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诊断与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2019-01-09◎杨萍张锋
◎杨 萍 张 锋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是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人群集聚在精致块状区域,从事特色产业,利用产业的力量激发平台和片区活力,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1]。从产业集聚视角把脉特色小镇新业态的运行,不仅可以实现产业发展资源集聚、集约和集成,而且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共享发展。
一、当前特色小镇运营的问题诊断——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产业是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特色小镇建设说到底就是小镇产业发展问题。虽然当前各地申报的特色小镇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特色不够鲜明,产业运作质态也不是很顺畅,产业支撑力也明显不足.
(一)集聚产业的影响力不够
相比美国金融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一个镇就聚集了全美1/3近500家的对冲基金,我国各地特色小镇主业不是很突出,要么集聚的企业数量偏少,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要么过度低层次集聚,“家家办厂、户户冒烟”,满足于中低端产业供给,产业内部转型升级严重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由于核心技术被边缘化,长期只会造成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消费需求外溢。
(二)主导产业内部组织松散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网络。产业链中规模以上企业、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或上市企业等拳头企业屈手可数,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弱。有的小企业在“柠檬市场效应”的作用下,索性暗自干起了压价促销、仿冒、偷工减料的把戏[2]。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难以呈现。
(三)产业间耦合度不高
比如产、城发展不同步问题,“空城”大量存在;比如制造业与旅游业不兼容问题。由于特色小镇有建成3A级以上景区的规定动作,于是一些小镇便更多的关注旅游,忽视了制造业,结果美景把人吸引来了,但钱消费完人却留不下。
(四)产业配套供给跟不上
1.要素供给滞后。现有的人才政策对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以及核心研发团队来小镇创业定居的吸引力不够;土地资源制约明显,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强拆或圈地,必然引起农民阻工和上访事件;小镇发展资金靠政府财政资金是杯水车薪,试行的PPP 融资模式对投资主体实力的要求很高,推进难度很大。
2.制度供给匮乏。以小镇考核制度为例,虽然有产业特色小镇、生态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小镇等之分,但目前国家对特色小镇的考核标准是统一的,即用一把尺子测度特色不一的小镇,不仅不能得出考核结论,而且还抹杀了小镇的特色。
3.其他配套服务还不健全。比如与产业发展配套的金融、营销、研发、社区配套等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与创新创业人才定居生活配套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娱乐等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的便利性不够,生活性价比还比较高,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追求的情怀与预期还有差距等等。
二、产业集聚维度下特色小镇新业态培育路径
特色小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巨大的能力和耐心。按照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以创新要素为核心的产业支撑系统、以目标建构为核心的政策导向系统、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精神铸魂为核心的文化引领系统。特别是产业支撑系统,如果产业不能支撑,小镇即使再漂亮,也是“空城”[3]。
(一)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立足于扩大有效供给,减少低端、重复供给,破解过剩产能和积压库存,结合小镇不同产业基础,分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高起点规划小镇产业结构。对于缺乏产业基础的小镇,不能满足于给中心城市做配套或者承接中心城区高污染、高能耗的淘汰落后产能,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吸引各类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在小镇集聚,重新植入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健康环保医疗、智能装备制造等为主业的高端特色制造业,同时支持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产业联盟、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特色产业的业态创新,以此撑起小镇特色产业的创新骨架、释放磁石引力、衍生圈层效应[4]。
2.推动传统企业优化升级。对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小镇,既不能满足于一时的获利而死守传统产业,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而全盘抛弃传统产业,需要在产业细分的基础上对传统企业进行有效整合,坚决关停并转效益差的企业,淘汰落后的低端产业,解决好过度聚集或无关联聚集外部性、拥挤成本和搭便车行为;对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引导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实施技术创新或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增加小镇企业科技含量,同时实施错位化、差异化发展,引导企业从微笑曲线价值链低端向高端靠拢,提高产业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
3.倒逼历史经典产业华丽转型。对于以玉器、丝绸、毛绒玩具、木雕、文房等传统历史经典产业为主的小镇,虽然体量不大,但由于地方根植性和空间不可转移性的特点,也属于一种稀缺资源。这些产业既不能始终停留在原生态状态,也不能把过多的城市元素引入其中,应该对他们保留一份敬畏,保持一颗 “匠心”,本着保护与发展有机融合的原则,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载体,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其产品和工艺进行市场改造,推动历史经典产业与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科技、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可以在小镇开辟或保留一些小镇书院、书场、戏台,让传统拥有展示的舞台;可以建工艺坊、大师工作室等,演示传统手工艺生产过程,加快各类能工巧匠的培育;可以对小镇一些老字号进行包装打造,创新不走样,激发其重新焕发青春。
(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内部协作共荣。
同一产业涉及原材料、设计、制造、电商、物流、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而且越是高端、顶尖的产业,上下游企业关联性越高,细化程度越强[5]。因此,要全面系统梳理全产业每一环节,对上下游衔接的大中小企业进行合理分工,实施补链与强链并重。
1.培育并放大产业内龙头企业的外溢效应。龙头企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领导者,一般研发实力较强,创新产出较高,效益最好,辐射力强,能带动产业内中小企业更好的生长。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政府需要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帮助这些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实施技改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人才、品牌外溢和共享效应。另外,还要加强行业指导,可以成立小镇集聚区内专业协会等非营利性组织,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前沿,指导行业运营,联系市场与企业,维护企业切身利益。
2.挖掘区域根植性在小镇产业集聚中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小镇产业集聚区企业一家挨着一家,彼此通过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等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建立了彼此互信机制。这种区域根植性不仅有助于产业稳定,而且无法价值估算的社会资本也保证了小镇经济活动的可靠性,有利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处,有利于隐性知识共创共享,因此,有必要继续发挥利用好好这个优势。
3.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建立联盟。环境变量对单枪匹马的中小企业影响很大。为了克服单个企业自身规模小,创新力量不足、研发风险大的弊端,有效抗衡竞争对手,中小企业必须采用联盟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稳定性。这个联盟既可以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结成纵向联盟,让自己成为大企业的稳定卫星企业,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服务或信息;也可以与规模相近的中小企业之间结成的横向联盟,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联合创新。
(三)包容共生,在最小空间资源上达到生产力最优布局
德贝里共生理论认为,不同物种按某种物质联系在一起生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体走向联合,共同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相互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5]。特色小镇的融合共生至少包括产业内部(前面已经论述)、产业间以及小镇与区域融合等三个层次.
