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路更长
2019-01-08湖北省公路管理局余威耿峥
文/湖北省公路管理局 余威 耿峥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全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1978年年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44285公里,居全国第5位,但没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等级公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湖北公路拉开了改革开放发展的序幕,公路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农村公路质量效益、养护管理基础、依法治路水平、应急保障能力、科技创新成效、行业文明创建实现历史性跨越。全省基本形成了“干支配套、网状连接、深度通达、功能齐全”的公路网络,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没有像样的路”到网状连接、深度通达
1978年以前,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来湖北视察时称,湖北“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改革开放以后,湖北大规模公路建设开始兴起。1984年,湖北省交通厅贯彻“以工代赈、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政策,修建县乡公路和山区边远贫穷公路。至1990年,修建县乡公路和山区边远贫穷公路7477公里。高等级公路开始兴建,1986年开始修建武汉至黄石一级专用公路,武汉至黄陂一级专用公路,配合武汉阳逻电厂、阳逻深水港建设修建武汉至施岗一级专用公路,规划武汉至宜昌,纵贯鄂南、鄂北的国道207线和国道107线,横贯鄂西北山区的汉口至十堰、鄂东柳子港至界子墩等线路建设。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及“三个有利于”标准,湖北公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至1995年,全省新增二级以上公路3739公里,相当于前41年的1.58倍。其中,建成高速公路392公里,位居全国前列。1996年,湖北省公路建设以“联网、配套、升等、扩口”为目标,实施以“扩展大中城市出口路,改善县乡公路,加速公路上等升级,提高路网运载能力”为目的的路网建设,全省平均每年建成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近800公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同时,开工建设6座长江大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
大别山“红色旅游路”
进入21世纪,以路网建设为核心的公路建设掀起高潮。2000年6月,前三年路网建设拉开序幕。2003年,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建设。“十五”时期,湖北省前后三年路网项目和2003年至2005年县通乡公路国债项目全面完成,共完成投资549.80亿元;建设通村沥青水泥路80.4万公里。
“十二五”以来,湖北普通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一五”的603亿元增长为1755亿元;普通国省干线规划总里程由“十一五”的1.4万公里增长到2.8万公里;一级公路到达里程由“十一五”的2210公里增长到5231公里;二级公路建设里程由“十一五”的2817公里增长为796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7.3万公里。
进入“十三五”时期,湖北公路共建成一级公路4054公里,二级公路12323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8043公里,谋划建设了大别山红色旅游路、秦巴山环库生态路、武陵山清江画廊路、幕阜山香泉特色路4条特色扶贫路,惠及29个贫困县、80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100%的县市通国道,99%的县市通一级以上公路,100%的乡镇通国省道,98%的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省基本形成了“干支配套、网状连接、深度通达、功能齐全”的公路网络,为湖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境内崇山峻岭,沟壑密布,居住在鄂西土家苗寨的祖祖辈辈长期被大山所困,物资运输只能靠人扛马驮。
如今,武陵山区建成了绿色旅游路——兴山县的古昭公路被誉为“最美水上公路”。
养护逐步走向规范化、机械化、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行养护承包责任制同时,公路部门广泛开展“三个一”(裁一个弯、降一个坡、修一公里标准路基)、“四个一条线”(路面边缘一条线、路肩边缘一条线、水沟畅通一条线、路树绿化一条线)、“标准边沟”“标准路基”等活动。1988年始,湖北公路部门按照“先重点干线,后一般干线,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始推行公路GBM工程,把开展GBM工程(公路标准化、美化)和创建文明样板路作为提高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水平,推进公路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公路养护进入“好看”的档次。
1997年,全省首批文明样板路正式挂牌;2000年,国道107线、国道207线、国道312线和国道316线(武汉至襄樊段)4条创建文明示范线。公路养护进入产业化机械化阶段。
2002年后,全省又推出了潜江市“委托管养模式”和谷城县五山镇“协会管养模式”,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资金来源、质量考核标准,逐步形成村路民养、公路群养、市场运作、以商养路、协会管养、承包养护、委托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建管长效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得到各级重视,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
创建畅安舒美路段——209国道十堰椿树垭段
