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字作文,让你明白“吃米的学问”

2019-01-08何捷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百字大公鸡小鸡

何捷

故事还得从陶行知先生说起。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将一只大公鸡带入课堂,然后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后来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撒了一些米,自己向后退了几步。一会儿,大公鸡自己就啄起米来。

故事中的道理不言而喻。教孩子学任何一样本事不就跟喂鸡一样吗?越是强迫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越是达不到效果,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给他一定空间,让他自由、主动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写作文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脑力活动,当然更需要空间,需要主动。我们不妨做个有趣的比喻,将孩子学写作看作小雞吃米,看看我们该怎么样让小鸡吃得又多又好。

首先,我们要学会撒“米”。撒“米”是有技巧的。不能多,太多了小鸡就没有选择的欲望,还会乱啄,不好好吃,长久下来还会营养不良。我们让孩子写作,需要提出要求,还要带领他们收集素材,这就像撒“米”,需要有所控制。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多,不能杂,不要希望一次习作能训练多项技能,要求的多和杂只能使孩子顾此失彼,无从下手。提供给孩子的素材也不能贪多求全。带孩子参观,地点要专一;阅读文章,篇目要确定;观察事物,对象要明确;收集资料,目标要有指向性……

撒下“米”后,还要让小鸡争“米”。让一只鸡单独吃米,它往往不慌不忙,挑三拣四;可如果让许多鸡在一起吃米,它们就会争着吃,抢着吃,吃得快而且认真。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议论孩子在家中写作很困难,资料一大堆,家人全程陪,可写起来还是“难产”。因此我主张将写作活动在小群体中开展,一起为同一目的收集材料,写百字作文前互相交流讨论,教师通过谈话,刺激孩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在孩子有疑惑时给予点拨,同时通过表扬等手段刺激孩子相互借鉴、竞争。我在多年的指导中发现,在作文指导课上,孩子们在集体写作中完成习作的速度和质量都优于在家中个体独立完成,而且还避免了抄袭。

最后还要争取让小鸡学会自己找“米”。习作指导对孩子来说虽然很重要,但是自能习作的能力培养意义更为重大。我们不要满足于孩子在指导下完成多么高质量的习作,而应该致力于让孩子养成习作习惯,形成习作兴趣。这就要提到鼓励孩子一天一篇的百字作文练笔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让他们在频繁而简洁的训练中,慢慢提高习作能力,养成习作习惯,达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目的。他们为了完成好每日一练的百字作文,会四处搜罗素材,在收集和写作过程中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长期坚持,不就会找到别的小鸡找不到的“米”了吗?

猜你喜欢

百字大公鸡小鸡
百字令·记者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大公鸡
大公鸡亨利
漂亮的大公鸡
小鸡不见啦
百字碑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