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临终关怀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1-08梁义
梁 义
(大连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多数老年患者在医院结束自己最后的光阴。以往医院多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但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对老年临终关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时加入优质护理,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研究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85~96岁,平均年龄(90.2±3.4)岁;其中因脑血管疾病入院治疗的5例、糖尿病患者8例、癌症患者6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例、其他疾病2例。入选对象均通过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医护人员在为所有入院患者开展临终关怀时加入优质护理,医院打造专业护理团队,加大考核力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再教育,重视培养其责任意识,以便护理人员更好的为老年临终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尽可能安排单人单间,在病房外张贴标志牌严禁大声喧哗,告知患者家属不要在病房喧闹或讨论患者病情。每天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闲暇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为其播放轻音乐或戏曲,让其放松身心,愉悦其心情。室内摆放鲜花,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其按摩清洗,定时为其更换药物进行检查。如护理人员可每晚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对于有假牙的患者早晚对患者进行口腔消毒,清洗牙齿;早上为患者洁面梳头换衣。对于半身不遂者,每天要为患者翻身,帮其拍打背部,保证床单被褥清洁平整,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增添新的病痛;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为其清理,保证其臀部清洁,以免滋生细菌,降低生活质量。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老年临终患者较为敏感,多数患者对死亡存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可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准确把握患者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及日常喜好,以便在与患者沟通时投其所好,拉近彼此的距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减轻其心理负担,以免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同时还能减少医患矛盾。组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利于患者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共同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多数临终患者在最后需要借助各种医疗设备延续生命,如呼吸设备,护理人员要严格检查呼吸设备,帮助患者将头部抬高,利于吸氧,定时进行吸痰和清洁处理。此外为患者制定科学食谱,为其搭配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膳食,嘱咐患者少食多餐,多给予其关心,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便其能接受患者离去的事实,帮助其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1.3 评价标准:组织患者家属就其对护理工作满意与否进行问卷调查,(90~100)分即非常满意、(75~90)分满意、(60~75)分一般满意、(0~6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综合分析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结 果
实施临终关怀时加入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患者的尊严,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还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组织25名老年临终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非常满意者有12人、满意8人、一般满意4人、不满意1人,其满意率为96%(24/25),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当前医患紧张的尴尬局面,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3 讨 论
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工作如何开展一直困扰着民众,多数老年患者即使忍受病痛的折磨但仍留恋人生,牵挂亲人,面对死亡时心情较为复杂,如何让患者在生命的终点有尊严安详的离去是当前人们热议的焦点[1-2]。以往多数医院针对老年临终患者提出了临终关怀,以期帮助患者正视死亡,缓解其恐惧心理,给予其精神上的抚慰,同时为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利于其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3-4]。本文旨在分析老年临终关怀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临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时加入优质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全方位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患者在生命的终结感受到人文关怀。
总之,在开展老年临终关怀工作时加入优质护理,其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