进入“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安排养护补助资金206亿,较“十一五”增加75亿。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由“十一五”末的78.0提高到2015年年底的88.3。先后制定了《普通干线公路季节性小修保养管理指导意见》《挂牌养护公示制度》《桥隧养护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办法》《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及季节性小修保养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截至目前,共实施大中修工程8319公里、预防性养护工程6602公里,完成公路危桥改造1839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4782公里,建成服务区18个,便民服务点248个,观景台99个,停车休息区353个,其他便民设施263个。创建“畅安舒美”示范路段2112公里,创建市州级畅安舒美示范路段30多条,县市区级畅安舒美示范路段100多条,建成120多条农村生态文明示范路和管养示范路,国道105、107、207、316、318线等共计2000多公里的国省干线、重要旅游公路路容路貌焕然一新。再生利用技术、橡胶沥青技术、预防性养护技术等一批养护“四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先后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武汉市木兰治超站、潜江市周矶管理站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
国道106线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国道207线的普通公路服务区
冷再生机施工
行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
20世纪80年代一系列管理法规及制度出台,行业管理开始走向规范化。1981年,召开建国来湖北省第一次渡口专业会议,制订了《渡口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公路渡口船舶管理规则》《渡口人员编制定额(草案)》《湖北省公路渡口过渡规则》等规则制度。1983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改发﹝1983﹞108号文件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105号文件的通知》,要求落实路产路权。此后全省轰轰烈烈开展了落实田路分家(路产路权收归公路),彻除路障,清除打场晒粮等3项保护路产重点工作。
1992年,湖北省公路管理局与省物价局联合制订了湖北省公路路政赔偿收费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湖北省公路路产赔偿收费暂行办法》,结束公路损失赔偿无章可循的历史。行业管理由规范化向法制化化迈进。
1994年,湖北省交通厅、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公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公路两侧法定间距内建筑的联合通知》。首次明确了公路部门对公路两侧建筑具有审批权,标志着公路部门掌握了“红线”控制权。
1995年,湖北省政府颁布了《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全省收费公路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通知》。至此,全省普通公路收费站统一归口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管理。
2000年4月,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湖北省收费公路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湖北省第一部关于收费公路规范管理的制度,明确指出省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省收费公路的行业管理工作。2002年10月,省财政厅、省物价局颁布《关于设立全省交通系统公路、桥梁路产赔偿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函》,将公路、桥梁赔偿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03年12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的通告》,为公路部门治理超限运输提供了法律依据,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国省干线106个治超检测站,建立了全省治超联网监控系统。
2009年4月30日24时,按照省政府命令,全省103个政府还贷性二级公路收费站准时停止收费, 顺利完成了人员安置、资产处理、债务核定等工作。2010年,出台了《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及《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实施方案》,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
湖北省定期组织开展的廉政阳光服务
湖北省咸宁市路政法规进校园
“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现场生命通道拓宽加固
“十二五”以来,省政府陆续出台了《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30余项公路管理的行业规章、标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全省公路推动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新一届治超领导机构,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和《湖北省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指南(试行)》,制定了超限检测站考核办法、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特别是2017年9月1日,新版《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公路行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程度又迈上新的台阶。公路、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两个整治专项行动,细化拓展省内外区域联动治超举措,路面治超强度加大,政府主导、公路主推、部门联合、综合施策、长效治理治超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
