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雕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2019-01-07杨虹段凯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民族文化社会责任

杨虹 段凯

摘要:城市雕塑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情怀、文化背景等,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市民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视觉传播的精神象征,体现了历史传承的文化精神,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共鸣,促进了全民的审美提升。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不仅关系到优秀文化传统的推广,也关系到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城市雕塑;民族文化;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J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188-01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产物,其承载着多元的文化思想内涵以表达着每一个不同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脉络,以标志性和象征性传播彰显着城市独有的文化符号性,也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城市雕塑属于艺术家个人创作的过程和公众的审美取向。作为视觉传播的载体,它可以增强城市风貌,美化城市空间,传播城市文化。

一、城市雕塑的社会价值

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仅要停留在与时俱进,而更要挖掘出其内在特质来探索之永恒之道。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相得益彰,如何统一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发挥城市文化交流,突出时代精神的基本价值,建立国际语言,使城市雕塑创作可以在世界艺术中具有影响。

1.城市雕塑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雕塑的灵魂,没有了文化内涵便失去了城市内在精神的展现,城市雕塑如果不能体现出城市本质的基因信息,便丧失了社会价值。城市雕塑的成败也侧面反映了城市的风气与发达程度,无论是从主题内容、形式表现、材料表达,还是从体量以及规模上,都应该理性的考量,精心制作,使之成为能真正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文明符号。城市雕塑对人文精神的塑造起着推动作用,是当今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的正能量。用城市雕塑进行全面发展的理想化的人格塑造,可以说是人们通过城市雕塑艺术的地域性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教育过程。①优质的城市雕塑就好比人们的精神灯塔,必然是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的杰作。

2.城市雕塑对地域人文的影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下对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带来了一系列类似于“文化快餐”的社会思想,使得大量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与传播成为问题。对文化的定位和审美情趣的偏差,必定会创造出带有视觉污染的作品而影响人的精神和心态。城市雕塑作品的意志不在于市民,而是由社会精英或者专业人士来决定,从业水准以个人的审美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原有的城市雕塑不能长久满足当下发展需求,强调市场规律、注重经济效益、迎合大众趣味、复制粗制滥造是对艺术价值追求的本质上的偏离。再者,空间不断的重新规划和职场的更迭变化是造成城市雕塑不断淘汰,文脉无法延续,也是得不到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民族文化是城市雕塑文化精神的根基,文化的丧失导致城市雕塑的价值丧失,地域文化是构成民族性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地域特色就不可能体现民族性。历史传承不仅是要过去历史的继承,更要有当下的历史责任感。因此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考虑到如何能更好的发扬传统,使作品根植于民族文化。城市雕塑作品质量的优劣来自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面对城市雕塑作品,艺术家都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成为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播的首席担当。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中国的发展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硬件为重点,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取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城市文化的发展真正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生活,建立正确的生活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城市雕塑现状分析及健康发展

城市雕塑就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也是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展现,精神文化的蕴含是永恒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慢慢翻新升级与延续。这需要建立独立的艺术管理机构来贯彻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城市雕塑的内容形式与艺术语言的表达是对城市文化形象的二次创作,正确的管理可以促进形成城市雕塑自身文化的造血机能,成为能够自行生长并且能够注入居民生活方式的艺术媒介,让其所承载的精神和思想與时俱进,呈现不一样的城市表情。

时间是检验一个城市雕塑质量的唯一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雕塑的质量将成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每个城市随时间的历史见证。通过城市雕塑提高了城市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并在城市的文化推广和延续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经过时间的沉淀,优秀的城市雕塑必将为每一座城市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注释:

①刘松松.城市雕塑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塑造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80+86.

参考文献:

[1]丁炳利.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应具备的文化精神内涵及呈现方式[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简介:杨虹(1989-),女,山西古交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民族文化社会责任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城市雕塑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之几项注意