1.特色产业与配套产业的融合。特色小镇区区几平方公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主导产业外,还应该提供产品开发、标准输出、品牌塑造、营销推广、物流快递以及交通和通信等专业化配套服务,为员工服务的包括娱乐、体育、房产、餐饮、宾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生活居住空间等也必须协调配置,真正做到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服务业为助力,各产业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另外,还要尽可能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在小镇开发工业旅游、休闲度假游、体验旅游等,努力在小镇功能的集聚与扩散之间、在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6],共同打造小镇产业联盟生态圈。
2.单个小镇与区域创新的融合。特色小镇建设,探索的不仅仅是单个城镇 “孤岛” 点上的创新,而是以此为增长极和发动机,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区域群体创新。特色小镇与周边小镇相距不远,风貌类似,产业关联,文脉相通,为此,要树立开放和包容的胸怀,跳出小镇建小镇,从区域发展的视角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把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与周边小镇规划、区域整体布局、与中心城市的无缝连接有效联系等融合起来。可以建立镇与镇之间的协商对话交流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重复配置或资源浪费的现象。以产业特色小镇为例,小镇主要聚焦主导产业,住宿、餐饮、运输等服务业供给相对不足,为配合特色小镇建设,也为带头周边小镇发展,区域规划中周边小镇就可以适当减少研发制造产业,更多地规划服务业或旅游业来映衬,形成特色小镇群,从而实现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耦合,在彼此错位中相融共生,互利共赢。当然,前提必须是区域小镇之间能做到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
(四)切实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保障小镇建设的措施跟上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虽然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但也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力量的融合互补。政府要以方向引领者、制度供给者以及环境营造者的身份定位自身职能,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
1.广泛的要素动员。特色小镇可能有行政空间边界,但要素流动和产业合作没有边界。小镇对各种高端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是敞开的。政府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形成巨型磁场,把小镇打造成创新人才圆梦小镇;为筹措小镇运作资金,按照《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文件精神,谨慎运用PPP融资模式,谨慎选择合作对象,采取多样化合作形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投资方经营收入。
2.充当制度创新的“次级行动团体”。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高于技术》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研制出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7]。为此,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首先要完善精细化社区治理制度。特色小镇区别于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就是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采取刚柔结合管理模式,增强小镇从业者的感情认同、身份认同和主人翁意识。启用新型乡贤在农村“熟人社会” 治理中的声望和感染力作用,降低乡村治理成本;应该发挥信息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造智慧社区;组织各项社会活动来增强居民之间团结合作意识,培植社区文化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其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为防止出现垄断力量的操纵,需要政府出台产业集聚区反垄断法;为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需要政府规范并监督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为保障居民公共福利、健康及安全,需要政府对电力供应、污水处理等进行监管;为保证小镇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对聚集程度与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匹配性进行监管等等。第三,建立差异化的动态考核奖惩机制。调整考核指标,突出小镇特色产业投资比重以及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数、科研(工业设计)机构引入数等高端要素集聚情况,突出长期、生态、社区、特色等考核指标。
3.营造舒适的宜创宜居环境。一是要打造优美自然环境。华盛顿大学教授们迷恋学校美景,宁可牺牲20%的收入也不“跳槽”,人们把这种以环境留住人才的现象称为“雷尼尔效应”。特色小镇也可以借鉴这个效应,不照搬大城市的高楼林立与钢筋水泥模式,“小”字当头,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质和文化元素,原汁原味地保留小镇的泥土气息和浓厚乡野风情,精致中凸显“高颜值”,使农村真正成为人们宜居向往的地方。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学习浙江特色小镇推进经验,大刀阔斧进行行政审批改革,推行定制式、一站式、智能化、自助式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营造“众创”生态环境。特色小镇是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要在小镇倡导“崇尚冒险、宽容失败、包容异端、激励众生”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加大双创奖励力度,孕育孵化出更多有生命力的创新主体扎根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