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硬笔行草书的创作

2019-01-09陈林

中国篆刻 2019年9期
关键词:单字硬笔硬笔书法

文︱陈林

硬笔,因其方便实用,受到众多书友的喜爱。近些年来,全国的硬笔书法赛事逐年增加,参赛者众多,也从侧面反映出硬笔书法的蓬勃生机。但对于怎样练好硬笔,怎样对一幅硬笔书法作品进行章法上的处理,许多的书友还知之甚少。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应在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毛笔作品中吸取营养。硬笔虽在表现力上比不上毛笔,但是在结字、形式、章法、书写节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在硬笔行草书法创作时借用了毛笔的一些手法,尽量使硬笔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在字群字组、大小错落、节奏节律上作了些借鉴。用这种理念进行硬笔创作,参加了几项赛事,获得四川省第二届“四方杯”特等奖、第四届“笔墨先锋”特等奖、第十二届中钢大赛特等奖以及第一届“文凤堂”特等奖等。下面以我个人平时创作的经验和体会,对硬笔行草书的作品创作谈如下一些看法。

一、工具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我们谈一谈几种主流的硬笔书写工具。十多年前,弯头美工笔很是流行了一阵子,它提按分明,能写出线条的粗细,一定程度上有毛笔的效果,但是对墨水的要求很高,不然会堵塞出水不畅,三五天得清洗一次,不太方便,十多年前,我也是美工笔的忠实拥趸。近年来,中性笔的发展,技术相当成熟,不堵不塞,出水流畅,方便实用,易于携带,但在笔法的表现力上略显不足。另外一种,中柏笔,也称秀丽笔,笔尖比真正意义的毛笔硬但又比硬笔软,介于软、硬笔之间,表现力丰富,能写出有毛笔书法效果的浓、淡、枯、湿、润,目前基本划为硬笔范畴,稍有争议。从目前的全国各大硬笔赛事来看,美工笔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后两种笔成为主流。在中性笔家族中,有一种是写在黑色卡纸上的白色中性笔,它与黑色的中性笔笔性表现力完全一样,但黑底白字,创作出的作品有一种碑拓的效果,在目前的全国硬笔大赛中很受青睐,我创作作品时一般亦是用的这种。至于书写工具上的选择,没一个统一的标准,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单字的锤炼

单字是一幅作品的基本单元,好比建造房子的材料,最终的房子要建得有品位,材料的质地非常重要。同样、书法作品要上档次,首先单字得过关。对于单字的练习,建议大家要有耐心,逐字攻克,不要贪多。打个比方:一百个陌生人,你一人握一次手,一句“你好”,十来分钟下来,一个也没印象不是?同样的时间,你记住一个再往下认,正常你应该可以记熟三五人吧,单字练习道理和这一样。一天三五个字,半年、一年下来(当然,首先还得过基本笔画关),常用字也差不多了,再举一反三,这建房的材料就算准备得差不多了。单字的练习,在家可在字帖中选取,对着字帖临习。手机上也可下一个“书法大字典”之类的APP,出差在外,利用上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可翻出来读读帖,记记字形,非常方便,效果也特别地好。

三、章法的营造

一幅行草书法作品,讲究起、承、转、合,整个创作过程在于制造矛盾解决矛盾,打破均衡,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书法作品如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一个悬念解决马上会制造出另一个悬念,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这里先要阐明一个理念,书法艺术和规范字不是一码事,规范字要求字的大小基本相等,笔画标准统一,工整美观,易于辨识,如同军体操要整齐划一。书法艺术是艺术范畴,要用美学观念来判断,创作过程附加有作者的性情、情绪和思想,具有生命力,如同舞蹈一样婀娜多姿。我无意于评论这两种类型的字孰高孰低,它们只是应用范围上不同。硬笔法书章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小字的配合。 一幅好的行草书作品,应有大小字的穿插,让其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平面上形成块面的感觉,同时也形成一种立体的效果,大近小远。在大小字的分布上,一般大字要少,由较多中等大小和较小的字来衬托。

二是单字的外型。我们在临帖时,应先记下法帖上的单字字型,记得越多越好,这就像在存款,存款越多,在创作需要用钱时就越随意、越自如。并且法帖上的字形、字法,我们将它作为基本型,在用时,我们按一定的结字法则,将字伸长、缩短、压扁,在创作时随机运用,形成丰富的单字外形,让作品构字元素丰富多彩,经过合理的变通也就成了自已的东西,这样在继承中创新,容易形成自已的结字风格。我说的这种自己风格,在是临古基础上的发展,是大自由,是在规矩之内的性情发挥,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妙手偶得”,有情无功神采不实,因此,还是首先要保证基本功的扎实。

