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综合护理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中的价值观察

2019-01-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知晓率疫苗

王 艳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致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我国政府结合我国国情开展计划免疫,主要通过增加整体人群的免疫力,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感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儿童计划免疫是我国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临床观察安全有效的疫苗,开展的指针对特定某些疾病进行免疫程序实施的计划免疫,最大限度的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具有强制性,同时也是免费的,大部分疫苗的接种需要在社区服务中心完成,并给予发放接种证明,此证明已经成为儿童入托、入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护士接种护理工作,提高儿童接种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的一部分[1]。笔者在社区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引入社区综合护理模式,在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在本社区实施计划免疫儿童的家长共220例,入选儿童家长中有母亲168 例、父亲37例、祖父母共计15例,家长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者65 岁,儿童家长的平均年龄(26.53±6.35)岁,儿童年龄在1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3.36±0.58)岁。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对所有的儿童接种疫苗包括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甲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等疫苗。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若为多位家长陪护则统计最高学历者,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26人,高中56人,大学专科及本科106人,研究生学历32人,将入选220例儿童家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10例,两组儿童家长的年龄、性别、文化度等方面存在可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 综合护理组:综合护理组的儿童及其家长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综合护理:①接种前护理干预:为新出生的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及建立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每个儿童的接种时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情况,严格执行相关疫苗接种禁忌证和慎用症,利用给儿童家长发放儿童保健宣传手册及预防接种手册,并与儿童家长预约下次接种的时间。定期开展有关计划疫苗接种教育的讲座,利用视频、宣传画册进行计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讲座及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规范接种门诊。为儿童及家长提供良好的接种环境,保持接种室、候诊室等场所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对上述环境定时空气消毒,相关科室墙壁张贴卡通化特色布置,让儿童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接种。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也可以参与到宣教工作中来,使其了解接种的意义、方式、方法,让其知道接种疫苗对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语言上鼓励儿童配合接种工作。②接种过程中的护理:接种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最大限度的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可以利用准备玩具、善意的肢体语言、蔼的面容、温和的语气,以吸引儿童注意力,对于在在接种注射过程中,会有个别儿童会因为紧张、饥饿或疲劳等自身因素出现机体的不适症状,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眩晕等虚脱症状,让其保持仰卧位等较为舒适的姿势,必要时补充糖水,促使其体力尽快恢复。③接种后护理:接种后嘱其儿童家长看护好儿童,在留观室休息30分钟后观察而无异常表现后方可离开,指导家长,儿童接种后的24 h内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局部反应,不要紧张,多在注射后2~3 d症状自动消失。1周内保持接种部位的皮肤清洁,不要抓挠,避免儿童剧烈运动。若接种部位出现化脓或明显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

1.4 数据学处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综合护理组的儿童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满意99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7例,将满意及一般满意例数计入总满意度统计,故总满意度93.6%,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为106例(96.4%);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满意63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26例,总满意度76.3%,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91例(83.7%)。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在儿童家长对护理总满意度及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是我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疾病进行预防,是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手段[2],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者责任重大,涉及众多家庭,尤其是我国二孩政策的出台,导致社区工作量急速增多,如何提高接种率、提高工作效率及提升儿童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及对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是摆在社区接种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新的形势、新的情况的出现,赋予了护理工作全新的内涵,社区接种护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理念、方式、方法,儿童的预防接种的全过程中,需要关注儿童父母的心理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若出现不良反应极易引起儿童家长对护士的不信任而导致不配合,即使是正常反应,也极易一起儿童家长的剧烈反应[3],这也就对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与儿童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大限度的减少儿童父母的紧张和焦虑的心里情绪,争取儿童家长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工作[4],本研究统计数据表明,综合护理组110例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接种儿童家长的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减轻家长焦虑心情及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明显降低接种时自觉的疼痛感觉[5]。本研究发现,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人口成分也复杂,很多居民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了解程度不够,影响了计划免疫接种率,国内学者葛建娥[6]、张艳[7]的研究结论也支持本结论。笔者工作中体会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过分关注,孩子稍有不适症状,即认为可能与接种有关,这也就要求我们从事社区接种护士不仅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通过大力普及接种免疫知识,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宣教及指导工作,最大限度的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确保计免工作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社区预防接种儿童家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知晓率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