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是指导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理论支撑

2019-01-08宋俊仙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摘要]“强起来”是习近平对处于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发展方向的最新概括,中华民族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需要重新回归《共产党宣言》寻找答案。《共产党宣言》锻造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领导组织;培养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构建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理想导向;树立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强起来”;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宋俊仙(1993-),女,山西晋城人,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2-0026-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无疑对党和人民提出新的要求。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依靠人民的力量,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宣言》这一伟大的科學著作。

一、《共产党宣言》锻造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领导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同时,习近平坚定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遵守与追随《共产党宣言》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丰富理论原则和根本方法,才锻造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强大且富有生命力的特殊政党。没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成熟的《共产党宣言》在旧中国的广泛传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再表明共产主义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个自觉的先进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来正确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进行阶级斗争。

同样,《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需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不断分析与判断。如今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并充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正式提出首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基本实现现代化,最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不断前进的每一步都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党更要永葆《共产党宣言》中不断强调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地遵守党性原则,要有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二、《共产党宣言》培养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群众史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不断强调人民群众是祖国建设事业的开拓者,是国家蓬勃发展的推动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思想归根到底就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想,所以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才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是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力量依靠。这所有的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论断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在现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依靠与《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史观一脉相承,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一力量源泉就是指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只有牢牢依靠人民群众,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力量,将13亿人民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最终才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三、《共产党宣言》构建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理想导向

十九大修改后的党章再一次强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学者袁元认为“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就会失去灵魂。”①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而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阶段性表达,它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根本上具有关联性,统一于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如果不经历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阶段,最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就是天方夜谭。

“中国梦”作为共同理想的现实表达,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曲折上升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对中国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前进的完美呈现。“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最完美的图景表达,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当然它的实现过程一定充满曲折与艰辛,这就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随时准备迎接各种挑战,为实现国家由“富起来”到真正“强起来”不断努力,为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不断奉献,为更加接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

四、《共产党宣言》树立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这些足以充分说明人民对于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足够重视和美好愿景。不仅强调自身机会的平等,而且还强调自身个性的发展。而实现这些价值追求仍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反过来还要不断为人民造福,这个思想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没有人民的富足,发展就称不上成功;没有人民的幸福,复兴就算不上完成。衡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标和尺度是依据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习近平一再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最终一定要回归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也是凝聚人民力量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于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中。只有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梦的价值追求,才能够汇集13亿人口的力量,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构建。同样,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力量保证。

五、《共产党宣言》提供了实现“强起来”中国梦的实践方法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了打破旧社会的牢笼,从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强烈的革命精神。正与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进行伟大斗争等一系列思想与方法不谋而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美丽中国梦的实现必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革命精神,以革命的信心和勇气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变革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那些不利因素。

习近平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③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十九大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的科学论断。这些足以见得,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绕不过的路径,这正是汲取了《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斗志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和实践方法,在实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破除障碍,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也要不断增强斗争能力和斗争本领,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强”国之列并屹立于世纪东方。

小结

从1840年到2019年,距离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已179年;从1848年到2019年,《共产党宣言》这一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作已171周年;从2019到2050年,与无比接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还差31年。党团结带领人民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纵观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共产党宣言》无不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当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更要沿着《共产党宣言》所指引的光明前景继续前进。

[注释]

①袁元.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J].瞭望,2013.

②习近平.决胜前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共產党宣言[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5.

[4]袁元.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J].瞭望,2013.

[5]高放.《共产党宣言》改变了中国的命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4).

[6]辛鸣.中国梦,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N].深圳特区报,2013-3-5.■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