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做法及面临的若干困境

2019-01-09

农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辽宁省全省数字化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辽宁省的数学乡村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网络化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为助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近年来,辽宁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移动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农村人口覆盖率稳步提升。2017年,辽宁省农民家庭移动电话拥有量213.38/百户、计算机拥有量36.24台/百户。截至2018年底,全省11000多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并具备12M以上宽带接入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网络,基础通信主干网已实现高速宽带化,并覆盖全市所有县、乡(镇)和村屯。全省农村地区宽带安装难、网速慢、网络信号不稳定问题得到解决,为农民享受便利信息通信、搭建农业信息化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网络基础支撑。

(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健全

健全组织机构,全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壮大,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相对完善的信息工作机构。截至2017年年,全省有12市、28个县(市、区)建设有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站)。同时,以在乡镇农技站加挂农村综合信息站牌子,延伸12316话务坐席的方式,建设乡镇综合信息站100个。依托农业农村部启动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省建设益农信息社(村级信息站)9300个。农民群众可以依托益农信息社查询、发布信息,也可以网上下订单购物。益农信息社已经成为农村信息集散、便民服务、电商应用全新的信息服务综合体系,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三)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逐步深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程度不断深化。2015年,辽宁省开通了“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定位指导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定位信息指导服务工作。目前全省已在33个县(市、区)开通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化服务,实现了对农户施肥的点对点服务。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辽宁省设施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全省新建日光温室和钢骨架冷棚9.3万亩。鼓励规模小区棚室配套自动卷帘机、微(滴、喷)灌设备、机械放风设备等,推广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温室环境和水肥一体化等自动控制,推动了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与畜牧业相结合,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推进并建设了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配备电子识别、精准上料、自动饮水设备。

(四)农业经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以农业电商代表的农业经营数字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结合当地农业品牌优势,农业电商商家数量和销售量都有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8亿元,较2017年相比增长30%,农村网店达到15家,较上年增长25%,带动就业人数20多万人。以盘锦的河蟹、大米,大连海参、樱桃,鞍山的南果梨,东港的草莓,北镇的葡萄都成为网络销售的知名品牌。多家全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和平台已经陆续登陆辽宁,并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电商仓储物流中心,乡镇级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为辽宁省的农产品电商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物流支撑。

(五)农业服务数字化覆盖面持续扩大

根据网络、通信、视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可视化服务化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不断完善12316省级平台功能体系,打造了融语音、视频、短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云平台。同时,依托全省农业信息体系队伍,促进12316向市、县、乡、村级延伸,截至2018年底,全省各级话务坐席达到90个,农业专家达到280人,年话务总量达到70万人次,累计提供话务总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推进拓展12316金农热线APP服务各项功能,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信息内容定向服务,体现了“个性化”、“多样化”、“数字化”服务特点,为全省农业农村提供了综合性、数字化农业信息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策保障

辽宁省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本世纪以来,在省政府及行业部门主导下,先后启动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组织开展信息富民活动、打造金农热线12316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列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战略之一,先后制定农民配电脑补贴政策、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先建后补政策以及辽宁农业农村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这些政策和规划出台,为推进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积极争取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随着“互联网+” 已上升到国家战略,辽宁省也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2017年以来,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民之家建设、12316云平台升级等方面,统筹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及省里专项资源,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模式探索和应用示范。继续争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弥补农业信息服务力量不足的情况,增强了农业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争取投入,保证了诸多农业信息应用系统的项目化推进,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民之家”服务模式的等,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打造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

(三)努力营造环境,促进资源整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外包、委托等方式,鼓励开展政企、事企及第三方合作,引进外部技术类资源,创建平台型发展环境。先后开发出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综合服务平台、12316金农热线服务云平台,探索建立统一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推动数据资源开放。积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类主体积极投身数字乡村建设融合,扮演载体,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四)加强队伍培养,开展培训教育

建设数字乡村,要选拔培养数字乡村建设专业人才,多年来,辽宁省一方面积极推进全省信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专题业务培训,“以会代训”以及“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全省农业信息队伍人才培训,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专业队伍。同时,近几年十分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各类中介组织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的同志作为益农信息社长、12316信息采集员、手机达人进行培训,重点培训他们信息收集、开展信息处理、农业电商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常识,通过这些培训,提升了农村基层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的能力水平。

三、面临的若干困境

总体来看,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若干困境。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顶层设计缺失。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加强,关心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在推进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还形成成熟的顶层设计方案,各地基本处于一种单打独斗,自行其是的状态。

二是资源统筹不足,动力机制缺乏。各类平台开放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吸纳社会资源和引进专门人才的能力,对于具有创新意义和可持续发展作用的模式尚未形成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投融资机制还有待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自主创新缺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四是区域差异明显、均衡发展缺欠。发达地区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地区差距明显。由于机构改革等诸多因素,有的地区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数字乡村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辽宁省全省数字化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