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转变的探讨
2019-01-08张居正
张居正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医院的市场化和公益性的要求都将进一步提高。面对“政府要公益、患者要满意、医保要控制、员工要绩效、”的现实情况,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医疗业务负担将日益加重,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和供给质量不高等会更加不均衡。为解决医疗领域的供需矛盾突出问题,新医改进行了医疗系统综合性改革,从医院资源配置、医药分离、医生薪酬等诸多方面实施了多项改革,改革的关键点之一是公立医院职能优化,以使中国医疗体系能适应公众对高质量、低成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这一要求对公立医院的有限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公立医院能够采用创新的制度建设和优化的管理措施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责能转变是关键点,因为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与医疗主体的主观积极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有效配置需要财务资源的支持来化解与平衡。所以如何有效转换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重新定义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责能是医疗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定位较低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还是以核算型财务为主,主要关注于对医疗业务收支过程的管控,这样的财务部门仅仅是公立医院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和承担部门,仅仅是资金核算中心,缺乏主动性。财务部门由于其本身在公立医院的定位缺乏战略性,过于重视微观层面的定额管理和指标预算,缺乏整体性的宏观整合、动态调控的能力,导致财务部门大多数时间忙于琐事,而无法整体性优化资金和资源,在现有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形下,将使得公立医院难以适应新医改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
(二)财务管理方式上医疗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整合低效
公立医院领导层大多是医院业务专家出身,大部分财务管理理念比较落伍,也不重视财务部门的价值。目前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占收入10%左右,而自己创收的现金流占其收入的90%,这导致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比较关注收支情况,并不注重收益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和过程的风险控制。这样,在财务管理方式上比较轻视预算管理,而且预算管理执行过程随意性较大,偏重于预算收支编制,对于具体医疗业务工作的计划预测与安排重视不足,预算考核和评价流于形式,其医疗业务价值创造的支持能力不足,结果资金使用效率较为低下。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公立医院现有财务管理制度是以医疗业务资金流的收支为主,它仅仅是一个资金核算中心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把医院的医疗业务和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导致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公立医院应对市场化运营的挑战,尤其是现有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提供医疗服务业务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关注不足,医疗业务与财务的分离使得医疗服务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实施强度带来的额外成本,都因为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而凸显。而现有财务制度设计忽视了医务人员技术价值低估的情形,使得医生作为医疗单位的主体,其本身主观能动性不足,医院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因此不足。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足够高的医疗业务能力以及信息化掌握能力,现有财务管理上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匹配度不高,使得财务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医疗项目及医疗设备的投资管理风险把控能力不足,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无法充分发挥效能,医院业务等数据资源因财务人员缺乏大数据分析能力而无法产生额外的价值。所以普遍而言,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转变趋势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自负盈亏且面对越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承担医疗服务公共产品的职责。公立医院发展需求变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的财务管理部门,首先应适应公立医院的本身医疗业务发展和转变需求。这要求公立医院必须转换其在财务管理上的认知和意识,把核算型财务转换为管理型财务,让财务管理部门成为公立医院的战略发展的支持和管理调控部门,从而通过资金流管理,形成公立医院有限医疗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充分利用。财务管理对公立医院的战略性定位将进一步突出,其在公立医院的作用也将日趋重要。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必须从原有静态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改变原有方式建立管理财务制度,让财务管理制度与医疗服务业务紧密结合,应对市场需求。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逐渐建立,可以让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根据自身医院发展战略和具备的资产状态特点,设计盘活医疗资源和资产的方式与制度安排,激活医生在医疗业务推动中的作用,根据医院发展机遇制定更为科学的战略,开展更为有效的投资,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产的闲置浪费,从而实现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现代化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认知将进一步加强,财务安全将成为公立医院管理层实施风险控制的关键点。由于财务部门战略性地位的逐渐建立,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安排将是其核心,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医疗业务开展过程,注重各医疗资产状况的控制与配置,强调成本-效益-风险一体化财务管控模式,以市场化逻辑来配置和控制医疗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出现。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缺失的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将逐渐建立,以避免公立医院处于高风险运营状态,影响医疗服务供给的政策运营。
