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救护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2019-01-08王忠艳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收容野生动物营养

刘 杨 王忠艳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指将公众送交或执法机关查没后移交的野生动物,以及野外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接收到具备条件的场所,进行检查、检疫、治疗和合理安置等活动,该工作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野生动物救护技术,是指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我国野生动物救护关键技术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我国野生动物救护工作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陆续建立野生动物救护机构。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的数量在迅速增加。根据调研,我国现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115家左右,其中有近80家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占绝大多数,可以看出我国的收容救护工作起步较晚[1]。

1 野生动物救护技术

1.1 就地施救,就地放生

野生动物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倘若离开了原始的生活环境就很难找到食物和伴侣,因此在施救过程中对于四肢健全,伤害较小的,或者是受了比较轻的外伤的动物,在做出简单的处理后即刻就地放归[2]。特别是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要特别当心,就地放生可以避免和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可避免出现以后放归困难的现象。例如在争斗时摔伤、抓伤的轻伤者,多在野外活动中进行自我痊愈,发现后对其就地进行伤口处理,之后就地放生。

1.2 移地救护

1.2.1 保定

野生动物远离人类生存,对于来自人类的刺激非常敏感,一些野生动物在被捕获时所受到的伤害是特别严重的,然而在人为的搬运和运输等过程中,由于紧张又在不断地挣扎、设法逃脱,在这一过程中仍可导致野生动物出现一些新的创伤或是肢体、骨架的断裂等问题,对这样的野生动物来说,即便是及时救活了,也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最终也无法放归野外,没有达到收容救护本身真正的目的[3]。因此,对一些易出现受伤的情况及易出现自残行为的动物都应实施麻醉;对于没有麻醉必要的动物进行四肢以及嘴的束缚,以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另外还有一些野生动物本身的伤口并不大,在人工捕捉和运输过程中,伤口与捕捉工具等物品的摩擦导致更大或更深的伤害,给救治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失去了最佳的救护时机,使得动物无法完全康复。所有这些都是在不规范的救护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野生动物进行救护时应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救护时应根据动物种类及年龄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捕捉及运输工具,并且应该进行规范操作。例如:鸟类救护运输过程中,可根据鸟类的受伤程度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如纸质、布质、木质、塑料和金属等材料);还要根据受伤情况,对鸟类个体分单只或多只选择装箱[3]。

1.2.2 运输

许多野生动物都是在夜间活动,对于强光以及声音十分敏感。在运输和治疗时,要给予它们黑暗的环境并尽量减小各种噪音,可选择在山洞进行救护,或者在黑夜进行。而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工作人员与其接触的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减轻动物的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治愈率,也利于后续放归。

1.2.3 饲养救护

充分了解待救护动物特点,要想饲养救护好野生动物,需要了解其食性和生活习性。

分析野生动物的食性。在饲养救护野生动物前充分地了解其食性才可能为其提供合理的食物,分清待救护野生动物是属于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还是食虫性等,以满足其全面的营养需要[4]。另外,还应注意野生动物的食性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一些改变,有些动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食性,如在幼小时是肉食性或者食虫性,随着生长发育,长大后变为杂食性或者植食性,如雀形目(Passeriformes)、鸡形目(Galliformes)的许多鸟类便如此[2]。因此,只有清晰地了解动物的采食特点才能科学地为其提供合理的饲料。各种动物的每日采食次数和采食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植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采食次数较多,采食时间较长;肉食性动物采食次数较少,采食时间较短。最后,动物从幼年到成年其日采食量在不断地增加。幼小动物每日采食次数多于成年动物,但每日的采食总数量较少[5]。

分析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待救护的野生动物是属于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性动物,不同生活习性的野生动物在不同季节其行为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其取食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对野生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有利于充分掌握不同野生动物的共同特点及其个性,这样在救护过程中才能制订出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

