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2019-01-08王永花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

王永花

经济新常态下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2019年是实施“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建设又富又美新城市提供环境保障。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三个确保”:即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确保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颗粒物削减指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完成试点修复项目年度任务。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实施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截污治污、引水调蓄、保用并举”为重点,切实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1.养殖废水治理工程。抓好粪污水综合利用,严控养殖废水污染。一是依据禁养区调整划分方案,依法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户。二是按照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要求,对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养殖场(区)限期关停到位。三是禁养区、限养区内严禁新上养殖项目,非禁养区内新建养殖项目,实行“等量削减替换”。强化镇(街道)辖区养殖场(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确保养殖粪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2.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结合城市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住关键环节,完善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得到有效处理。一是建设覆盖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区的排污主管网;敷设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支管网,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支管网。二是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运行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负荷。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对不具备进入主管网条件的区域,建设镇、村级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禁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3.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要严格落实环保新法新规新标,抓好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和综合整治。一是对照国家、省的产业政策规定和环保要求,专项整治重点水污染物排放行业,依法关闭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排污量大的工业企业。二是对所有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抓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废水深化治理,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三是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抓好工业废水综合利用。

4.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和河流生态修复。一是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整治和河道表流湿地,打造城市景观河流。二是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力抓好主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填筑、拦蓄水建筑物工程和生态湿地修复建设,改善河流水质。三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快城市中水回用管网建设,加快建设尾水深化处理工程,推进中水回用,中水优先用于景观用水、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

5.生态流量保障工程。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通过引水、蓄水和输水工程建设,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充分保障河流的环境流量。一是依托控制性补水工程,按照枯水期不少于3个流量、平水期不少于2个流量的标准,加强水量调度,发挥生态调水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二是加快河流域湖库工程建设进度,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三是通过实施城市周边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城区循环水系,保障城市基本生态用水。

6.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切实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一是抓好在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以及备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在水源地保护区设置警戒地理标志,取缔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抓好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外延工程,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二是全面执行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建立水质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确保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按要求检测和评估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根本,坚持精准精细精确,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治理成果

1.工业废气控制。严格对照国家制定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抓好深度治理提标改造,确保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一是抓好电厂灰场治理及光伏电站项目,结合灰场封闭整治,利用光伏板发电,减少粉尘排放。二是完成烟气深度脱硫改造、含硫废气综合治理、含硫烟气精制硫酸、废气深度治理工程建设和冶炼综合回收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三是抓好钢铁企业粉尘治理工程建设,对球团焙烧、烧结机脱硫塔、石灰回转窑等生产工艺进行除尘器升级改造;对石灰石破碎加工、辅料配料环节建设封闭厂房改造,减少无组织排放。四是监管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五是督促玻璃拉管企业建设全氧燃烧系统,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六是加强水泥、铸造、棕刚玉以及砖瓦、耐材等企业监管,确保错峰生产落实到位。

2.燃煤污染控制。强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大力普及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污染。一是加快推进电厂集中供热项目机组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取消服务范围的燃煤锅炉。二是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新增城区供热管网公里数,严禁新建燃煤锅炉。三是出台补贴政策措施,建立洁净煤供应中心,实行居民燃料清洁煤替代。全面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建设天然气管网工程。

3.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施工、道路、拆迁、堆场等的扬尘监管,建立扬尘污染与诚信挂钩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防尘要求。一是对道路扬尘,强化车辆密闭运输和渣土车管理,增加洒水车、高压洗路车、洗扫车等设备,加大机械清扫力度和频次,抓好大宗物料进出重点企业厂区、进出厂线及周边道路的扬尘控制,严防扬尘污染。二是对施工扬尘,严格落实“六个100%”措施,即施工现场100%围挡、扬尘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现场路面100%硬化、驶出工地车辆100%冲洗、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城市建成区内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开工工地,要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作业区、料堆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并于住建部门联网,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三是对堆场扬尘,完善降尘设施,全力推进物料装卸、堆存和输送环节扬尘污染防治,做好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粉尘治理。四是对其他扬尘,开展北部山区沿线环境整治,落实石料厂、堆煤场的扬尘整治和生态恢复措施。新购入渣土运输车必须为自动密闭车辆,现有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完成自动密闭改装;所有渣土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与公安交管部门联网,实现动态跟踪监管。

