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2019-01-08周焱
周 焱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肾结石为临床多发泌尿系统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好,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突出[1]。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接诊80例肾结石患者不同程度参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技术(PCNL)治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诊治80例肾结石患者。以随机均等分组法划分全部肾结石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5∶15;鹿角形结石1例,多发结石39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3∶17;鹿角形结石2例,多发结石38例。排除标准:肾病综合征者;高血压、糖尿病者。两组男女比例、结石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技术治疗。明确穿刺点,依次经过穿刺、扩张,到16F,为扩张筋膜,接着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到24F,留置管鞘到包含包括肾盂、肾盏、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在内的集合系统。采用新经皮肾镜,置入镜鞘,插入镜芯。先经过灌注泵清洗,置于清晰视野中观察,找到结石。国外引进新型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碎石机真空吸引泵一同击碎并清除结石。拔掉输尿管导管。剩下过程同观察组同。
1.2.2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选择患者截石位,通过常规方式对铺巾实施消毒,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间宽大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通过尿道放置输尿管导管,取患者俯卧位,在超声协助下对肾中、下盏进行穿刺,构建F20工作通道。肾盂与肾盏中放置李逊肾镜,先找到结石,钬激光碎石以钇铝石榴石(YAG)为激活媒质,留置猪尾巴导管和F16肾造瘘管。经过8~7 d将肾造瘘管拔掉,经过1个月,拔除猪尾巴导管。术后接受常规治疗。
1.3 评价标准:①对比两组疗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统计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率。②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观察两组术后发生发热情况,并记录。③对比两组肾功能变化,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血肌酐水平与尿素氮水平:a.肾功能改善,术后血肌酐较术前下降幅度至少20%;b.肾功能稳定,血肌酐升高或下降幅度<20%;c.肾功能恶化相比术前,上升幅度至少20%[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表格中,分别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存在差异,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例数(n=40)平均手术时间(78.64±18.4)min、平均住院时间(8.30±1.56)d、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率25(62.50%),观察组例数(n=40)平均手术时间(72.32±9.20)min、平均住院时间(7.05±0.78)d、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率38(95.00%)。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安全性: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对照组例数(n=40)术后发生发热6(15.00%),观察组例数(n=40)术后发生发热5(12.50%)。两组术后发生发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肾功能变化:对比两组肾功能变化比较(x-±s),对照组例数(n=40)术前肌酐(218.04±47.74)μmol/L、尿胆素(19.58±7.01)mmol/L;术后术前肌酐(205.43±20.70)μmol/L、尿胆素(18.03±6.27)mmol/L。观察组例数(n=40)术前肌酐(213.43±51.97)μmol/L、尿胆素(19.93±6.23)mmol/L;术后术前肌酐(195.32±59.22)μmol/L、尿胆素(17.25±5.65)mmol/L。两组术前肌酐、尿胆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述两种指标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影响肾结石生成因素非常多,形成机制一般是尿中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或浓度过高,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析出结晶,同时在局部区域生长及聚集,结石一般处在肾盂和肾盂连接位置[3-4]。
现阶段肾结石治疗方式较多如传统开放手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结石生侵害患者肾脏及身体健康。若结石较大,需接受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较大损害患者机体,不利机体恢复,产生诸多并发症。开放式手术具有广阔手术视野碎石效果突出,手术可靠,而手术出血量大,术后会产生并发症极大损害患者机体,这对年纪比较患者而言,承受很大手术风险不易耐受。针对较大结石碎石,这种方法效果欠佳,损伤输尿管与肾脏[5]。经皮肾镜碎石术完善了以上手术治疗不足是一种新型手术方法手术效果突出,同时较少损伤患者机,手术切口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容易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品质[6]。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术后发生发热及术前肌酐、尿胆素水平无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后术前肌酐、尿胆素水平明显较低(P<0.05)。证实,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价值高,手术时间短,便于患者早期康复,单纯性肾盂结石一期清除充分,对肾功能影响不大。
总之,肾结石患者通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后,临床反馈效果良好,可普及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