全省路政执法形象“四个统一”建设全面完成。全面推广应用公路路政综合管理系统、路政巡查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公路行政处罚与路赔信息管理系统、公路超限信息系统和治超站远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执法水平和效率。全面推行“路养联合、路警结合”的路产保护机制,开展江汉平原、鄂东南、鄂西三大片区域联动治超行动,普通公路超限检测站点货车检测数量同比增加12.33%,查处的违法超限车辆同比下降了14.48%。“双排车”上路行驶基本杜绝,严重超限车辆数量大幅减少。货物运价合理回归,道路运输市场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治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公路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湖北省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车辆停放整齐
全省公路系统一直重视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生产意识及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提高。湖北省公路管理局成立了专门的应急保障部门—安全监察处,按照新《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注重以人为本,健全了安全生产、应急责任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安全便民服务力度,安全应急水平显著增强。修订完善了普通公路突发公共事件、桥梁、隧道、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汛等应急预案,从上至下形成了省、市、县分级预案体系。全面建成1个省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基本建成2个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初步建成了55个县级养护(应急)中心,形成了“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应急保障体系。开发应用了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完成省级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和14个市州二级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在重要国省干线布设106个视频监测点、44块可变情报板,配备91台应急指挥车,建成13个市州级应急指挥中心,基本实现路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
全省共组织开展了桥梁、隧道、雨雪冰冻、山体滑坡、钢桥架设、反恐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60多次,圆满完成了“东方之星”翻沉、2016年连续8轮的强暴雨袭击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保通工作。全省国省干线实现了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一般灾害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的目标。国道207线襄阳城紫薇园至黄龙观路段和襄阳市城区段改建工程四标分别荣获省厅“平安公路”“平安工地”称号。
全省交通战备钢桥架设应急演练
行业品牌创建精彩纷呈
着力打造“领路人”党建工作品牌。始终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委的头等大事来抓,着力构建“12346”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打造“领路人”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党建与公路业务工作双融入、双促进、共发展,即打造1个“领路人”党建品牌,实现2个目标(内筑修身养性之路,外修致富惠民之路),突出3个内涵(领导班子率先、红旗支部创先、普通党员争先),丰富4大载体(主题实践载体、阵地建设载体、典型示范载体、党群共建载体),构建6个支部党建子品牌,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机制、新办法,实现党建品牌向品牌党建提升,创一流队伍;党建品牌向公路品牌提升,创一流业绩。
着力打造行业文化示范品牌。推出了《新湖北公路文化手册》,对公路行业精神、行业愿景、行业使命、行业理念和行业口号进行了重新拟定,围绕塑造“质量过硬、标准一流”建设品牌、“文明执法、安全畅通”管理品牌、“以人为本,亲情温馨”服务品牌,广泛开展了“最美公路”“双十佳”等创建评选活动,先后推出了武汉公路“路畅致远”、宜昌市公路“身在路上、心在路上、情在路上、乐在路上”快乐工作法、荆州公路“铺路石精神”等一系列在全省有影响的行业文化示范品牌。
公路文化节
湖北省“最美养护工”张祚琼
湖北省“公路孝女”王何林
湖北省公路局组织拍摄公路宣传微电影
湖北省公路局举办学习十九大知识竞赛
着力打造公路劳模先进群体品牌。先后推出了以“全国最美养护工”张祚琼、全国劳模周全寿、“公路孝女”王何林、“最美公路卫士”徐军、“湖北首席技师”董政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竹山县塘湾女子公路管理站等一批体现行业特点和时代精神,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群体。通过开展“十行百佳”评选、举办全省公路系统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和祟高精神,形成尊重人才、崇尚英模的浓厚氛围。全省公路系统先后11人获国家及省部级劳模称号,12人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7个集体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着力打造公路职工文体活动品牌。坚持每年举办全省普通公路养护职业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筑路机械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冠军佳绩。评选出技术能手和带头人近300人,1人荣获“湖北首席技师”,30多人荣获省厅“技术能手“称号。利用全省公路系统摄影书画协会、省公路局乒羽协会和省公路局机关合唱团等载体,以“文化四季风”为主题,广泛开展“书香公路”“文化进基层”“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定期举办摄影、书画、棋类、球类比赛。反映湖北省两代基层养路工爱路、护路情怀的微电影《一路有你》,被人民网首页推荐。编排的花鼓戏《公路孝女》被搬上舞台。创作拍摄的《女路政打官司》《最美丽的意外》《1314》等公路微电影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交通运输部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