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
2019-01-09胡恒钊
◎胡恒钊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流动,需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自身心理等方面出现了教育的缺失与断链,本研究通过调研,实地考察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教育困境,为他们的教育衔接及健康成长贡献绵薄之力。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学校教育的断链
面对城市的新环境,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断链问题日益凸显。与城市儿童相比,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文化背景与知识基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出现了知识上的难以衔接。他们在转学更换不同学校后,有的跟不上迁往城市学校的教学进度,有的出现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不相符的现象。例如英语课程,在有些相对偏僻落后的乡村小学并没有开设英语课,直到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有些乡村的英语教师也不是科班出身,教师自己的英语发音、知识水平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一些农民工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无法跟上城市英语老师的节奏,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而有些农民工随迁子女自己有些不懂的问题,也不愿意或者不敢向老师请教,有的则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参加课堂互动。当学习效果不佳时,他们就会出现对学习的厌倦心理,产生厌学、逃学等负面情绪,最终也导致他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断链现象.
一般来说,位于城市中心的公立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都比农村学校要好。“农民工子弟学校对于经济收入偏低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类学校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师资水平偏低、设施不完善,教学质量不高,各方面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公办学校。”[1]有的农民工孩子在一些公办学校参加活动、评优、竞赛的时候还面临着歧视,甚至还遭遇独立编班的困境。如2006年武汉市、2009年宁波市公立中小学校就曾对农民工子弟进行过单独编班。“当其进入城市学校后,缺失的或劣质的前期教育使其后续教育难以衔接甚至无法进行,其结果是造成了后续教育的低效性或无效性,导致学习成绩的不良,”[2]产生了教育的中断。
(二)家庭教育的乏力
农民工家庭为了生活,常常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波,农民工子女也会常常随着其父母向城市迁徙,这也是迫于生活压力所作出的无奈的选择。本研究通过电话访谈或面谈的的方式,对90多户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民工父母不问孩子学习的占到16.37%,与孩子“几乎不沟通”的家长达到12.84%。
“家庭的变迁、亲子之间的交流、父母教育的方式、经济的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及城市的融入。”[3]经济的拮据使他们难以享受较好的教育、娱乐、社交活动等,这无疑也会影响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有的家长常年忙于生计,无暇与孩子沟通交流,工作回家后也是事务缠身,有的家长干脆就不问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甚至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把孩子养大就行,而教育学生、督促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情,因此很少有农民工家长去检查并辅导孩子功课。也有的家长仍持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认为送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和家长一块去打工挣钱。在城里长大的儿童也很难再回到其家乡继续学习和生活,即使返乡回家后的流动儿童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与断链。缺乏父母关爱的随迁子女有的会形成抱怨父母的不良情绪,会产生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体验。父母关爱缺失的农民工孩子常常缺乏安全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他们的心理承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也缺少对危险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因此他们也很容易遭受到外界的不法侵害,这些种种后果很大程度上都缘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三)社会教育的排斥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到义务教育的经费,流入地政府需要投入额外的教育与管理费用。“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约38.2万人,其中有23.7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如果所有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深圳公办学校,按照深圳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测算,则需要增加教育经费35亿元,财政需要负担29亿元。”[4]因此,流入地政府往往出现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现行户籍制度“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体系,人为地形成了就业、医疗、教育等制度性壁垒。”[5]
义务教育体制的责任衔接不当、相关人口管理制度阻碍、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这些情况均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教育支持的缺失与社会责任、群体意识的淡漠,这无疑会加深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孩子之间的隔阂与距离。当前社会教育基地和社会教育力量还显得相当乏力,社会力量的杯水车薪还不足以彻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困境。一般来说,同辈群体是获得情感慰藉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在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和认同。然而调查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朋辈同学之间也缺乏积极的、正面的互相支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比在公办学校的学校融入情况要糟糕,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一般社交技巧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存在普通话和方言交流的障碍,他们居住的附近社区环境较差,生活习惯与城市的生活格格不入,表现为对城市文化的不适应,他们在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与周围的城市孩子也存在异质,“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处于一种被隔离、被抛弃和被边缘化的状态”。[6]
(四)自身心理的危机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身份认同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难免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他们遇到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较重的学习压力下获得休闲娱乐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7]相对来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常常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自我约束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缺乏责任感、性格内向、自我封闭、自卑孤僻等问题。
由于转学与迁移,农民工随迁子女从一种农村群体环境融入到另一种新的城市陌生环境还存在较大的困境。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子女一般对城市更有归属感,而农村出身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当中只有较少人认同自己作为城市人的社会身份。如果没有很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会受到重大影响,他们由此也会产生被隔离、被抛弃、被边缘化的情绪。有的可能会逐渐把自己给封闭起来,终日郁郁寡欢,产生厌学的心态和自卑、畏惧、逃避的心理。严重的可能会持有自暴自弃的生活态度,或选择极端的行为方式走上自绝的道路,或有些会对城市与社会不满,产生对城市的消极抵触心理和对社会形成对立情绪,甚至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倾向。城市新环境的难以适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造成了他们较大的心理落差与失衡,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接受教育的弱化使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渴望寻求心灵的慰藉,但又缺乏老师及时的心理辅导以及家长的有效沟通,这种无助情绪的体验严重影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也导致了他们脆弱的心理、孤僻的性格、价值观的偏差和道德行为上的失范。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理性选择