三是字组的运用。在书法创作中,我们可以按自已的性情、书写的内容等,将一个字、二个字或几个字安排成一组,把字写成三三两两,一个字组与另一个字组拉一点距离。这好比人与人相处一样,有直系亲属、嫡系亲属,也有表亲,也有一般关系的朋友。将字、字组写出亲、疏、远、近的关系来,也是一种书法章法的营造。

四是动静的结合。人们经常形容一幅行草作品要“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我的体会是主要表现在书法作品中字字独立、意连为静,实连形成字串为动。一幅作品的气韵非常重要,字字独立的部分,字与字之间也要首尾呼应,笔断意连,要贯气不可断气。行草书中,笔断意连部分应居多,偶尔加几处实连形成字串,即可形成动静对比的效果。我们写的是行草,不是绵延大草,所以字串的字组不宜过多,使用的频率也不要过频,三五字一串,一个页面两三处即可,随机错开分布。写字串要意在笔先,写上一字最后一笔时要想到下一字的第一笔,要连接自然,不可勉强,不能连的不可硬连,比如上一字最后一笔是长竖的,如不改变笔顺,一般就不好与下一字相连。

五是欹侧的变化。欹侧就是左倾右斜,好的行草书法作品就是在这种摇曳变化中姿态百生,作创时字势不断地在变化,前面左倾几个字,然后逐渐向右斜,随形生势,形成一种动态的摇动,让作品象音乐一样,流动起来,赋予作品生机与活力。

六是浓淡的对比。硬笔因为工具的缺陷,在这方面表现力不如毛笔,但是通过适当的处理,也是可以对浓淡进行一些处理,形成对比关系,达到作品视觉的块面感和立体感。我的具体作法,可用两支笔,一支是墨快用完的,一支是墨还很充足的,两支交换书写,会有浓淡的效果。另外用力的轻重,运笔的缓疾,也可产生一些浓淡的效果。这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形成不同的墨色,浓淡的对比度要掌握好,浓处不宜过多,淡的以细锋为主。

七是随机的布白。以一幅A4大小,竖式硬笔书法创作为例,按一般大小的字,整幅作品会写十行左右,可以安排写至三、五列左右后不用写满,随机留白(可参考苏轼的一些行书手札),留白成W或M型,空缺处不可留在一个水平线上,还要尽量避免独字成列的情况(单字可拉长的除外,如“耳”)。

八是印章的点睛。用印,是书法作品的点睛之作,首先印要好,可找专门刻小字印的篆刻高手治几枚常用印,印章不宜过大。其次是印泥,西泠印社的为最佳,橙黄色的朱膘,不要怕贵,这一盒下来,用了好好保存,可用好几十年。最后是铃印,一般来讲,一个版面,用单数印、S形用印为宜,有的书友,喜欢将自己的印都盖上,这样显得喧宾夺主,也不相衬,破坏了整体画面,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初学,不知怎么用印,我的建议是少用为宜,铃上姓、名以及一枚引首即可。

四、后期的制作

一幅作品,书写完成,钤上印,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但适当的装饰,跳色,如同美女穿衣、化妆一样,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俗话讲,“七分人才,三分打扮”。这种打扮,一个最简捷的办法是:走出去,请进来。买几本好的全国品牌硬笔书法大赛作品集(好的毛笔书法作品集也可),跟高手学习、借鉴。还是以A4纸大小为例,我的常用作法是:作品内容书写面积要比A4小,长、宽都短2至3厘米,内容写好后将周边多余的部分裁掉,底面喷上喷胶(喷胶,淘宝上有,3M的)粘在一张其他色的打印纸上,具体什么颜色,看实际情况和自已审美,粘好后,四周只留一点小边,起一个跳色修饰的作用,裁掉四周多余的颜色纸,再喷喷胶,最后粘在一个A4大小的硬纸块上,这样一幅作品就最终成完。至于作品的后期处理,方法还很多,各位书友们可以自己实践摸索。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过,点到为止,如同美女化妆,浓妆艳抹未必就好,高级的化妆是上了妆既提高了颜值又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创作硬笔行草书法作品,在单字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体章法上还要学会处理好几组矛盾关系,如:大小、浓淡、疏密、动静、欹侧等。书法作品章法营造的核心是打破均势,让作品有动感、有节奏感、有艺术感染力。具体的手法是作好矛盾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也不能太过,要讲一个度,过犹不及。过程中要制造出矛盾对立,但最终又要达到和谐统一,这和我国的儒家中庸思想是相通的。书友朋友在学习创作之初,还不能熟练掌握上面的要点,先可以有意识地用上述的章法要素营造章法,多练习、多实践,先有思想构建,然后勤奋实践。当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时会感到:你在创作书法作品时,不是你控制着笔在书写,而是因章法需要,笔拽着你在书写,这时,说明你已是书法章法营造的高手了。以上是本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但愿能对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在进行硬笔行草书创作时所有帮助。

猜你喜欢

单字硬笔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硬笔书法欣赏
慈善硬笔书法
安秀扬硬笔书法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读后记
论计算机字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