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声乐的回眸与展望
2019-01-09王士魁
王士魁
中国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特色和丰硕的多样成果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中国声乐作为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代中国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的辛勤耕耘和毕生求索,经历了从民歌传唱、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中国声乐的几个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灿烂的瑰宝,成为“中国乐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声乐正是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不可复制性,被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名单中。
本文通过对中国声乐三个发展阶段进行简要回顾,把中国声乐置于大的文化语境之中,立足于中国音乐学院当前全面进行“双一流”大学建设、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现状,明确中国声乐的“本来”和“外来”,立足当代,放眼中国声乐的“未来”,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声乐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一、中国声乐发展回眸
(一)中国声乐“不忘本来”
1.古代民歌的流传情况
追溯中国民歌的历史,在先秦时期便有所记载。例如《吕氏春秋·音初篇》中涂山氏的《侯人歌》,《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的黄帝时期的《弹歌》,周代《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搜集的各国民歌,《楚辞》中的《九歌》是取材于楚国南部的民歌。汉代军乐鼓吹曲的一部分来自民歌,相和歌、杂曲歌辞中也包含民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和歌中可见到北方的汉族民歌,南方民歌分为吴歌与西曲,少数民族的民歌对汉族民歌亦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五代、宋时期,一些民歌经过加工、填词成为曲子;元代,民歌继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小曲得到极大推动,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这些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工农革命歌曲填词选曲的曲调来源,是延安时期民歌改编作品的创作基础。
2.近代无产阶级音乐文化建设和延安时期秧歌剧、新歌剧的创作和民歌传唱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现了“工农歌咏活动”,歌曲大都选用现成曲调填词,有的来源于学堂乐歌,有的来源于中国传统民歌或外国歌曲。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在音乐方面最主要的形式是民歌和工农红军歌曲。这些音乐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宣传作用,拉开了“新音乐运动”和20世纪40年代延安音乐文化建设的序幕。
田汉、安娥等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了“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左翼音乐工作者于1935年成立了“业余合唱团”“左联”等八个左翼文化组织,于1936年初宣告自动解散后提出了“国防文学”和“新音乐运动”的口号。①群众性的抗日歌咏活动热烈开展,产生了大量的民歌改编曲,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也使音乐家明确音乐创作要结合现实的战斗需要,扎根人民群众。②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民族风格的群众歌曲、抒情歌曲及大型声乐体裁作品。
除此之外,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产生了新歌剧。由马可、张鲁等作曲,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创作完成,同年4月首演,该剧深刻影响着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其中的诸多唱段早已成为中国声乐的经典曲目。随后,又创作了《刘胡兰》《赤叶河》等新歌剧,以及《南泥湾》《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等歌曲,均对中国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形成了以郭兰英、王昆为代表的中国声乐的第一个阶段——民歌传唱阶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民族声乐学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力发展专业音乐教育,民歌从延安时期的传唱,进入高等音乐教育中。1956年,沈阳音乐学院(原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开设了民间演唱班;1957年,全国声乐教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建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开设民族声乐专业。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音乐学院成立,随后设立声乐系和歌剧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声乐的发展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中国音乐学院以金铁霖、王秉锐、邹文琴、罗良琏、沈时松等声乐教育家为引领的教师团队,以“继承传统,借鉴外来,古为今用,洋为我用”为指导思想,提出“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实施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一线,为国家培养出众多杰出的声乐人才,使其得到空前发展。与此同时,各大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音乐系的声乐演唱专业在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艺术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作品,形式多样的声乐比赛逐渐增多,选拔出了诸多优秀声乐人才,形成了中国声乐的第二个阶段——民族声乐阶段。
(二)中国声乐“吸收外来”
追溯中国与西方音乐最早交流的历史,是唐代的“景教”圣咏演唱,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代万历年间向朝廷进贡“西琴”,清代也有零星的交流……这些交流并没有对中国音乐产生重大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匪石于1903年在《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中高呼“西乐哉,西乐哉”!③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新乐”,指出“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社会之羞也”④曾志忞在《音乐教育论》文中说:“吾国将来的音乐,岂不欲与欧美齐驱。吾国将来的音乐家,岂不愿与欧美竞技。然欲达目的,则今日下手,宜慎宜坚也。”⑤
学堂乐歌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新纪元,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理论知识、演唱演奏形式、记谱读谱方法,各类乐器被引入中国,对中国音乐文化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音乐家开始创作艺术歌曲、儿童歌舞剧、电影歌曲等,他们借鉴、学习西方的创作手法,探索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语言。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黎锦晖等作曲家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问》《玫瑰三愿》《小小画家》等作品,黄自在其《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一文中提出“民族文化的新音乐”⑥。20世纪30年代,《中西歌咏术的比较》《我国声乐教育之前途》等探索近现代声乐演唱、教学和创作的文章相继问世。
