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发病率性别显著差异的中医病因探讨

2019-01-08郭盼盼燕树勋

中医药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妇人素问情志

郭盼盼,燕树勋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陈氏瘿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工作站,河南 郑州 450000)

甲状腺癌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并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975—2009年,美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近2倍,从4.9/10万增加至14.3/10万,其中女性增加为男性的近4倍[1]。中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成为排位第5的癌种,且发病率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2]。2014年中国甲状腺的总发病率为12.4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6.13/10万,女性发病率为18.99/10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现代医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妊娠相关因素与甲状腺癌关系,其中女性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女性生殖生育因素与甲状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但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祖国医学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历史悠久,称之为“石瘿”,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详细论述,并明确指出其好发于女性。《庄子·徳充符》中即有“瘿”的病名,《三因极一并证方论·瘿瘤证治》将瘿病明确划分为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并指出:“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诸病源候论》曰:“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明确指出“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是甲状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体质因素也是重要病因之一[4],这些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凝壅结于颈前而发病。《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云:“西北方依山聚涧之民,含溪谷之水,受冷毒之气,其间妇女,往往生结囊如瘿。”《圣济总录》亦谓瘿瘤为“妇人多有之,缘忧郁有甚于男子也”,明确指出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为进一步探讨中医病因、指导临床治疗和推动理论创新,总结如下。

1 女子以肝为先天,且嗜欲多于丈夫,易致情志内伤

“肝”在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元代医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指出:“司疏泄者肝也”,最早提出“肝主疏泄”,即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及情志的舒畅。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淋带》中云:“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女人以肝为先天也。”,明确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另有文献指出“凡女科杂症,偏于肝者居半”[5],指出肝在女性发病过程的重要性。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谓:“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进一步则解释情志因素与发病的密切联系。《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情志活动的异常导致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情志内伤。故女性易出现情志内伤,进一步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

情志因素是甲状腺癌最为重要的发病因素[6]。《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动气增患”,《重定严氏济生方·瘿瘤论治》说:“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也。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女性愤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使肝气失于调达,津液输布失调,则容易导致聚液成痰,气滞痰凝,壅结与颈部,形成甲状腺癌。

2 女子饮食以甘、辛为主,且多为“美”节食,易致脾胃损伤

与男性相比,女性饮食偏嗜甘、辛之味。饮食五味各入其所,以养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甘先入脾,辛先入肺……”。“生病起于过用”,女性饮食偏嗜甘、辛之味日久,则易导致对所入之脏功能体系的损伤和对所胜所侮之脏功能体系的损伤[7]。多食甘,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液为痰,痰凝壅结于颈前,遇情志失调,则发为石瘿。辛味性温热,易发散,善走气,多食辛,引起肺脏功能失调,一方面,肺失“通调水道”,导致脾转输到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另一方面,肺“朝百脉,主治节”失司,可出现血脉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阻,此外,《素问·生气通天论》尚指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影响诸多脏腑的功能。

女子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美”节食。《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过去10年间(2002年—2012年)中国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因传统审美、社会性别角色等因素影响[8-10],迫使女性“以瘦为美”,多为“美”节食[9,11]。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饮食不节可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发为疾病,《素问·五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素问·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平人气象论》亦载:“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女性因长期“节食”,摄食过少,一方面,导致胃府失于水谷以养,损伤脾胃功能,运化失司,机体气血生化无源,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痰凝壅结于颈前而发为甲状腺癌;另一方面,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正气不足,抗病力弱,加速疾病的进展。

3 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易致气血失调

《灵枢·五音五味》云:“妇人之毋须者,毋血气乎?……今妇人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故也”,“不足于血”即指女性“血常不足”,揭示了女性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和容易发生“气血失调”的病因病机。究其原因有四:其一,月经以时下,《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之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月经的产生与周期的调节与肾、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血;反之相关脏腑的功能的失调必将影响到“血”,进而影响月经的产生和周期的调节。其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人妊娠后可出现胃纳不香或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时间长短不一,导致期间水谷摄入相对不足;同时因为孕后气血下注子宫以养胎儿,机体气血相对不足,出现倦怠、思睡、头晕等不适症状。其三,“产后百节空虚”,妇人因分娩用力、大量汗出、产创和出血等因素,导致产后元气、津血俱伤,腠理疏松,生活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均可导致气血不调,营卫失和。其四,母乳喂养,《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出“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妇人大全良方》亦指出“乳汁乃气血所化”,母乳喂养不当亦可导致气血不足。

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的发发病率逐年增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女性以5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期[12-14]。女性因为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多用血,故血常不足,尤其在“七七”年龄,天癸竭,更易导致人体机能的紊乱。“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女子血不足,则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更易导致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易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甲状腺癌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的原因有三:第一,女子以肝为先天,情志活动较男性更为敏感,易导致情志内伤;第二,女子饮食多偏嗜甘味、辛味,且因为节食,易导致脾胃功能损伤;第三,女子因为经、孕、产、乳等原因导致气血失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发为甲状腺癌,且好发于女性。此外,三者在女子甲状腺癌的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肝藏血”“肝主疏泄”但同时“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情志失调可以影响气血失调,而气血的不足也可导致情志内伤;“脾主运化”的同时“脾主统血”,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可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反之亦然。因此,女性甲状腺癌的中医治疗中,应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疏肝理气、健脾养血贯穿始终。

猜你喜欢

妇人素问情志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犬 人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高僧与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