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01-08王笑哥
王笑哥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或合成减少而造成机体代谢功能降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以表情淡漠、皮肤干燥和苍白虚肿为特征,临床治疗主要是以传统的甲状腺片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1]。为此,本次研究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3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9例,男性102例,女性117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8.3±3.1)岁,对照组218例,男性107例,女性111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70.2±1.4)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甲状腺药物治疗,药物选用甲状腺片,首次服用剂量为10~20 mg/d,往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增加剂量,维持量一般控制在40~120 mg/d,观察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首次使用剂量为25~50 μg,每隔两周可以增加25~50 μg,直至维持正常代谢为止,两组患者同时治疗3个月,医护人员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包括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脂代谢指标中的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151例,有效6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显效122例,有效57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82.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和脂代谢指标变化对比:观察组治疗前FT3为(1.24±0.35)μmol/L、FT4为(5.18±1.34)μmol/L、TSH为(26.64±11.27)U/mL、CHO为(5.41±0.76)mmol/L、TG为(1.83±0.37)mmol/L,治疗后FT3为(4.53±1.22)μmol/L、FT4为(11.21±1.53)μmol/L、TSH为(3.27±1.32)U/mL、CHO为(1.32±0.27)mmol/L、TG为(0.57±0.11)mmol/L;对照组治疗前FT3为(1.28±0.31)μmol/L、FT4为(5.22±1.41)μmol/L、TSH为(26.49±11.13)U/mL、CHO为(5.52±0.81)mmol/L、TG为(1.87±0.31)mmol/L,治疗后FT3为(3.27±1.03)μmol/L、FT4为(6.69±1.21)μmol/L、TSH为(6.57±2.18)U/mL、CHO为(3.82±0.71)mmol/L、TG为(1.25±0.29)mmol/L,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和脂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和脂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甲状腺功能衰退症发病因素复杂,多为缺碘或者甲状腺素合成不足所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甲状腺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症的常规治疗药物,但是患者在治疗后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其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钠盐,其作用和传统药物的作用相似,但是左甲状腺素钠可以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和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左甲状腺素钠口服吸收效果好,起效平稳。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过少引起的,左甲状腺素钠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平衡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片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改善患者身体甲状腺激素和脂代谢指标效果要优于传统药物,这很大原因是因为左甲状腺素钠的药效浓度高于甲状腺片,并且左甲状腺素钠可以紧密的和人体特定的受体相结合,调节脂代谢和甲状腺激素,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但是在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长期过量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兴奋和失眠,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4]。所以,医护人员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使用说明或者医嘱进行适当调节。综上所述,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脂代谢指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