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头潜鸭在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状况

2019-01-08朱井丽吴可新李小琴李连山吴庆明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头向海保护区

张 琦 朱井丽 吴可新 李小琴 李连山 吴庆明*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2.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城,137215)

青头潜鸭(Aythyabaeri)隶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历史上,曾是中国的常见鸭科鸟类[1-4],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部)、河北、北京(郊区);越冬于云南(西北部)直至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及长江中下游至福建、广东区域;迁徙见于上述各省以外的所有省份,有山东、河南、新疆(喀什、天山)、西藏(班公湖、羊卓雍措)、青海(东部并柴达木盆地)、甘肃(兰州)、四川(西北部和南充)、山西、河南等地(海南除外)。

目前,青头潜鸭全世界种群数量不足1 000只,繁殖区域缩小为俄罗斯东南部及中国的华中和华北地区[5],越冬区缩小为中国中部至缅甸区间的亚洲南部[6]。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提升为极危物种[7],成为中国54种鸭类[8]中被列为极危(CR)的两种鸭类之一[9]。2014年,IUCN针对青头潜鸭制定了国际单物种保护行动计划(International Single Species Action Plan,ISSAP),并于2015年成立了青头潜鸭工作组(Baer’s Pochard Task Force,BPTF),由北京林业大学的丁长青教授负责。之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EAAFP)和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加入ISSAP计划。

我国是青头潜鸭的重要分布地,种群数量约为600—800只[10],对青头潜鸭世界种群的保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调查发现青头潜鸭的越冬地有河北衡水湖、山东太湖、江西九江东湖、湖北黄陂和荆州崇湖5处[6];已确定的繁殖地有湖北黄陂、河北衡水湖、河南陈桥、山东济宁、江西九江等5处,约15—25个繁殖对[6];迁徙期见于山东(济宁与邹城)、河北(衡水湖)、江西(九江东湖与抚州余干沙湖)、湖北(武汉)、河南(陈桥、洛阳伊河、汝州)、陕西(浐灞)、吉林(向海)、湖南(沅江蒸钵湖)、四川(绵阳)、黑龙江(林甸、杜尔伯特)、辽宁、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浙江、云南、香港、台湾等地区[11-12]。

1 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的分布

我国青头潜鸭的历史分布地中,松嫩平原曾是其主要繁殖区和迁徙停歇地,尤其是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文简称向海保护区)。早在1982—1983年的鸟类调查中,向海保护区就记录到青头潜鸭的存在[13]。1988年,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曾是和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绿翅鸭(Anascrecca)、赤膀鸭(Anasstrepera)及凤头潜鸭(Aythyafuligula)一样常见的鸭种[14],亦是当时的狩猎鸟类[15],关注研究的人较少。因此,高继宏等关于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两篇文章成为目前国内仅有的有关青头潜鸭的研究文献[15-16]。

此后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关注较少,较长时间内既无繁殖也无种群数量方面的相关报道。有的只是文中对青头潜鸭提及一笔。其中,2003年,卢晓玲综述性的文章中提到了青头潜鸭,但未标注其是否处于繁殖状态[17]。2012年,李敏的研究中报道了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种群数量,2000—2009年合计15只,但未区分具体的年限[18]。

关于近年来的实体观察,2016年5月13日,李连山在向海保护区芦苇沼泽中观察到4只青头潜鸭。2018年4月13日,在向海保护区内缓冲区的小片芦苇沼泽中再次观察到2只青头潜鸭、2只白眼潜鸭(Aythyanyroca),与13只凤头潜鸭混群;4月22日,青头潜鸭增加为3只,与1只白眼潜鸭混群活动,同区域内伴有凤头潜鸭、斑嘴鸭(Anaspoecilorhyncha)、赤膀鸭、骨顶鸡(Fulicaatra)、琵嘴鸭(Anasclypeata)和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mexicanus)。观察发现,青头潜鸭机警胆小,绝大部分时间均在芦苇后面活动,偶尔在明水面活动,快速游泳或潜入水中觅食;4月25日,观察到3雄2雌青头潜鸭与5只白眼潜鸭在同区域内活动;4月30日,观察到1对青头潜鸭交尾,之后长达1个月未见青头潜鸭;5月24日,2对青头潜鸭再次出现,未见雏鸟;7月2日约5:30,观察到1只青头潜鸭雌鸟成体携带5只雏鸟,在水面上自由觅食,之后再未能见到该青头潜鸭家族。由此可基本判断青头潜鸭仍在向海保护区内繁殖,这是松嫩平原区域1992年至今青头潜鸭繁殖的唯一正式记录;有关繁殖方面的具体细节有待于下一年度的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2 讨论

由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青头潜鸭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19]。繁殖成功率是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决定性因素,更是恢复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关键[20]。向海保护区是青头潜鸭在中国东北唯一有正式报道的繁殖地[15-16],与莫莫格保护区、图牧吉保护区及扎龙保护区等保护区相邻[21],面积较大、湿地环境较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地区。近几年连续在向海保护区观察到青头潜鸭,且其在该区域停留时间较长,以及2018年的繁殖雏鸟观察记录,可以间接证实青头潜鸭近几年应该一直在向海保护区繁殖。因此,以向海保护区为研究起点,搜寻、观察、研究青头潜鸭的繁殖行为规律及其栖息地选择,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

猜你喜欢

青头向海保护区
逆水行舟,向海问路——读《造舟记》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为什么椰子都向海的方向生长?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向海而生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语文课堂,让思维飞起来
世界稀有青头潜鸭在武汉繁衍
在牛肚子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