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结亲 不一样的情愫
——兵团工会第四轮结亲周活动侧记
2019-01-08秋实
□秋实
11月份的皮山农场,虽然寒冷,但与乌鲁木齐的气温来比,还是温暖得多。11月19日,按照兵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要求,兵团工会结亲干部一行12人在兵团工会主席黄斌的带领下来到了皮山农场三连,开始为期一周的结亲活动。到达三连,已是下午六点来钟,天已经蒙蒙黑。大家就各自拿上自己的行李,带上为“亲戚”准备的礼物,按照活动方案所分小组奔赴各自的“亲戚”家……
11月20日,因为有部分工会干部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来结亲,按照结亲活动全覆盖要求,每组都安排有代慰问的“亲戚”。第一小组在黄斌主席的带领下来到麦麦提·胡吉艾合麦提家。这对夫妻两个人都是残障人,生活能自理,但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走进家门,男主人不在家,只有女主人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在房间里。经了解,其丈夫正在上班,原来其丈夫虽然腿有残疾,但有会理发的手艺,在“访惠聚”工作队和三连“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在团场为他租了一门面作为理发店,他们终于可以自食其力,大家听了都非常开心,女主人开心地对黄主席说,今年家庭收入有3万多元。黄主席对女主人说:“你们两口子能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很不错,工会是你们的‘娘家人’,会永远关注你们,祝你们能够早日脱贫致富!”
20日晚上,在“访惠聚”工作队宿舍,大家兴高采烈地向黄斌主席汇报自己“亲戚”家今年的家庭近况。这时,曾华谈到了她的“亲戚”,她“亲戚”家由于缺乏劳动力,目前还有大量红枣还挂在树上。黄主席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和各小组组长进行碰头,决定第二天全体结亲干部一起帮助曾华“亲戚”家捡红枣。
21日上午10∶30,结亲周活动一行12人齐聚三连连部,在黄斌主席的率领下,乘坐不同交通工具来到红枣地。抬眼望去,红枣树高有两米左右,树干双手可以合包住,红枣犹如红玛瑙颗颗挂在树上。大家精神抖擞地从车上下来,跳过地头渠沟,走进枣地。按照女主人示范,齐动手摇动树枝,红枣噼里啪啦就从树上跳下来......大家两人一组,一个塑料筐,开始了捡枣大赛。虽然脸上、手上、身上沾满沙土,并有刺骨的小风拍打着脸和身体,但没有埋怨,没有叫累,大家说着笑着,不停手地捡着,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劳动,将枣捡进筐,装上车,完美收工。曾华“亲戚”在收工后激动地让翻译向大家表示谢意,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亲戚的帮忙,她还要一星期都不一定能捡完,如果再遇上下雪什么的,今年的收成就变成泡影。大家也感到欣慰,在结亲的日子里能够帮助“亲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兵团工会结亲干部帮助“亲戚”捡红枣。图为黄斌主席(中)一边拣枣,一边通过翻译与“亲戚”交流。刘安/摄
在兵团工会干部的“亲戚”中,有一户不同寻常的亲戚。那就是工会干部王霞的“亲戚”麦合木提·麦合苏提家。麦合木提·麦合苏提的姐姐、姐夫相继去世,留下来两个孩子,姐姐是在生下第二个孩子时去世的,当时大孩子三岁,第二年姐夫也相继去世。目前两个孩子由其母亲代抚养,其母亲身体不好,麦合木提·麦合苏提每年用他微薄的收入除了照顾自己家庭还要接济姐姐的两个孩子。
王霞在知道到这件事情后,这次来皮山结亲,专门看望了这个特殊家庭,并为孩子带来一些学习用品和冬日御寒的衣服,为老人带来一些礼品。王霞表示,她会一直关心这两个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让孩子健康成长……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不知不觉已经开展两年了,通过开展“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联谊”等系列活动,从刚到皮山农场第一次见到“亲戚”的陌生,到现在情同一家人。通过结亲活动,结亲干部走进来,“亲戚”们走出去,使“亲戚”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亲戚和“亲戚”越来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