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的“精准”问题思考
2019-01-09
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进行了精准脱贫调查假期实践活动,调研团队成员利用节假日到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走访贫困地区。在走访调查中,扶贫干部进村入户的忙碌身影,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后发自内心的喜悦,让调研组成员时时处处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不同贫困家庭、贫困群众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提高扶贫成效,才能落实“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当前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自上而下的扶贫体系逐步建立起来。视角所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层层抓扶贫,人人讲扶贫成为常态。
贫困群众享受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由外而内的感恩之情厚重质朴。在脱贫过程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危房改造补贴、扶贫小额贷款等国家扶贫政策,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大部分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摆脱了贫困,脱离了穷根,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扶贫措施越来越精准,数量庞大的贫困对象稳步脱离贫困。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各地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扶贫办法,比如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因人施策,综合施策,帮助大批贫困人口脱贫。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在国家贫困地区广西百色市,1985年贫困人口绝对数222万,贫困发生率74%,2017年下降到39.6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33%,贫困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越来越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担任扶贫村第一书记,选派了大批工作队员驻村帮扶,不仅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快速脱贫,而且也带出了一大批优秀村干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村支部书记,扶植了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防止返贫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贫困退出和大规模轮训,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完成目标任务,搞虚假脱贫。精准脱贫是民心工作,是政治任务。各地都按照中央确定的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和路径图,全力以赴抓落实。但有少数地方脱贫任务重,一些干部产生了焦虑心理,为完成脱贫目标急躁冒进,把大量精力主要用在应付检查上,没有静下心来解决具体问题、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让贫困户“被脱贫”。
对“精准”政策理解不透,乱撒“胡椒面”。精准扶贫核心是精准。但有些地方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对扶贫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够,在扶贫对象的精准确定、精准施策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标准,一个办法,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和扶贫效果的打折,出现了“争当贫困户”“养懒汉”等不正常现象。
一部分贫困户缺乏自我脱贫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部分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守旧,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加上一些地方政策宣传不到位、教育引导不到位、脱贫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没有把部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的贫困群众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钱给物,你发补贴我到手就花,你发实物我到手就卖,只图眼前的实惠,存在“等靠要”思想,出现了“上急下不急、外热内冷”的现象。
解决办法与建议
从贫困户的角度,需要区分以下四个类别实施精准帮扶。
对老弱病残幼贫困户,实行政策兜底与长期受益项目相结合,侧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在贫困群体中,有一部分群众因为年老体弱、久病、残疾等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贫困;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多种原因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对这部分群众来说,最根本的帮助就是医疗、民政、教育等政策性帮扶兜底,并长期坚持;最直接的帮助是现金、物质帮扶。政府在用足用活社会保障政策的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热心参与,发动慈善机构给予持续帮扶。要为贫困户创收提供项目支持,尽可能改善生活条件,比如帮助其设立家庭光伏发电等能够持续受益的扶贫项目,让其长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让他们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因病因灾暂时性贫困户,实行政策救助与生产救助相结合,侧重解决渡难关。一部分贫困户原来并不贫困,因为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发生自然灾害、出现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生产一时陷入窘困,属于暂时性贫困,如果渡过这个关口,利用自身力量可以摆脱贫困。对这部分贫困户,政府在给予医疗、民政等政策救助的同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恢复生产,及早渡过难关,走出贫困行列。对恢复生产有资金困难的,想办法给予资金帮扶;对劳动力暂时缺乏的,发动党员、邻里进行义务帮工;对一时缺乏生产经营能力的,支持其将承包的林地和土地通过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经营主体经营,享受现代农业成果。同时坚持激励导向,鼓励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展产业,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其脱贫致富,促进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加快实现精准脱贫。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产业、技能扶贫,侧重解决致富能力不足问题。大部分贫困户处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域,接触新生事物少,受教育程度低,想致富无门路、无技术。对这类贫困户,如果具备搬迁条件的,政府可以实施整体搬迁,帮助其到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如果不具备搬迁条件的,政府要通过产业扶贫、技术培训、转移就业等,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比如,通过教育培训,帮助贫困户学会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的耕作、植保、农机、后加工等社会化综合服务,拓展增收路子。
对懒惰贫困户,实行思想帮扶为主,侧重解决“等靠要”心态。在调查中,大多数贫困群众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帮扶下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好政策不应鼓励懒人,也不能助长“等靠要”的心态。对这部分人,政府要加强思想帮扶,帮助其斩断“懒根”。一方面利用村民会议、家族会议等方式,宣传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典型,用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的人;对懒汉行为进行抨击,树立勤劳脱贫光荣、“等靠要”思想可耻的导向,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调整扶贫资源分配办法,把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发展的穷人”。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落实上增进激励机制,设置相关“门槛”,采用生产奖补、公益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促进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不搞“保姆式”扶贫。通过这些举措,让一些懒惯了的人看到力所能及的付出能换来较大回报,从而慢慢主动参与自主脱贫,逐步提升自我发展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