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信息安全将日益受到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财务管理与医疗业务流程结合的重要方面。财务管理部门将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应用,在成本与收益评估体系下加强资金流和业务流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医疗资产的投资效率提升与加强医疗资产投资风险控制。
三、新形势下财务管理转变的实施措施
作为新医改的主力军——公立医院,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必须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也要承担医疗公共产品提供的社会职责。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和自身的经济效益都需兼顾,决定了公立医院新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目标。这要求充分利用财务管理的职能,通过日常的合理财务管理方式,激励与提升医疗业务承担主体(医生)的主观能动性,支撑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业务高质量的提供。同时通过科学、全面的财务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不断动态调整医疗资源配置与相应资产的有效积累,由此不断增强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转变,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一)完成财务管理战略定位
作为公立医院管理层,需要认识到提升财务管理对医院发展的战略意义,由此重新界定财务部门在医院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到财务管理部门是医院医疗活动的核心部门,决定着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高低,不仅决定着短期经济效益的高低,而且还因为财务管理制度影响着医疗资产投资方向和方式,由此决定着公立医院长远发展能力。这要求从医院发展和医疗业务需求角度出发,基于医疗活动来规划财务流程和管控体系与制度,使财务部门的财务规划服务于医院整体发展战略,促进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二)实施组织架构和职能的调整
新医改趋势下,原有医疗服务体系转变为分级诊疗、医联体重构的新的医疗服务体系,打破了以药养医,新的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医生人事薪酬制度体系。公立医院的市场职能,要求其具有更灵活和有效的应对竞争的能力与资源组织配置能力。这要求公立医院具有较强的财务管控能力和调配能力,才能让自身的医疗资源可以应对这一发展要求。所以,财务部门应在组织架构和职能上全面进行调整,建立灵活性的组织架构与医疗业务流程相匹配的财务资源调配方式。
首先,应注重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与考核,由公立医院的领导层根据医院发展战略需求,确定财务管理部门的短期与中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建立完备、科学的财务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以使财务管理体系能够认真实施落地。其次,应建立总会计师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实现对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进行统一的战略安排与管理。再者,建立其他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联动机制,避免财务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体系的脱节,根据不同科室的业务要求,设计相应的财务支持体系与风险管控体系,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有效对接资金需求与供给,促进财务管理在医疗业务上的战略支撑作用。
(三)实施新的财务管理内控方式和方法
在具体实施财务管理上应该不断改进财务内控方式,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来实现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转变落地实施。
财务管理的内控基本原则是采用量化管理方式,细化财务工作内容,明确具体的财务流程与医疗业务流程关系,实施医疗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和医疗资产投资的全环节管控,重视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对资金流的监管,把医院各个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门诊、住院、护理、后勤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财务数据系统实现资金流、人员流、物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集成化管控医疗业务风险和医疗资产投资风险,注重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价值挖掘,精准地控制各项风险,及时准确为医院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的信息及决策依据,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重视财务与业务风险并行管理,使得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方式现代化、智能化,实现公立医院对市场竞争的灵活化与适应能力。
(四)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
公立医院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转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或者引进相应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因为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重视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管理有效融合,重视资金流在医疗业务上数据价值的挖掘与管控,这意味着相应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专家,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专家,还要懂医疗业务的专家,懂大数据技术的专家。目前这样复合型的人才是比较稀缺的,需要公立医院领导层重视其相应的培养,或者组织建立相应的专家小组,以保证管理型财务在公立医院的有效实施,促进公立医院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
四、总结
适应新医改的发展趋势,公立医院作为医改的关键主体,需要在认知、组织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的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向管理型财务转变,让财务部门起到支撑医院发展战略功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立医院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相兼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