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声密码

2019-01-08于溟慧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雨点儿黄叶比作

于溟慧

1“象声词法”:使用象声词写声音,模拟声音情境,生动活泼,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能营造出现场感。

雨点儿唱歌

天上,落下一颗一颗雨点儿,落在地上:“啪嗒,啪嗒!”

雨点儿落在小河里:“叮咚,叮咚!”

雨点儿落在树叶上:“沙沙,沙沙!”

雨点儿落在小窗上:“噼啪,噼啪!”

宝宝捧起一只脸盆,去接雨点儿。雨点儿落在脸盆里:“扑通,扑通!”

宝宝穿上一双小雨靴,打开一把小花伞,跑到门外,走来又走去。

雨点儿打在小花伞上:“咚嗒,咚嗒!”

小雨靴踩在小水塘里:“啪嚓,啪嚓!”

宝宝走来又走去,好开心啊!

哈哈,雨点儿唱的歌真好听!

析赏

象声词就是模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如“啪嗒,啪嗒” “叮咚,叮咚”。这个短文中写声音的方法就是“象声词法”,把小雨点儿落在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象声词来形容,我们听起来就是一场音乐会呢。这是最简单的写声音的方法,我们平常要善于聆听,积累常用的象声词,作文时,不失时机地加入象声词,你的作文才会“有声有色”哟。你发现了吗?象声词的形式有很多哦:A,AA,AAA,AB,AAB,ABB,AABB,ABCD,A——,象声词的位置也有在句前、句中、句后的变化。用的时候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事物灵活运用,就会奏出一曲快乐的精灵之歌。

两字象声词

形式变化多样的象声词

2 “象聲词位置变换法”:象声词放在不同的位置,变换不同的形式,突出声音的效果不同,提升表达效果。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发出和黄叶道别的声音,“刷刷”。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唱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嚁嚁”。

“刷刷”,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发出和黄叶道别的声音。

“嚁嚁”,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唱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析赏

三组句子中象声词的位置不同,放中间,放后面和放前面,比较一下,句子所表达的重点有什么不同?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可见,变换象声词的位置呈现出的表达效果却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意识地选择象声词的位置,提升表达情感的重点。以鲜明的声音形象,打破文字的沉寂,或显现某种情态,或形象某个角色,或凸现某种状况。

3“比喻法”:把听到的声音比作大家熟悉的、更容易让人对声音有清晰的感知。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观潮》)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析赏

片断中写声音的两句。第一句,把潮来的声音比作闷雷,钱塘江大潮初来时的气势,就直观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琵琶行》中写琵琶曲,急骤时如急雨,轻柔时如耳语,圆润悦耳犹如珍珠滚落玉盘,清越流畅则如黄莺儿在花丛里啼啭,幽抑凝绝则如清泉在坚冰下呜咽。一系列动人的听觉比喻,把各种音响与画卷铺排开来,读者的想象力被无限扩大,无形无状的琴声就这么有形有状地传达给了读者。听到的声音,比作大家都有感知的另一种声响,更容易让人读懂那种声音的形象情状。

风声、雨声、流水声,大千世界不是黑白默片,文字世界又岂能静默无声?竹喧风吟,寒蝉骤雨,万物皆有声;莺啼雀跃,蛙唱虫鸣,声声皆有情。若我们能仔细聆听自然万物在大地上的遗响流韵,体味那万千音调里的节奏变化,行文中将音韵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读者从我们的作文里听出奔流的泉水与溪流,听出清脆的鸟啼与风铃,听出动人的欢歌与笑语,自会使文字增色三分,韵味无穷。

猜你喜欢

雨点儿黄叶比作
雨点儿从天空跑来
比作诗
“雨点儿”的功劳
雨点儿
雨点儿
黄叶奇遇记
《飞鸟集》节选
油菜花开
绿叶与黄叶
叶落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