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9-01-08王丽萍
王丽萍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027)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因为胃或者十二指肠内溶物出现,反流进入患者食管,导致患者的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和溃疡,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纤维化等病变,这也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当中的一种[1]。反流性食管炎病症容易在临床上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这种病情也容易误诊或漏诊,所以很有必要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针对于此本研究进行调查,并且将主要的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选择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进行此次调查,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3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7,患者的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为(71.5±10.6)岁;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18,患者年龄61~8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70.6±8.7)岁。本研究两组患者经临床病理检验,均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年龄均超过60周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并且做出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主要的护理内容是为患者进行相关的入院体检,并且做好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工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并且遵医嘱为患者进行药物的使用,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工作,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因篇幅有限不做详细赘述。
对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和指导,具体处理方法如下:①用药干预:严格遵医嘱为患者进行服药,患者在疼痛发作的时候,切忌为患者乱吃药,主要在医师指导之下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2]。②饮食指导: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为主要依据,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计划必须要坚持健康的原则,能够督促患者认真的执行落实饮食计划,在对患者每日进行督促的时候,要求患者能够定时定量定点进食,严禁患者食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患者严禁狼吞虎咽,患者在进食的过程当中避免暴饮暴食,在饮食上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③行为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有效的运动方案,在饭后指导患者能够散步,大约半个小时,晨起时患者可以打太极,严格督促患者进行相关的行为,通过强化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以便于促进患者能早日的康复[3]。④心理干预: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会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的巡视工作,及时的为患者答疑解惑,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质量,使患者能够提升,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⑤健康教育:通过定期组织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题的相关专题知识讲座,强化患者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认知,这样也能够帮助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技能。⑥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的时候需交待患者规律饮食,规范用药,并且能够合理对于作息时间进行安排,患者不能随便的服用药物,必须保证自身具有充足的睡眠。与此同时,也要指导患者能够定期复诊,如果感觉到身体存在不适情况,需要马上到医院接受检查。
1.3 效果评价: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情况,胃部灼烧症状和上腹饱胀感,以及胃酸等相关症状都得到消失,患者能够恢复日常工作,而且能够正常的生活,表示患者治疗显效;如果患者胃食管反流、胃部灼烧和上腹饱胀、胃酸等相关临床指标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偶尔存在有疼痛,对于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等不会产生影响,表示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没有达到上述指标,甚至存在有加重的迹象,表示患者治疗无效。
1.4 观察指标:对于所有患者的负面情绪,在评价的时候选择采用SAS和SDS评分进行,共涉及到2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最高为5分,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也严重。生活质量的评分主要选择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其量表共计涉及到七项主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的活力情况、患者的生理功能、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的情感活动、患者的躯体疼痛以及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总分同样为100分,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33例,治疗有效率为100%,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临床治疗总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以后,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11.5±1.6)分,SDS评分为(12.6±2.1)分,对照组为(17.5±2.3)分和(19.6±2.4)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92.4±2.5)分,对照组为(76.8±3.3)分,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现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生活规律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最近这些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的消化性系统疾病,患者在胸骨后存在疼痛,而且为不存在灼烧感,患者存在有上腹饱胀和胃酸等相关的情况,这些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现如今对于这种病情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临床有研究认为大多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存在有一定的负面情绪。针对于此,临床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保证患者合理的用药,同时也要为患者配合必要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有效治疗依从性,可保证患者治疗以后更好的康复。
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为患者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影响,本研究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系统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价值。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优质护理,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能够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患者自身的条件,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能够从患者的心理出发,为患者根据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着手,对患者实施具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相关情况。在护理干预过程当中,主要为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和饮食干预,并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行为护理和心理指导,护理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进而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时,配合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同时这种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