4.机动车污染控制。继续加强新售车辆环保管理,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提升机动车环境管控能力。一是按照具体到车牌地址、具体到车主信息、具体到镇(街道)责任人、具体到奖惩措施“四个具体”要求,查清剩余黄标车和老旧车车源,严格车辆注销手续,确保完成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二是进一步提升机动车拆解企业自动化作业水平,提高报废汽车拆解效率,同时严防已淘汰的黄标车、老旧车重新流入二手车市场。三是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废气排放治理,确保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三标准。对废气排放不达标的进行强制治理或淘汰,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得使用或转让。四是将机动车排气检验纳入机动车安全技术年检,对无定期排放检验合格报告的机动车,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建成机动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机动车环境监管信息联网报送,系统评估机动车治理效果。

5.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开展现状调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效率。一是全面排查,摸清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为全面开展治理提供依据。二是对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环节采取密闭与收集措施,确保综合去除率达到70%以上。三是强化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整治,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要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禁止将油烟排入城市地下管道,全面禁止城市建成区露天烧烤。

6.禁烧禁放污染控制。持续加大禁烧力度,确保实现夏秋两季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一是强化基层禁烧联防联控责任,继续执行秸秆焚烧财政扣款规定,严防焚烧秸秆和垃圾树叶等行为。二是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86%以上。三是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城市建成区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前谋划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贯彻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谋划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1.基础工作调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分类进行治理和保护。一是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任务,并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二是核实完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布点方案,完成详查点位布设,组织开展调查、采样、监测,按要求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任务。三是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治理修复工作,组织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完善重金属污染土地退出机制,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群众健康。同时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环境。

2.现有污染控制。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管,提升环境安全水平。一是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实施重金属排放“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停产治理或关闭。二是按照“退出一批、提升一批、控制一批”的要求,提高涉重金属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三是采用工程治理、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环境监管等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重金属减排工作。实施豫光金铅中和渣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四是对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范围的企业,实行动态更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加强污染防控。严格工业废物产生、转移、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防范非法转移、倾倒、违规处理处置行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3.修复技术筛选。利用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继续抓好土壤污染农田修复试点。一是采取富集植物法、原位稳定化法、异位稳定化法和其他方法集成试点,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完成部分标段小试阶段考评,筛选出优秀单位,进行扩大实验。二是抓好土壤污染修复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筛选出适合污染特征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库,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督导调度、协调联动长效机制

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以及“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机制,一是充分发挥由市长任主任的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作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整体推进,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把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统筹负责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综合协调、调度通报、督导考核、奖惩问责等工作。三是按照各省关于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安排,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为抓好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二)抓好精准治污,完善部门会商、科技支撑工作机制

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要适时进行会商研判,抓住关键环节,为精准治污提供决策依据。一是逐步建设覆盖全市域的智能化监控网络,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监控,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实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二是确保水质自动监控基站稳定运行,新建水质自动监控基站,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三是根据有关部门会商和技术专家团队的研判分析结果,制定精准治理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如预测可能发生轻中度污染天气和重污染天气,及时启动应急管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落实网格监管,完善专项检查、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以网格化环境监管为依托,严格落实市直部门、集聚区和镇(街道)、社区和村(居)三级环境监管网格责任人的责任,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环境监管新格局。一是各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和各镇(街道)要增强环境监管力量,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按照区域产业结构、环境状况合理配备监管人员,在装备和经费上给予保障。二是定期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严查超标排污企业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确保限期整改到位。三是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工商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开展综合执法行动,深入排查“小散乱差”污染企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四)创新项目管理,完善优化审批、强化服务工作机制

优化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精心谋划,确保重点项目审批工作圆满完成。一是对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免于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实行网上备案管理。二是做好行政审批专网的对接工作,强化项目监测、验收、日常监督等重点环节的管理,确保项目审批“提速、提质、提效”。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提供政策指导,项目建设中搞好技术支持,项目建成后抓好跟踪服务,保障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五)严格目标考核,完善激励约束、奖罚分明工作机制

结合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厘清工作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相关规定。一是要将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年度责任目标内容,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二是抓好环境污染防治督查督办和目标考核等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落实国家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违法违规或失职渎职行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抓好舆论监督,完善有奖举报、全民参与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凝聚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的正能量。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领导视察攻坚战开展情况,针对提出的环境保护意见建议抓好整改。二是搭建环境污染查处网络平台,实行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开展环境污染“随手拍、及时查”活动,方便群众投诉和查处。三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报道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推进情况,在全社会营造“同呼吸、齐奋斗、共命运”和全民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浓厚氛围,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在中国
什么是污染?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什么是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