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只老虎》;一首歌的力量

2019-01-08那一座城

百家讲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马勒雅克蒋经国

那一座城

17世纪,有首歌在法国教会中流传,歌词是这样的:“雅克兄弟,雅克兄弟,你在睡吗?你在睡吗?去敲响晨祷的钟,去敲响晨祷的钟,叮叮当!叮叮当!”这首催促修士起床做早课的《雅克兄弟》,旋律源于10世纪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不过彼时,它已经走下神坛,成为戏谑的起床歌,随后又迅速走红,不仅是法国家喻户晓的童谣,更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

它一度有好几个名字,在英国叫《约翰兄弟》,在德国又改作《马丁兄弟》。每一个清晨,妈妈们用不同的语言哼唱着这个旋律,唤醒睡梦中的孩子。

19世纪末,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马勒,从故乡波西米亚来到维也纳音乐学院,潜心学习作曲及指挥。28岁那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D大调《第一交响曲》。其中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就用了《雅克兄弟》的旋律。

这一乐章描绘了一个诡异的场景:一个猎人死后,森林里的动物们来为他送葬,它们都假装悲伤拭泪。马勒把原本的旋律改为小调版,随后又加入奇怪的变奏。这种写实风格是当时的另类,在乐曲首演时,马勒遭到了猛烈抨击。不过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这首交响曲最终成了马勒最受欢迎的代表作,《雅克兄弟》因此世界闻名。

20世纪初,这首歌来到了中国,并在1926年迅速传唱开来。当时正值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北伐战争拉开序幕。为了鼓舞士气,黄埔军校的军官根据((雅克兄弟》的旋律重新填词,改名为《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唱着它从广州出发,连克衡阳、武汉、南昌、福州,所经之地民众争相传唱,风靡一时。

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曲调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两只老虎》。

因《国民革命歌》的巨大影响力,1927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宣布将该歌曲作为暂代国歌。然而就在几天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宣布两党合作终止。作为国共合作时期的特色歌曲,(《国民革命歌》的地位显得尴尬,最终,它让位于《三民主义》。

虽然没成为国歌,《国民革命歌》的影响力却丝毫不减。中共在开展土地革命时,将其改成(《土地革命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1943年,20岁的重庆小伙刘传勋来到鹅岭中央干校研究部学习。在这里,他碰到了教育长兼班主任蒋经国。开学典礼上,蒋经国突然提出要教大家唱首歌。他唱的就是我们现在版本的《两只老虎》。

这是关于(《两只老虎》的最早记载。词作者已难以考证,但许多回忆录都提到,蒋经国对此曲十分偏爱,每当遇到重大问题,就会带领群众唱这首歌激励人心。更有人推断,《两只老虎》含有政治意味。只是这些随着时光逝去,再没有人深究,(《两只老虎》终于回归彻彻底底的儿歌,尽管它的歌词时常被人篡改,以致老虎身上丢的零部件,随着人们的心情,被随意更换。

在网络上,《两只老虎》的传说还在流传,只是这些虚幻的故事,都比不上这首歌现实中的际遇精彩。音乐的“文本”,是一个活的東西,在不同的时空和历史情境里,它可以像一条变色龙,我们从它的变化中,照见每一段历史的意义。

编辑/汪微微

猜你喜欢

马勒雅克蒋经国
读书的快乐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晚安,老爸
晚安,爸爸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
晚安,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