在普通音乐教育开展的同时,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应运而生。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后改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创立,后改建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该校从教学体制、教学管理到教学形式都学习、借鉴了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这里培养的我国早期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如周小燕、应尚能、周淑安、张权、喻宜萱等,后来均活跃在声乐舞台和教学工作中。
(三)中国声乐“面向未来”
在经历了民歌传唱、民族声乐的发展阶段后,在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梳理总结、全面继承老一辈声乐教育家的教学瑰宝,让中国声乐面向世界,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成为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之后重要的声乐艺术学派,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二、中国声乐的展望与思考
(一)建设中国声乐的路径
怎样建设中国声乐?这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一方面,要肯定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要客观、理性分析当前声乐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声乐的发展是包含众多内容的,是长期的、庞大的、多维度的,需要整合有序、目标清晰、逻辑严密、步步进行,需要未来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面发展。
1.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看,未来要以中国声乐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艺术实践、理论依据为基础,制订科学、可行、前瞻性的学科发展规划,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造就一流师资、打造一流管理、发挥一流的贡献力。全面总结中国声乐的成就、经验与发展态势,加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与价值取向的中国声乐理论建设、进行中国声乐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中国声乐学派建设,为中国声乐的未来发展战略与建设做出努力。
未来中国声乐发展将何去何从,可以借鉴《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关于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建立古今中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是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既不是固守传统,也不是照搬西方,它是在中国本土、在中国固有文化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承认原有文化基础的历史继承性,承认文化的发展进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进化,否则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同时,这种新文化也承认文化在空间上的交流、民族间的沟通,以开放的胸襟、吸纳新的文化要素,不断充实自己和增加生命活力。建立这种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高扬民族主体性的原则,任何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利用,都必须有利于我们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这个古老民族的进步和繁荣,使它能够真正毫无愧色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⑦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声乐
对中国声乐的发展,首先需要各大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的领导高度重视。其次是要从历史渊源、文化传承、艺术实践、理论依据等方面着手研究,同时还需要作品创作、演唱选拔、教学体系、宣传普及等各方面人员共同努力,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共同建设中国声乐。
(2)进一步做好中国声乐的继承与借鉴,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声乐发展至今,要进一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充分对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自觉了解”的同时,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承认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继承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全面复古”;在借鉴时,不可忽略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基础,不可“全盘西化”,这需要“适度原则”。因此,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要做到“外向融合力”和“内向固守力”的结合,⑧这是推动交流和继承传统两个方面所必须的力量。
(3)建立多维度的发展模式
中国声乐的建设,首先是需要音乐领域各专业联合起来共同努力的,声乐教师、作曲家、理论研究者及声乐艺术指导教师、表演教师等要共同为中国声乐的建设添砖加瓦。声乐教育者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难点、重点;理论研究者梳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理论成果;作曲家创作更多高质量的、适合系统地培养声乐人才的作品;艺术指导教师发挥音乐处理、语言指导的优势;表演教师指导声乐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等。其次,需要形成从中国声乐理论、教学、实践、传播、出版、普及等各方面的多维度联动发展规划。再次,中国声乐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建设,可参照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将中国声乐作为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载体进行发展探究。
2.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看,未来要从作品创作、演唱选拔、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曲目库建设、宣传普及等方方面面进行发展。笔者认为,尤其需注意进一步完善作品、声部建设、中国声乐教学体系建设、教材、艺术实践和宣传普及等方面。
(1)作品方面
第一,进一步提高中国声乐作品在国际乐坛的认知度。目前,在国际声乐比赛中,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演唱方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而另一方面,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是,虽然我们的选手技术扎实,且在音乐表现、舞台表演等各方面竭尽所能,但是获大奖的机率却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参赛时演唱的作品大都是外国作品,不论从音乐风格的把握,还是语言、音乐细节上,同外国选手相比,我们均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急迫需要大量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用我们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让世界知道中国声乐作品的魅力。
