本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21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基本治愈16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P=0.01)。

2.2两组脑出血血肿吸收情况比较 对照组吸收率为52.46%(全部吸收12例,部分吸收20例,未吸收29例),实验组吸收率为81.97%(全部吸收22例,部分吸收28例,未吸收1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P=0.01)。

3 讨 论

脑出血的情况分为很多种,而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其中的一种,是由于高血压的病变导致全身小动脉硬化,进而损害心脑肾等器官〔13〕,再加上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血压骤升,进而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患者会出现神志不清、语言功能障碍及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而现代医学认为一般的止血药物对于此种类型的脑出血没有太大作用,它的治疗要点在于缓解脑补血管血肿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的流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液化吸收〔14,15〕。

祖国的传统医学对脑及脑病的认识积累了多年的历史实践经验与基本理论,在临床脑科学成为生命科学前沿的今天,中医对脑病学的发扬与继承更具有历史性,同时突出时代性意义。为此,中医认为脑出血的实质在于脑血管内血液瘀滞进而形成血肿,那么治疗时的重点在于消除血管内的血肿即使血肿被吸收〔16~19〕,即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吸收血肿。活血化瘀法,属于传统医学中“八法”中的消法。该方法可以运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在临床应用包括化痰活血法,补肾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等补八法,特别是活血化瘀法的中医学里面“八法”中理论思想贯穿于全文,为后世学者的临床应用的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20,21〕,活血化瘀法始于《内经》,早出现在东汉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论》里面也有记载,简单来说就给患者用活血化瘀药起到化瘀行滞之功效,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22~24〕。药方中选取的水蛭具有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可以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脑内压,有利于恢复神经的功能,牛膝、红花、川芎、丹参、郁金这些中药称活血化瘀药,有和血行血及破血逐瘀之功能。此方法也能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从而改善脑功能,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利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明显,并且改善了患者脑功能,恢复肢体功能,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脑血管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