分析野生动物的营养需要。在野生动物的饲养救护过程中,会借鉴家畜的饲养以及动物园对同种或相近种的饲养经验,动物园的经验更为重要。借鉴动物园对于同种或相近种的饲养经验,动物园的饲养经验中包含着对野生动物驯化的经验。动物的营养需要是通过对野外环境下取食情况的不断分析、总结,运用到动物园动物的日常饲养工作中去。动物园通过已经掌握的野生动物在营养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种类、数量及其营养作用及缺乏症的表现等,重点关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元素及水等营养素,其中水对野生动物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营养素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缺乏症的表现对于判断待救护动物自身营养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借鉴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以及前人的饲养经验来确定野生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野生动物的代谢体重来计算其营养需要,这相比于按照野生动物的实际体重来计算其营养需要量精准的多[6]。

1.3 放归野外

野外放归应本着尽快尽早原则。被救护的野生动物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工饲养,会使动物的部分野外生存能力降低或消失,因此,必须依据相应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必要的恢复野外能力的训练。一旦适应野外生存,立即放归,圈养时间越短越好。

1.3.1 野化训练

以鸟类的野化训练为例,野化训练主要包括捕食、运动、躲避敌害等能力的训练。捕食能力训练注重物种的差异性,训练采食能力时,将动物的适口性饲料分散投放在野化训练场内,观察动物的寻找和采食能力是否适合野外生存;训练运动能力是观察动物的飞翔姿态及飞翔距离以及体能是否达到野外生存要求;训练躲避敌害能力时训练动物的逃跑距离,逃跑距离达到野外动物的逃跑距离范围内,才能适合野外生存[6]。

1.3.2 放归评估

包括健康评估和生境评估。健康评估,放归前,需要对放归的动物进行几方面的评估,即表象、生理生化、觅食能力等,符合标准方可进行后续放归步骤。生境评估,对于放归地点的生境进行评估,主要包括食物、天敌、种群状况等,符合标准即可放归。

1.3.3 放归最佳时期

放归最佳期对于不同种类动物是不同的,但总体都是救护时间越短越好。例如小熊猫(Ailurusfulgens)救护时间超过2年的,基本失去了放归的意义;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救护时间超过12个月的,基本上对人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即使放归野外,也会经常进入人类居住区域。要把握时间,防止无法放归情况的出现。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救护标准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中的救护技术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很多技术的使用范围都不能涵盖全部的野生动物,且缺少统一的救护技术操作标准[7],具体什么动物该怎么救护,救助工程中的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救助设备的使用规范等,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救护技术工作中操作不规范,救助失败[8]。目前没有适用范围很广的野生动物救护标准,随着救护事业的发展,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指导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2 跟踪观察

野生动物被放归野外后要进行跟踪观察其健康状况,对于绝大多数的野生动物我们很难在野外寻找它们,这就给救护的后期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缺少长期救护机制[9]。目前的救护机制主要是及时救助,对受伤的野生动物进行及时地处理。反观国外的一些救助机构,经常为了研究某种野生动物返回大自然后的生存状态而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跟踪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机制。

2.3 救护技术

救护工作没有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公众对受伤野生动物视而不见的现象较多。对于救护技术的理解和操作需要救护机构工作人员的支持[10]。收容救护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国家编制为主,目前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工作人员中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工作人员是中专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人数所占比重不到四分之一[8],这是对于救护技术能否正确实施的一大阻碍。

3 展望

对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应对,不断地在救护工作实践中完善救护技术[11],对于放归野外的野生动物要进行跟踪观察,要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相结合,适合跟踪观察被救护野生动物,并检测其生存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从而实现长期进行跟踪观察[12]。

要特别地关注救护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通过救护让尽可能多的野生动物摆脱束缚,重返大自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救护工作者是救护技术的执行者、操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救护技术,能将救护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救护工作中。各基层野生动物救护单位应当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保证每一位救护人员都具备相关的救护知识,这样才能在发现情况的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切实控制动物的伤势,为后续的施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另外,在实践中救护技术也会有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更好地帮助被救护野生动物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收容野生动物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废止收容教育制度是众望所归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