第二,作品中尚缺少适合声乐基础训练的曲目。近十几年,由于国内赛事较为频繁,创作了不少适合比赛、难度较高、戏剧性较强的作品,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适合打好声乐演唱基础、提高音乐修养的曲目却不多,在教学中不得不从外国作品中加以选择来给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例如,艺术歌曲对学生的声音技术、音乐修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我们的艺术歌曲不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远不如西方,我们需要一大批能够创作大量高水平、高质量艺术歌曲的作曲家。
第三,作品类型的划分标准有待明确和统一。目前,民歌和民歌改编曲、古诗词歌曲、艺术歌曲、创作歌曲之间的界定标准还不够明确,缺少可依据的、严谨的划分标准,所以在一些比赛中还会出现对于部分曲目的界定产生争议的现象。这需要作曲家、声乐教育家与声乐理论研究者共同进行学术探讨,制定符合学术规范的、统一的、可行的划分标准,也是我们科学、系统地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的重要依据。
(2)声部建设方面
健全的声部是一个声乐学派的基石,而中国声乐的声部问题是需要重视和完善的。例如不论是早期创作的还是当代创作的中国歌剧,优秀的中低音声部唱段少之又少,精彩的唱段基本都属于高音声部,中低音声部的学生如果想参加比赛,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适合自己声部的作品选择范围狭窄。可以说,声部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中国声乐的发展,需要系统地进行声部建设规划,探讨如何以中低音声部的音色特征诠释中国风格的声乐作品,从而完善中国声乐的声部建设。
(3)教学体系完善方面
梳理原有教学经验,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建设中国声乐教学体系。进一步把现有的“珠子”串起来,按照一定逻辑排列,明确每一个层面的搭建目的,用台阶式的建设方式,形成教学、师资、课程与理论、实践、曲目库等具有特色的系统的教学体系,从而发挥巨大作用。
(4)教材方面
建立一套严谨、系统、完善、深入且富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水准的中国声乐系列教材,将会对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教材编著在注重学术性、系统性、逻辑性、完善性的同时,亦可为今后向国际推广做好铺垫。用国际音标标注歌词发音并录制范读,附上钢琴伴奏谱,同时进行编曲配器,再录制多种版本的范唱,最终建成可出版发行、可在大数据平台上下载共享的庞大的中国声乐数据共享中心。
(5)艺术实践和宣传普及方面
首先,中国声乐未来要进一步增加与国际交流,不断提升中国声乐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组织中国声乐系列专家讲座和各类中国声乐大赛,要求参赛的外国选手必须选择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其次,进一步举办中国声乐艺术节、学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开展跨地区、跨学科合作,共商中国声乐发展道路。再次,加强媒体对中国声乐的宣传,网络、新媒体、电视台、电台、报社要及时对相关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最后,做好中国声乐的普及,把相关意识理念融入社会音乐教育,小学、中学音乐教育,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之中。
(二)讲好中国故事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文化问题上曾提出“文化自觉”的观点,他认为:“每一个民族、国家对自己文化的来源、历史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要有自觉的了解。”⑨费孝通先生将此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⑩研究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要做到“自觉的了解”。正如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在“中国声乐教学体系建设研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对于中国声乐的发展,一定要明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国声乐从民歌传唱到民族声乐,再到今天的中国声乐,这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中国声乐道路探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下一步该如何进行,要深入思考。这是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之后,重要的东方声乐艺术学派”⑪。
1.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国声乐文化
中国声乐发轫于近代延安时期的民歌传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建立了民族声乐学科,完成了从民歌传唱到民族声乐的蜕变之路。⑫因此要发展中国声乐,需要了解中国声乐的源流和变迁,传承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国声乐文化。
2.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借鉴、吸取西方文化之精髓
自鸦片战争后,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从学堂乐歌开始,西方的作曲技法、演唱方法等传入中国并不断进行嬗变,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吸取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把西方艺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推动中国声乐教育的纵深发展。
3.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讴歌强国圆梦的奋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⑬“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⑮中国声乐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⑯,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歌唱。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按照相关要求,树立中国声乐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讴歌时代、扎根生活、走进人民,用自信的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前辈叮嘱犹在耳畔,历史重任不敢懈怠。发展中国声乐,讲好中国故事,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中国声乐的建设和发展谋思而动,谨身力行。
注 释
① 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光明》1936年第1卷第5期。
② 冼星海《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中国文化》1940年第1期(创刊号)。
③ 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浙江潮》1903年第6期。
④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页。
⑤ 同注④。
⑥ 黄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音乐艺术》,1984年第4期。
⑦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页。
⑧ 转引自冯文慈《近代中外音乐交流中的“全盘西化”问题——对于批评“欧洲音乐中心论”、高扬“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认识》,《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2期。
⑨ 费孝通著、方李莉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
⑩ 同注⑨。
⑪ 王黎光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声乐教学体系建设研讨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
⑫ 同注⑪。
⑬《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7年10月28日刊。
⑭《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刊。
⑮ 卢娟《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中国文化报》2017年11月8日刊。
⑯ 同注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