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植物分类学发展之我见

2019-01-08黄普华

植物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类学百科树木

黄普华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1 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

《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树木志》两部巨著分别于2004和2013年全部完成。

《中国植物志》全书共80卷126分册,包括我国维管植物301个科、3 408属、31 142种、9 000多个图版。经过4代人的不懈努力和312位植物分类学家的通力协作,历经50余年的漫长岁月艰辛编撰才得以2004年10月全部完成,实现了中国几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夙愿。初步摸清了中国维管植物的家底,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维管植物最完整的基本资料,也是世界上已经出版的篇幅最大的植物志,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翔实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中国植物志》于2009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国家对植物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最高奖励,更是对植物分类学这门学科的肯定。

《中国树木志》全书共4大卷,记载我国原产和引种栽培的树种179科、1 103属、6 625种、656亚种、变种、变型和97个栽培种,3 033幅插图。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我国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成果,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树木学研究进入了该领域的先进行列。

198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俞德浚、吴征镒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P.Raven签订中美合作编写《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的协议,成立了以中国植物分类学工作者为主,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参加的《Flora of China》编委会,并于1989年正式开始编研工作。2013年历时25年时间全部完成了《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编研工作。《Flora of China》实际上是80卷中文版《中国植物志》的增订和修改版,共有文字25卷,图版24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水平最高的英文版植物志。它的编撰完成使《中国植物志》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些标志性分类学巨著的出版,为我国的植物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有些年青同志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我们的分类工作已完成了,再没有什么可做的;加上近年来对经典分类工作不重视,国内大专院校不招植物分类专业学生,研究单位几乎没有多少人从事经典分类研究,这样更加深了这种错觉。众所周知,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老一代植物学家刘慎谔先生带领的科研人员对东北植物分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完成了《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草本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志》和《东北植物检索表》等经典著作,这些专著至今仍在科研、教学及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方文培老先生和他的学生们从槭树科到杜鹃花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诸多的研究所、大学、科研单位,都为经典植物分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研究植物分类,坚持经典分类的学者在减少,而借助新技术和现代实验手段来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

2 中国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未来发展之我见

《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树木志》完成后,植物分类学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还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例如:修订工作,《苏联植物志》(Flora URSS)从1934年开始至1964年全部完成,共30卷,描述植物160科、1 676属、17 520种,92人共用了30年时间编撰完成。10年后,就由S.K.Czerepanov于1973年出版了《苏联植物志》1~30卷的补编和订正。可见修订和补编有大量工作可做的。《中国植物志》的修订工作是必需的,也是今后及更长时间植物分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个任务势必要落在青年一代身上,因为原来从事植物志、树木志编研的这批学者,先后有很多人都已故去,剩下的人多已古稀,已有些力不从心了。傅立国研究员等一些编委编写出版了《中国高等植物》共13卷,15 000种植物,颇得大家赞誉。

除了修订工作外,我们还要编百科式或称档案式的植物志或树木志。我们现在完成的《中国植物志》只是α植物志,我们还要编写β、γ……及更高版本的植物志或树木志。即现在称之为百科式、档案式的植物志,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切为读者方便着想,使之成为一个植物种的资料库。由Steenis主编《Flora Malesiana》就是属于这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半专著式植物志。这本书的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前些年我与德国慕尼黑大学Peter Schütt合作编写出版的《树木百科》德文版(Enzyklopädie der Holzgewächse)也是属于这种性质的。

要完成上述两大任务没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实际的研究能力是不可能的。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我们的队伍老化很严重,经典分类队伍有青黄不接之势,造成经典分类断层。

1981年第13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时,澳大利亚有些学者有鉴于年青学者轻视经典分类,他们就提出向年青学者补课,补经典分类基础知识课。我看很有必要,即使你不搞植物志修订和百科式植物志,你利用现代实验手段进行植物研究工作,也离不开经典分类的一般基础知识。你搞任何生物学研究都离不开分类群,如分类群搞错,你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现在有些人天天与植物学名打交道还不知道有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甚至闹出笑话。

人生已过八十七的我,如力所能及我还要把上述提到的建议做好。

猜你喜欢

分类学百科树木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树木之最
乐乐“画”百科
辨认树木
计算机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浅谈钱亚新先生学术思想
树木之最
探索百科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