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术病虫害的发生及绿色防控对策

2019-01-08田秀玲秀山县石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重庆40990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6期
关键词:根茎根腐病白术

●田秀玲 (秀山县石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重庆 409906)

白术以根茎入药,为秀山县道地中药材之一。随着秀山县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白术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态势,石耶镇以大溪村规模种植数量最大,产业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由于石耶镇特殊的地理环境,白术产区日照偏少、高温多湿天气较多,田间湿度大,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近几年对石耶镇白术病虫害发生实况的调查发现,白术主要有立枯病、白绢病、根腐病及斑枯病等病害以及小地老虎、金龟子、蚜虫和白术籽螟等虫害。

1 白术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

1.1 白术立枯病

1.1.1 症状识别 立枯病是白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始发期在幼苗茎基部近土层交界处出现水渍状黄褐色斑点;后沿茎部维管束上下延伸形成椭圆形或菱形暗褐色病斑,致植株部分枝叶枯萎,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俗称“半边疯”,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幼茎基部,形成黑褐色干缩凹陷环形病斑,致全株倒伏枯萎,病株遇风雨极易从病斑处折倒。

1.1.2 发生情况 早春低温阴雨、土壤黏重或排水不畅、连茬种植发病较重,在土壤或寄主残体内越冬的菌丝体或菌核为来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发生期4~6月,重发年重病田发病率达30%以上。

1.2 白术根腐病

1.2.1 症状识别 病菌从根部侵入后沿维管束向全株扩展,始发期叶片发黄,病根初呈黄褐色,后期根茎部皱缩变软,横剖病根,维管束变褐;病害扩展到主根以后,湿度大时病部可见橙红色霉状物或点状黏性物质,地上部萎蔫干枯,严重时根茎干腐,病株枯死易拔起。

1.2.2 发生情况 白术根腐病为白术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病原菌在土壤或根茎上越冬,4~5月开始发病,越冬菌源萌发分生孢子借虫伤、机械伤等伤口或直接侵入根系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病残体扩散进行重复侵染;6~7月进入盛发期,土壤潮湿、雨多量大的年份发病较重。

1.3 白术斑枯病

1.3.1 症状识别 该病在白术花蕾、茎秆及叶片上均有发生。叶片染病,初为黄绿色失水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密集的黑色小粒点,病斑受叶脉限制,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致叶片铁黑色干枯,并逐渐从基部叶片向上扩展至全株叶片,焦枯、脱落;茎秆染病,产生不规则铁黑色病斑,中心部呈灰白色,后期茎秆逐渐枯死。重发田呈一片枯焦似火烧状,药农称其为“火烧瘟”。

1.3.2 发生情况 斑枯病是石耶镇白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通常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进入发病盛期。降雨频繁、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温暖高湿的季节易发病,重茬地、生长不良地块发病较重,重发年重病田发病率高达80%以上。

1.4 白术白绢病

1.4.1 症状识别 白绢病是一种根茎病害。发病初期,根茎部出现褐色斑点,拔土晾根可见白色菌丝,病株叶片较小,叶缘卷曲,色泽退化;温暖高湿条件下,病情快速蔓延,根茎部变褐腐烂,植株顶端枯萎下垂,叶片萎蔫但不易脱落,严重时根茎部变成烂麻状纤维束,无异味,病株易拔起,土表有大量白色菌丝或有乳白色、米黄色菌落,最后形成茶褐色球形或椭圆形油菜籽大小的菌核,根茎部变纤维状干枯后致全株死亡。

1.4.2 发生情况 常年中等至偏重发生。4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旬至8月中旬渐趋严重。2015~2018年调查,田间病株率为4.23%~25.35%。在土壤、种苗、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和菌核为来年的初侵染源,水流、植株间接触和农事操作不当是再度侵染的途径,高温高湿易发病,地势较低、雨后积水、连作地、轮作不当及土壤肥力条件较差的地块发病重。

1.5 小地老虎

1.5.1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1年发生1~2 代,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有趋黑及趋糖醋液的习性,喜在矮小杂草的叶背或嫩茎上产卵;幼虫3 龄后具昼伏夜出习性,老熟幼虫有假死性。

1.5.2 为害特征 幼虫为害幼苗近地面的部分,咬断植株拖入土洞,造成缺苗。

1.6 金龟子

1.6.1 生活习性 金龟子一般1年发生1 代,成虫、幼虫均可为害白术,幼虫为蛴螬,在土中营生,初龄以腐殖质为食,大龄后在土中啃食根茎。老熟幼虫在深土层中越冬。

1.6.2 为害特征 成虫咬食白术叶片、果实和花蕾,造成孔洞或缺刻。幼虫啃食白术地下根茎,造成孔洞、缺刻或整齐的切口。植株受害初期,叶片失水严重,生长期受害,植株矮小或部分枯黄,严重时幼苗干枯死亡造成缺苗,秋季为害重于春季。

1.7 蚜虫

1.7.1 生活习性 蚜虫1年可发生10 代,主要为菊小长管蚜,4~6月为发生为害高峰期。以卵在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春季白术成活后,有翅蚜迁到植株上孤雌生殖并开始为害。

1.7.2 为害特征 蚜虫成、若虫以刺吸叶片和嫩茎汁液为害,不仅致叶片发黄卷缩、植株萎缩、生长不良,还可传播病毒病。蚜虫分泌的蜜露还影响叶面的光合作用。

1.8 白术籽螟

1.8.1 生活习性 白术籽螟1年发生1 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花蕾上或果序内越冬,成虫羽化后常在白术叶片背面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向花蕾转移,集中为害种子。

1.8.2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花蕾,使花蕾干瘪。幼虫为害种子,造成种子空秕或霉烂。

2 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对策

以保健栽培、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为基础,进行生理保健、生长调控,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白术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白术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2.1 科学轮作,源头控制,巧断病虫源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提倡与水稻轮作,改善土壤结构,阻断和抑制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虫源,可减轻根腐病、白绢病和立枯病及蛴螬、小地老虎等病虫的危害。

2.2 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虫良种,预防根腐病、术籽螟等病虫害。

2.3 清洁田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采收后及时清理病枝落叶及植株残体,然后集中处理废旧农膜,每立方米注入20%的辣根术水乳剂20mL,以杀死越冬病虫。

2.4 加强管理

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

2.4.1 健康栽培 早春及时中耕深翻,杀灭蛴螬、白术籽螟等越冬虫口。深沟高箱,防止田间积水;规范栽培,配方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2.4.2 源头控制 做好种子、苗床和土壤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初始病虫源。播种前晒种,用50%的多菌灵按用种量的0.3%~0.5%拌种;亩用20%的辣根素水乳剂3~5L兑水浇灌苗床或移栽地箱面盖膜备用,或用72.2%的普力克水剂400 倍液浇灌土壤,预防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及根结线虫等病虫危害。

2.5 利用害虫生活习性诱捕诱杀

安装太阳杀虫灯、性诱捕器等诱杀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及白术籽螟,在白术地悬挂黄板、黄盆诱粘蚜虫。

2.6 农药助剂

巧用农药助剂,提高防效,减少农药用量,节约成本,减缓病虫抗性,降低农药面源污染。

2.7 化学防治

对症下药,合理配方,田间监测适期施药,精准部位下良方。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措施,限量限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择时开展化学防治。

猜你喜欢

根茎根腐病白术
大豆根腐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蓝玉簪龙胆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