(一)破除城乡“二元”意识,推进教育一体化
城乡“二元”对立意识阻隔了教育的公平,也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了城市教育更好、农村教育更差的“马太效应”,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义务教育的供需关系不明确等使当前城乡教育在教育质量、文化融入、升学机会、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断链问题,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和教育衔接,就必须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下,破除城乡的‘二元’教育结构,加大农村教育投入”[8],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肓经费供给不足问题。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与投资,充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平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法制化、规范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如法律法规内容中应明确规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教育费用的支付、资金的筹措和物质的保障以及教育责任的划分等问题。
政府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发挥政府政策的主导作用,消除城乡壁垒,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应立足长远,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的沟通协作,促进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并且按照各地接收学生的人数进行合理分配。还应打破户籍制度的藩篱,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正常流动与公平接受教育。破除户籍制度的壁垒可以“‘按照在本地居住年限+在当地连续受教育年限’的方法,即农民工子女只要满足了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与城市学生一样接受高中教育和在城市参加高考报名。”[2]
(二)彰显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
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存在着在借读费较多、入学程序复杂、教材难以衔接、教学环境差、家庭贫困、社会融入程度低、公立学校的藩篱、城市的排斥、义务教育后失学等方面的困境,这都可能引发他们的心理上的自卑与行为上的偏差,这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整体上说,农民工随迁子女一般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足、压力过大,有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甚至被一些素质不高的教师和同学所歧视,这也造成他们关怀的缺失与心理的脆弱。因此,亟需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命运、尊严、人格、价值等的维护和关切。”[9]城市应坚持以人为本,消除社会排斥,悦纳每个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他们提供平等教育的机会与更多切实有效的帮助,满足他们在城市的受教育权,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学校教师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以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衔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问题为宗旨,从点滴小事入手,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状况和心理动向,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提供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关怀。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的道理,教给他们一定的社交技能,通过交往活动来增强彼此的友谊,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教师应从随迁子女的成长需求出发,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抚慰、接纳、欣赏、信任、赞美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更多地关注农民工流动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爱心滋养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性格。城市应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更多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及心理发展历程,使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怀。爱心能够滋润他们的童心,城市每个人都应及时伸出温暖之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关心,让他们重拾自信与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健康阳光的心态。
(三)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推进教育融入
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还包括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的社会融入等问题。融入是共同发展、相互调适的一个过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融入是一个农民工子女与城市行动主体多向互动的过程。他们的教育融入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要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完善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信息转接服务,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的衔接,并且具体划分彼此之间的责任,流入地政府必须有针对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额外的支付教育经费的预算。政府应当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开展对农民工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让农民工家庭获得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城市公立学校在入学和升学问题上应消除城乡身份的差别,平等对待每一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让每个农民工随迁子女充分享有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家庭要塑造良好的和谐环境,传递父母的关怀之情,提供充足的相处时间,更多关注随迁子女学业的发展以及他们的道德品质状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家庭关怀关系。农民工家长对其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要主动多关心一点,多花点时间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要从情感上去感化孩子,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融入还需要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帮助、服务和支持,应鼓励现有的社会力量办学,为农民工流动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解决他们“入学难”、“社会融入难”的问题。对于返乡的农民工流动子女可以建立教师“代理家长制”,鼓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来做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教老师,来弥补农民工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还应加强媒体对农民工子女困境的宣传,发挥当今各种媒体舆论宣传的积极作用,构建全社会的关怀网络,营造人文关怀的全社会氛围。
结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不但关乎到农民工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来,而且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促进农民工子女城市教育的有效融入,努力让他们每个人都充分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农民工随迁子女才能“万类霜天竞自由”,成就一个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