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八松乡南山村中蜂养殖产业思考
2019-01-08龚学英
龚学英│文
甘肃省康乐县南山村位于康乐县城西部,西南部紧靠太子山脉和白石山山脉,太子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野生蜜源植物繁多,周边养殖土蜂的农户历史悠久,特别是八松乡南山村土蜂养殖规模最大。
一、基本情况
康乐县八松乡南山村位于八松乡政府东南部7km处,全村辖10个社,261户1079人,全村有贫困户110户470人,其中已脱贫73户335人,未脱贫37户135人,是康乐县确定的24个精准扶贫重点村之一,也是甘肃省省直机关工委重点帮扶村之一,是康乐县较为贫困地区。为早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省市县有关领导深入调研和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南山村于2016年10月成立康乐县南山村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4月申请注册“左脚印”商标。
二、发展现状
2017年康乐县扶贫办一次性投入精准扶贫经费3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土蜂养殖产业,转移南山村剩余劳动力,拓宽脱贫致富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进行土蜂规模化养殖。共建设场地13亩,办公用房80m2,购买本地土蜂150箱及蜂生产用具,配备办公用品,制作广告牌、手提袋及蜂产品标签,设立了监控设施。土蜂养殖基地现初具规模,已生产经营。探索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合理利用30万元专项经费,修建了集体所有的土蜂养殖场,依托村办养蜂场,吸收周边土蜂养殖农户积极参与,由合作社提供养蜂技术,负责蜂蜜收集、商标包装和土蜂相关产品的统一销售。
项目建成后,依托八松乡南山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两委”班子动员南山村分散养殖户22户95箱蜂入股该合作社,村集体以当地市场价收购,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按照“固定收益+分红”的收益分配模式,确保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的利益最大化。合作社正常运营后,年预计蜂蜜总产量2500千克,年销售额40万元左右,一年纯利润预计达到15万元,按照股份的比例,将60%的纯利润进行分红,据估算,村集体分红收入可达到4万元,入股农户户均分红收入达到3600元左右,剩余40%用于合作社正常运转,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赢的良好开局。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对康乐县地方中蜂品种的研究
康乐县地方中蜂都是本地长期自繁自养的地方品种,多数由本地野外蜂种经过驯化繁殖起来的地方品种,因为康乐县独特的高寒阴湿的地理气候特点,使康乐县中蜂在耐寒、耐高海拔和飞翔能力、采蜜能力及生长繁殖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中蜂的特点,制定地方中蜂养殖标准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工作。
2.继续加大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
康乐县土蜂养殖技术推广才刚刚拉开序幕,由于广大蜂农的文化程度和山区交通地理条件等限制,后续的推广工作任务还很艰巨,应积极寻求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争取项目资金,扩大养殖覆盖面,吸收更多的养蜂农户,为康乐县土蜂养殖尽快走上科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轨道。
3.依靠农民合作社组织打造地方品牌
充分发挥康乐县南山村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正确引导康乐县蜂农走科学养殖的路子,推广养殖技术。保护“左脚印”商标,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销路。
中蜂产品要向多元化深加工方向迈进,要想保持土蜂养殖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期有效途径,必须充分发挥土蜂的优良种性,在产品种类和产量上下功夫,改变土蜂单纯取蜜传统的生产习惯,进行多项蜂产品生产,如生产蜂蜡、蜂花粉、巢蜜、雄蜂蛹等产品深加工,形成有地方特色、有自己品牌和名牌的蜂产品,改变只出售原料的现状。
4.切实加强对蜜粉源植物的保护,严禁滥砍滥伐,过度放牧
野生蜜粉资源是土蜂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开发保护野生蜜粉资源,也是土蜂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地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栽培蜜粉源植物,禁止在林区放养牛羊等牲畜,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及森林植被的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滥砍滥伐行为,为中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