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迎来“区块链”时代

2019-01-08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区块链区块节点

刘 彧

一、“区块链”是什么?

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如微信的账本就是腾讯在记,淘宝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任何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这种方式就称它为区块链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不同层面上都针对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区块链一直是国务院格外关注的前沿领域。在相关文件中,区块链被视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而格外重视。2016年12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再度强调提升信息技术服务能力,鼓励利用开源代码开发个性化软件,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2018年5月,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这是国内第一份官方发布的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二、区块链又具有哪些特点:

(一)去中心化

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任何一个节点停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二)去信任

系统中所有节点之间无需信任也可以进行交易,因为数据库和整个系统的运作是公开透明的,在系统的规则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无法欺骗彼此。

(三)开放性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相关区块链数据及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四)自治性

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

(五)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六)匿名性

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三、面临即将到来的“区块链”时代,它又会给财务工作带来什么改变?

目前财务造假已被视为财务工作的一大诟病,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已成为了重灾区而且带来的危害也更加严重。近年来,因财务造假而被处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它不仅严重扰乱社会风气,同时还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可信度。那么什么是财务造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财务造假又有哪些方法或手段?未来的“区块链”又将对财务造假带来什么影响或改变?

我先解释一下财务造假,它是企业未按照准则和法规的相关规定,虚构假账、假表及假证,以非法的手段掩盖财务报表及数据的真实性。以违规的手法操纵财务数据,进而达到转移财务资产、IPO或者融资等目的。

接下来是说说财务造假的成因:

1,利益的驱动是财务造假的源动力,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和最基本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通过造假旨在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非法经济利益。2.法规不健全,打击力度小,监管机制不配套,监管不到位。3.利益与处罚不对等。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就现状态看,造假的风险报酬率高,成功机遇大。4.企业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股权集中程度过高,股东结构缺乏制衡机制,导致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5.财务人员素质有有待提高,随着从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需要财务人员学习新法规、掌握新知识,塑造会计行业诚信理念,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6.外审漏洞百出:作为社会监督责任核心的会计事务所,不能做到完全“客观、独立、公正”的审计,工作质量差,处于自身的利益的驱动,隐瞒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为客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下面说说财务造假的手段:

1.收入确认不规范:收入理论上应该按照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的相关规定及时入账,但在现实中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滞后确认收入及虚增收入的财务造假行为,导致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产品的毛利率不具有可比性。

举例:(1)虚构交易和事项,增加收入:虚构交易的主要途径是伪造收入,具体有以下几种:

a虚构原材料购入发票、伪造材料购入合同、材料运输入库单据、材料出库单据;

b虚构产品生产班组和记录、产品入库单据、产品出库单据、产品运输单据;

c虚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单据、纳税单据。

(2)提前确认收入:企业提前确认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应收帐款,也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利润。分析提前确认收入,是企业增加了应收帐款,也是企业增加了资产风险,企业提前缴纳了税金,使企业虚增了利润。其包括对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不适当运用完工百分比法、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以及提前开具销售发票的方法。

(3)递延收入:递延收入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相当于预收账款。递延收入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段。企业经常在当期收益较为充裕,下期收益可能减少的情况下采取递延收入的措施。

(4)利用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所得调节利润: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向银行的一些贷款等活动中,企业为了实现某些硬性指标,依赖一次性所得尤其是投资收益来操纵利润。

2.成本确认不合理:企业在确认成本时,应按照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合理的确认成本,但现实中企业通过减少或者虚增成本的方式,虚增或减少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表或者偷税的目的;延期确认期间费用:由于某种特殊的目的,企业可能延期确认,并通过人为的操纵来达到粉饰企业财务报表的目的;折旧和摊销不合理:通常表现在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时点不恰当、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开办费等确认与摊销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从而导致会计利润不精确。

举例:(1)费用资本化与递延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并且递延费用也拥有很多种类,如开办费、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广告费等。又如企业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研究发展支出等递延。长期以来,由于确认依据不明确,利息资本化成为个别上市公司投机取巧的重要手段。

(2)转移费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采取了部分费用不入账或者由母公司来承担的措施。部分企业常常通过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等跨期摊销项目来虚增利润。如对固定资产折旧不提或少提;将本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却计入待摊费用。

(3)故意混淆各种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中,企业往往混淆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广告费等明细科目。例如“业务招待费”科目,按照规定,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费,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而有些企业把业务招待费的一部分计入差旅费科目。

a漏列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付福利费。上市公司的职工人数众多,又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成为了漏列“应付工资”的有利条件,使“应付工资”这个会计科目成为漏列对象。应付工资的漏列也必然会导致应付福利费的漏列。

b漏列由赊销产生的应付账款。企业每天都在与其供应商进行着交易,并且交易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万计,企业为了操纵利润,就会利用业务的复杂性,漏列业务。

c漏列其他流动负债。如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和预提费用等。当公司处于较差的经营状况时,为了达到某些指标,上市公司就会在这些科目上做手脚。

3.虚增资产:企业通过虚增账面资产,少记或漏记负债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优化企业的财务比率,满足上市、融资及贷款的目的。

举例:(1)与资产有关的财务造假,具体有以下几种:

a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当: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少于其账面价值。由于是企业主观估计的原因,一项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而这使得上市公司能够从中牟利。例如,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恶意的盈余管理。

b虚拟资产挂账:这种行为是指上市公司仍保留着不再对公司有利用价值的资产项目。如已经不能使用的机器设备、已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等项目依然挂在公司的账上面,虚增了资产。例如,被称为中国证券诈骗第一案的红光实业,在上市申报材料中隐瞒固定资产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严重事实,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实际上已经提完折旧,后来出现废品率上升的现象,但是红光实业隐瞒不报。

c变相侵吞中小股东资产:这种财务造假是在大股东的操纵下进行的,以获取低成本资金,其常见的做法有:为大股东提供资金,进行担保以及内部交易。这些措施包括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大股东供给和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大股东购买。这些行为往往不能够遵循公司章程,造成公司财产损失。

(2)漏列负债,具体有以下几种:

a漏列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付福利费。上市公司的职工人数众多,又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成为了漏列“应付工资”的有利条件,使“应付工资”这个会计科目成为漏列对象。应付工资的漏列也必然会导致应付福利费的漏列。

b漏列由赊销产生的应付账款。企业每天都在与其供应商进行着交易,并且交易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万计,企业为了操纵利润,就会利用业务的复杂性,漏列业务。

c漏列其他流动负债。如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和预提费用等。当公司处于较差的经营状况时,为了达到某些指标,上市公司就会在这些科目上做手脚。

但随着“区块链”时代的到来,使得财务造假将越来越困难。

首先区块链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在区块链系统中,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去用计算能力投票,从而保证了得到承认的结果是过半数节点公认的结果。即使遭受严重的黑客攻击,只要黑客控制的节点数不超过全球节点总数的一半,系统就依然能正常运行,数据也不会被篡改。

其次区块链最大的颠覆性在于信用的建立,《经济学人》对区块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简单地说,它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并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

另外区块链的连续性,不可撤销性和不可逆转性能够防止企业创建虚构交易进行财务造假,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增加检测出造假的几率,也给通过财务造假虚增收益增加造假的成本。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它允许经过验证的各相关方在安全的环境中存储,查看和共享数字信息,这有助于增强业务关系中的信任,问责制和透明度,具有不可篡改、透明、分布式等特点。

在将来,对于企业自身内部来说,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连接公司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管理系统,公司从供应商采购货物到卖出产品给客户的会计信息都记录在这个系统上。因为区块链信息带有时间性,并且可以实时共享,而分布式账本只有在各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更新。因此,如果只有公司单方面想修改交易数据、虚构交易数据或者伪造银行对账单等都是不可能操作的。这可以增加实施造假的时间和成本,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造假的机会。也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制度和企业业务流程上,增强对会计制度和企业业务流程的有效控制,以防止造假;还可以通过整合大数据和预测分析来增加会计流程的智能化。

对于企业接受外部审计时,当造假发生后,区块链能够快速检测出问题所在。由于区块链系统上的信息无法篡改,因此审计机构在对企业审计时,能够得到完整、真实的交易数据。如果企业对于财务报表的数据造假,区块链系统将记录下所有的交易数据,那么可以为审计机构提供清楚有效的证据证明这份财务报表哪些地方是违规的;由于区块链的透明性,将使审计机构能够轻松地访问和审查重大关联交易。

目前,四大会计师事务在不断探索尝试区块链技术在具体业务方面的应用。2018年8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实现落地。可见“区块链”时代已经渐渐来临,对于我们财务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勇于面对“区块链”时代。

猜你喜欢

区块链区块节点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raw and subsequently boiled broiler muscle: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ffects of postmortem ageing and storage
节点分类及失效对网络能控性的影响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